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氧气鱼雷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二百六十七章 氧气鱼雷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6:58 来源:笔趣阁

尤其“致远”舰上配备的鱼雷不但口径达到了惊人的610mm,远比大多数舰用鱼雷的533mm口径更大,而且还是被日军视作秘密武器的93式氧气鱼雷,射程与威力均为世界第一,要是遭到攻击被引爆的话,别说“致远”舰只是艘重巡洋舰,哪怕是战列舰,都很可能直接被送入海底。更要命的是,这款鱼雷因为使用了液氧的缘故,一不小心操作失误就可能导致鱼雷爆炸,历史上因此遭到重创、甚至沉没的日舰不止一艘(历史上日本氧气鱼雷击沉敌舰与己方军舰的比例是1.5:1,当然其中还包括海战中的误伤,但这种鱼雷的危险性也足以管窥......),因此越想越怕的胡卫东果断地让人小心翼翼地将其拆了下来,这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虽然只有25%的可靠率(注1)令人蛋疼、危险性更是令人心惊,但是日本93式氧气鱼雷的确称得上是世界鱼雷技术发展迄今为止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越世界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由于成功实现了纯氧助燃,使得鱼雷动力大增,航程和航速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以最高航速50节航行时,航程达到了22000米,在以36节低速航行时,达到了令人咂舌的40000米!这个距离甚至超出了当今各国战列舰主炮的有效、甚至是最大射程......

同时,因为使用纯氧。氧气鱼雷的发动机不像常规的鱼雷发动机那样会排出大量尾气,也就不会产生明显的尾迹,这就大大增强了鱼雷攻击的隐蔽性。哪怕是大白天,敌人也得等到鱼雷接近后才能发现,中小型舰船或许还来得及闪开,大型舰船的话,基本上只要鱼雷对准了。就根本来不及规避了。当然,也正因为这样,历史上日本氧气鱼雷误伤己方军舰(混战时尤其危险)的次数也堪称空前绝后......

不过。由于主发动机是通过空气启动的,因此在发射的最初300400米距离内还是有一条明显的航迹,但这个距离和93式鱼雷超远的射程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如果反过来理解的话,93式鱼雷也只有在较远距离发射,才能完全体现出它的优势......

除了航程远,速度快和航迹小的优点外,93式鱼雷的威力也是空前的,一型的装药量就达到了惊人的490千克,大大超出了各**舰水下防护设计所参照的鱼雷装药量,哪怕是战列舰和航母,估计也吃不消几发。而十五军缴获到的那些93式鱼雷则都是其最新改型——93式3型重型舰用鱼雷,虽然射程降低到50节15000米(36节30000米),可是装药量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780千克,即使是俾斯麦、大和、衣阿华这样的超级战列舰,都承受不了它的攻击......。......

由这些特点可以推论,氧气鱼雷对付大型军舰有特效,但如果是较为灵活的中小型舰艇,这种鱼雷未必比普通鱼雷好用,考虑到氧气鱼雷的较高成本、低可靠性与极高的危险性,一般来说宁可选用普通鱼雷。但是。胡卫东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鬼子的大型军舰,中小型舰艇用火炮和飞机就能轻松解决,根本没必要使用鱼雷,所以氧气鱼雷对于现在的中国海军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因此胡卫东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让人将那八艘驱逐舰上的鱼雷管也拆掉,虽然氧气鱼雷容易自爆,但是只要操作小心一点,危险性也绝不会比雷管生产车间更大,而驱逐舰价值相对较低,就算运气不好被炸沉一两艘,海军也能承受。没办法,中国海军实力太弱,为了增强战力,不冒点险是不可能的......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九三式氧气鱼雷太大太重,只能用在舰艇上,要不然之前空袭旅大的时候胡卫东就让那些三菱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带上了,战果肯定更大。不过胡卫东想想也就释然了,鱼雷机命中率差、损失率高,中国的飞行员与飞机都很金贵,也只有袭击驻港舰队时胡卫东舍得用,而这种机会哪儿是那么容易觅得的?

理论上九三式氧气鱼雷最适合的载体是潜艇,但中国海军现在根本没有潜艇(抗战前夕国府向德国订购了5艘,但历史上德国人收了钱却没交货,这也是胡卫东与德国人做生意时一直坚持货到付款的原因之一,当时汉斯的商业信用实在不怎么样......)不说,如今世界上的主要潜艇所用的鱼雷都是533mm口径,因此设计上就不与610mm口径的兼容,想要装备这款大号鱼雷,只能重新设计(水面舰艇相对好搞得多),而现在的中国就连仿制潜艇的能力都没有,更何谈自己设计?

除了潜艇,鱼雷艇配93式氧气鱼雷也不错,自爆炸掉损失较小,而93式氧气鱼雷的超远射程则大大提高了鱼雷艇的生存能力。而目前世界上虽然同样没有可以装上610mm口径鱼雷发射管的鱼雷艇,但鱼雷艇的设计改装怎么也比潜艇容易得多,而且生产起来也快得多,部队可以迅速成型,但令胡卫东抓狂的是,如今的中国居然连几十吨的鱼雷艇都造不出来......

幸亏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期间重建了青岛造船厂,虽然造不了大船,至少小炮艇还是生产得出来的。理论上来说,能够生产炮艇,就一定有生产鱼雷艇的硬件条件,之所以一直都没造过,是因为老蒋的买办思想,“既然可以从外国买到,何必要自己造呢?”,结果北洋时期中国可以自产的鱼雷艇,到了民国时期反而全部依赖进口了......

注1:氧气鱼雷用的是高压下99.5%的纯氧,纯氧通路部分不能有油分,结果只能在发射前人工润滑鱼雷的活动件,而润滑不良的结果就是鱼雷完全无视定深仪的存在跳出水面呼吸点新鲜空气......

另外,由于氧气鱼雷是用了1个小气瓶装压缩空气,用完后就直接是99.5%纯氧,氧气鱼雷在1000米的地方容易自爆就是因为那刚刚是纯氧进入燃烧室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