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三百八十章 困境中的摩根财团

() 更重要的是,洛克菲勒财团的总资产(1935年时约为66亿美元,考虑到1937年经济危机的影响,38年底的时候即使较1935年时有所增长,也不会多出太多。レ.si1uke.♠思♥路&c1ubs;客レ)要远远过小洛克菲勒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如果再算上洛克菲勒财团控股的一些子公司,实力就更加雄厚,就算是整个米纳斯油田,他们也未必吃不下去。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在石油行业的老大地位却使得中福国际跟他们谈判时十分被动,哪怕是毛泽民这个外交兼商贸专家也是一样。但在这种不利的局面下,他却另辟蹊径地想到了另外一个级财团摩根财团..

虽然摩根家族的总资产早就被洛克菲勒家族越,但是摩根财团却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金融寡头,没有之一。在当年老摩根不看重个人资产、只看重财团及其阵营实力的思想指导下,摩根财团虽然自身的净资产远不如洛克菲勒财团,却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建立了一个规模惊人的“摩根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以摩根公司为轴进行董事部连锁领导,与大金融资本以下、过2o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连结,这样就构成了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体系”

“摩根体系”中的金融集团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33%,总值近2oo亿美元!另外还有125亿美元的保险资产,占全美保险业的65%。生产事业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业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美国钢铁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磺公司、大6石油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等,而摩根公司在铁路业上的渗透更是人尽皆知。同时,通讯业方面它还拥有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通讯巨头。此外,摩根同盟的旗下还有亚那科达铜山、西屋电气、联合金属炭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业。上述所有相加。合计所有总资产,扣掉重复部分,大恐慌前的摩根体系拥有74o亿美元的总资本。相当于全美所有企业资本的1/4。167名董事从摩根公司走出来,控制着整个摩根体系,执行着由华尔街的摩根出的指令,其极盛时期对美国的影响力甚至过了另外九大财团之和。更不要说是形同傀儡的美国zhèng fǔ了..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规律并非只在中国起效,美国的另外九大财团没有一个愿意看着摩根财团继续这样“一独大”。而美国的历代总统同样对其忌惮不已,虽然大家都知道美国的总统不过是资本家的代理人,但同样是代理人,有无数个老板的话多少还能利用其内部的矛盾争取到一点权利,而只有一个老板的话,那就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连一点自主权都没了。

只是一战之后的摩根财团如rì中天。谁都不敢冒险对其下手,但是1929年爆的严重经济危机却给了大家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虽然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令美国十大财团全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以金融和投资作为主业的摩根财团遭到的打击无疑要比那些主营为实体经济的工业资本家更大,更要命的是,摩根体系相对松散的缺陷也由此暴露了出来。大难临头之下。众多的合作者抛弃了摩根财团这棵大树,使得摩根体系迅萎缩,而这又进一步削弱了摩根财团应对这次空前危机的能力

以洛克菲勒财团为的美国多个级财团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良机,在这些实业巨头的支持下,新上台的罗斯福得以顶住巨大的舆鹿力推行在当时的西方看来带有浓厚社会主义sè彩的“新政”。结果罗斯福新政一方面将美国暂时拉出了大萧条的深渊,但另一方面,金融界之外的反对力量则在新政时期联合了起来,并齐心协力推翻了摩根帝国的统治。

这个反对派联盟包括:洛克菲勒财团;mín zhǔ党内哈里曼家族的生力军;华尔街的新贵犹太投资银行,比如雷曼兄弟和高盛投行;还有排他xìng的族裔团体像爱尔兰天主教徒,生意场上的老狐狸老约瑟夫.p.肯尼迪和意裔美国人、来自美国加州银行的贾尼尼家族,还有摩门教徒马里纳.埃克尔斯,犹他州一家由银行控股的大型建筑公司老板,与总部在加州的贝泰工程公司和洛克菲勒的加州标准石油公司是同盟关系

这场金融革命的先声由洛克菲勒财团成功吞并摩根的旗舰级商业银行,强大的大通国民银行打响。1929年的金融恐慌后,参议员尼尔森.奥尔德里奇的儿子、也即是小洛克菲勒的大舅子温斯洛普.奥尔德里奇促成了洛克菲勒旗下由他负责的公平信托公司和大通国民银行之间的合并。从那时起,奥尔德里奇就在大通银行里起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到1932年成功赶走了出身摩根的大通ceo阿尔伯特.威金,而由他本人亲自担当ceo。从此,大通国民银行就成了洛克菲勒金融帝国事实上的总部。

新政联盟狡猾的推动了新政时期1933年和1935年的银行法案,通过这两个法案将美联储改头换面,永久把美联储的大权从华尔街,摩根财团和纽约分行手里转到了华盛顿特区的政客们手里。结果,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被剥夺了把持公开市场cao作的权力,而由位于华盛顿的联邦储备委员会领导下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公开市场cao作,地区分行从此只扮演了次要合作伙伴的角sè。

罗斯福新政实现的另一个货币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就是放弃了金本位,当然是以大萧条时美国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的“紧急状态”为托辞。1933年以后,美国公民已经不再能够把联邦储备银行券和存款兑现成金币,而这对被排挤出了美联储的摩根财团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