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魏武侯 > 第291章 全身而退

北魏武侯 第291章 全身而退

作者:青山隐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0:45:48 来源:笔趣阁

还真让手下人说对了,中年人还真不知道上头为什么非要会这么安排。

既要把府库中的十多万石存粮全都运出来,又不能把事情弄得人尽皆知,还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完,实在是有些为难人。

“说笑归说笑,事情可要办好了。上面可是说了,事成之后算我们一功,赏赐什么的少不了。”

周围人闻言,顿时就来劲儿了。

“赵大哥你早说呀。放心吧,一定误不了事。”

府库离的西城门并不远,走一趟街再往北一拐就是了。与昨日沈兮瑶等人走的正门不同,这里还有一个供车辆货物进出的大门。

早已等候着的司仓,看着马车上堆得满满当当也有些懵。

不是说从府库往外运稻谷么,怎么还拉来这么多东西。

“这些都是口袋和苫布,遮掩车上东西的。”

中年人说着,掀起覆盖在车上的一摞东西,露出下面一口口箱子,随便打开一个,里面一串串的铜钱摆得整整齐齐。

司仓眼中光芒一盛,随即又转入平静。

这些钱点清钱以后,全是要入库的,再多跟他一文钱的关系也没有。他不过是个过路财神而已。

中年人凑近了些,低声道:“穆公子交代过,这里面有一箱是司仓的。还请司仓行些方便。”

司仓的眼神又亮了。

“穆公子果然不是一般人物。有什么需要兄弟你只管吩咐。来来,快进来。这大街上人多眼杂的。”

中年人左右看了看。

府库属于重地,平时连个人也没有。加之现在时间还早,除了他们连个鬼都没有。不知道司仓嘴里的人多眼杂在哪。

“快,把车都赶进府库。都安静些,不得喧哗。”

中年人配合地吩咐道,又看了看前面带路的司仓,不屑地撇撇嘴。

一箱铜钱听起来不少,其实也就五十贯。毕竟铜钱的重量在那放着呢,五十贯就已经有两三百斤了。

这么点儿钱就让一个掌管着一县府库的人变得点头哈腰。中年人眼中满是鄙夷。

粮仓中储存的稻谷都是散装着。要运走就得装袋打包。把一座粮仓里的稻谷,装进一个个口袋。再把口袋全部装车,这工作量其实不小。

一直忙到了天黑,他们才把所有的车都装满。又等了会儿,估摸着快关城门了,中年人留了几个人接应另一对人马,自己带着所有的车辆离开府库。

出城时,迎面走来一支规模差不多的车队,带队之人明显与中年人认识,两人不着痕迹地互相点了下头,向着各自的方向前进。

就这样两支车队昼伏夜出,交替进行。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府库中存放的十万石稻谷全部搬空。

与此同时,沈兮瑶和芸香也没闲着。

两人一反常态,不再龟缩着尽量减少外出露面,不是今日拜访吴衍、徐悠泽,就是明日赴黄敬升、杜在廷的约。

一辆辆马车在这几家进进出出。一箱箱的钱财换成了一车车的粮食。几家差不多也凑了八万石粮食出来。

若是再等些日子,等秋收结束,说不定还能再弄到几万石粮食。可沈兮瑶心里始终对陈主簿放心不下。

那次会面之后,两人再也没见过面。

到现在沈兮瑶也不知道陈主簿心里到底是怎样的想法,也没人能给出个答案。

事关重要,沈兮瑶将此事禀报了江都大营。

杨拓、沈敖、成康铭三人也是一头雾水,没人能猜到这一个小小的主簿到底要干什么。

带给沈兮瑶的书信上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连一直作为依靠的穆建明也想不通其中的关窍。

只有沈敖担心孙女的安危,命她尽快返回江都大营。

权衡再三,沈兮瑶也觉得祖父的话没错,先回去看看情况。至于下一步计划,大不了再来一趟。

做出决定后,沈兮瑶便将离开的消息告诉了吴衍和徐悠泽两人。想了想,沈兮瑶亲自登门与陈主簿辞行。

没想到陈主簿根本没见沈兮瑶,只是让小厮带出一句话。

“知道了。临行之日老夫会去送你。”

十八万石粮食已经全部装船,所有人也都上了船,都在等着沈兮瑶。

岸上,沈兮瑶、陈主簿、吴衍、徐悠泽四人站在一起,一人端了一杯酒。

“咱们几人之中,我算是与穆公子结识最早的。穆公子在这儿待的时间不多,现在要走,我却是有点儿舍不得。”

徐悠泽最先开口,有些惋惜地说道。

“与几位相处也甚为融洽,穆某也不舍得与几位相别。可江南雨水多,这么多粮食若是淋了雨我岂不是要赔得倾家荡产么。送回这些我还会回来。”

“穆公子这话可说得不对。”

吴衍也打趣道。

“什么叫相处也甚为融洽?最初的是穆公子清冷孤傲,进身三尺都能感觉一股寒意,哪来的融洽。”

没等沈兮瑶开口,徐悠泽也笑着道:“没错,没错,吴兄所言一点儿也不假。说话只说一两个字,要是说得多些,便一副不屑多言的表情,全靠那侍女来讲。

我刚知道此事的时候,还奇怪这是何方的世家公子如此高傲,比胡、徐、吴三家公子都傲气,为此我还派人查了查公子。”

“是胡、吴、徐。”

吴衍不满的纠正道。

沈兮瑶笑着伸手点了点徐悠泽道:“我住处的那些人,肯定是徐员外安排的喽。”

“恕罪恕罪,等穆公子再回来,我一定给你换一批更好的。”

徐悠泽赔笑道。

沈兮瑶又看向陈主簿,眼神多少有些复杂。

见沈兮瑶看过来,陈主簿举杯道:“老夫这里没什么话要说,只愿穆公子一路顺风。”

“多谢,陈主簿。”

沈兮瑶将最后三个字咬得及重。

陈主簿只是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时辰不早了,穆某也该登船了,几位保重。”

徐悠泽道:“说起来还要感谢穆公子呢。临安主家给我送来一封信请我去临安一趟。”

沈兮瑶心中一动,故作不知地问道:“感谢我?是因为什么?”

徐悠泽似乎正等着这句话呢,听沈兮瑶这么一问,马上就来了精神。

“我把穆公子出的那个议罪银的主意先给了家主。据说家主看完后大为赞赏。

之后在朝会上,我们徐家这边的官员,将此事提了上去。虽然有人出言反对,但绝大多数官员都同意施行此法。吴家小公子的事情也顺利解决。听说吴家的家主还向我徐家家主当面道谢来着。”

“放屁!我吴家会向你徐家道谢?”

吴衍立刻反驳道。

徐悠泽毫不理会,继续道:“这不,家主召我前往临安亲自问话。”

沈兮瑶道:“那就得恭喜徐员外了。”

徐悠泽得意地看向吴衍。

“在临安城,吴兄若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可托付给我。我顺便帮你办了。”

吴衍理都没理一副小人得志模样的徐悠泽。

“对了吴员外,你派人北上了么?”

沈兮瑶又转头向吴衍问道。

吴衍叹了口气。

“还没呢,这些天我查遍了家中藏书。书中对于极北之地的描述极少,没什么有用的东西,只是不知穆公子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我穆氏祖宅毕竟在北方,有幸遇到了两个去过那里的人,听他们说的。”

吴衍点点头。

“万里之遥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我得做足了准备才行。”

告别再三,沈兮瑶终于登上了船。

徐悠泽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穆公子一路顺风,记得要早点儿回来啊。”

沈兮瑶朝徐悠泽拱了拱手,这一趟嘉兴之行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所幸事情完成的还算顺利。

等沈兮瑶的船只走得远了,吴衍、陈主簿、徐悠泽也结伴回返。

一边走,陈主簿一边道:“这次穆公子走得匆忙,等他回来我等定要好好地感谢穆公子一番。”

“那当然了,别的不说,就说家主请我回去一事,我就得好好谢谢人家。”

陈主簿呵呵一笑。

“老夫说的可不是这个。”

“那该是什么?”

吴衍、徐悠泽不解地问。

陈主簿眼中冒出贪婪的光。

“当然是因为穆公子帮我们获利很多。”

说着陈主簿伸出一根手指。

“卖粮给穆公子这是第一笔。你们得了多少老夫不晓得,单是老夫就入账二万多贯。相信你们比老夫只多不少。”

两人畅快地嘿嘿一阵大笑,尤其是吴衍笑得更加灿烂。

发卖府库存粮他就已经赚了一笔,卖粮食给沈兮瑶又赚了一笔,是几人中获利是最多的。

“县衙将收上来多余的粮税分予我等是第二笔。虽说不多,聊胜于无吧。”

说着吴衍砸了咂嘴,似乎觉得有的有些惋惜。

陈主簿接着道:“不少百姓为了缴税,又与几位借贷。再过些时日两位家里的田产怕是又会增加不少。”

吴衍和徐悠泽脸上的笑容是怎么也收不住,嘴上却否认道:“主簿此言差矣。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怎会做那等失德之事。”

“没错。地还是他们种,我等不过是替他们管一段时间而已。等他们有钱了,赎回去就是了。”

陈主簿笑骂道:“如此厚颜,老夫也是仅见。不过闷声发财,切莫张扬。毕竟咱们上头还有一位呢。”

吴衍嘿嘿笑道:“县尊老爷怕是做不长了,主簿还将他放在眼中?”

陈主簿冷哼一声。

“小心无大错。这种事谁说得准,看他运气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