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洋 > 第十九章 老丈人

北洋 第十九章 老丈人

作者:戒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4:39 来源:笔趣阁

第十九章老丈人

方汝翼和刘人熙的安排让谭延?心中不仅的恶意想到,是不是因为老头子的推迟婚期的信件让未来的老丈人心中着实不爽,轮番轰炸是给自己一点点颜色看看?!这倒是谭延?心中多想了,老丈人考教他学问不仅仅是试探他的学术功底,也是因为老丈人做过一省的学政,主持过很多次乡试,对于乡试的命题自然是精熟的很,他也想通过这次考教对谭延?这次乡试之行心中好有个底。

“大人,谭督这封信可谓是机关算尽,虽然推迟了小姐和谭组安的婚期,不过以在下看来这完全是出于能够让谭组安在科场上有更大的进展,到没有什么恶意,大人敬请放心!”刘人熙在灯下与方汝翼对坐,手中拿的正是白天谭延?交给方汝翼的信件。

方汝翼听后点点头说道:“节庵,你说的我都明白,我比谭文卿晚一年考上举人,后来又和他同在翰林院共事,他的为人圆滑工于算计,不过言而无信的事情他还是不会做的。谭方两家都是望族,若无重大事件生,这婚事是不那么推辞掉的,毕竟也是关系到我们两家的脸面。”

方汝翼站起来走了两步继续说道:“组安若是能够在科场上一路精进,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白天组安的表现你也看到了,莫要说是神童,就是奇才也不为过。谭文卿想的是趁老佛爷和皇上对《劝学篇》大加褒奖之时让谭组安在科场上一鼓作气完成乡试和会试。后年便是乙末年,又是会试之年,现在看来谭组安过乡试易如反掌,而明年便是老佛爷六十大寿,现在京城里面的衙门全是为贺寿而运作,后年便是恩正并科,若是运气好上一些,过会试取进士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刘人熙笑着说道:“大人,刚才在下所说谭文卿是机关算尽,也正是因为如此,打算的这么精细也非常人所能及了!”

方汝翼微微笑了笑说道:“原本婚事是定在后年的三月,会试也是三月举行,男人大丈夫当以立下功业为第一,谭组安若是真的能够在后年的会试中得进士出身,奠定了以后的仕途基础,这样也好配得上我的女儿!这本来也到没有什么,反而是件好事!”

刘人熙笑着问道:“那白日间我见大人阅信之时有疑云在心头,这是为何?”

方汝翼笑了笑:“当年我和谭文卿订下这桩婚事也没有想到组安会在乙末年会试,现在撞上了推迟一下倒没什么,榕卿今年都十五了,若是以一般官宦人家,这个年龄也该出嫁了,后年会试一旦组安通过,后面紧随而来的还有两场重要的考试――四月的殿试以定三甲,而十月的朝考以定最后授予的官职,这都不是可以推脱的,你想想到了后组安一切顺利的话,那还能够赶回来完婚么?”

刘人熙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若是这样的话那肯定是要再押后一年了……”

方汝翼摇摇头说道:“谭文卿机关算尽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他却在信中没有说实话!当然这也可能是他自己对组安能够过会试信心不大……”

“大人是否有些过虑了……”

“但愿如此,不过不仅仅是我看好组安以后的展,就是朝中和地方的一些大员也一样看好他,这也是谭文卿会做人,为官几十年甚少有冤家对头,倒是朋友遍天下,所交之人既有翁同?这样的清流砥柱,又有张之洞这样的洋务大员,在朝中封疆大吏之中最是不显山露水,以他的性格若非遇到极大困难之事是绝对不会推辞这桩婚事的,若是真的到了那一步,可能连老夫都挡不住,不过好在朝中还没有那个人会如此厉害……”

刘人熙转念一想便说道:“与其以后夜长梦多,还不如在今年组安乡试过后就完婚,或是在明年挑个时间赶在他会试之前完婚,这样一来也就一了百了了。况且以在下看来,组安过乡试一点问题都没有,至少在这‘命’一字上他占尽了上风,加上自己又有真才实学,若是再过不了乡试成为举人,那恐怕真的是要天怨人怒了。组安得到举人功名,然后成亲也是一桩美事,况且小姐今年已经十五,品貌端庄极佳,就是论诗词才情也不逊于一般士子,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呵呵,知我心者非节庵莫属,其实我左右思量了一下也唯有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想来谭文卿也不会拒绝……”方汝翼开怀笑着说道。

谭延?还不知道老头子的一封信会让老丈人生出这么多想法,本来想能够拖上一阵是一阵的婚约,在老丈人那里变得提前了,正在刻苦攻读书本的他不禁打了喷嚏,心中不禁暗想:“是不是有人在算计我啊,这么热的天还能感冒?!如果有人在算计我的话也只有何兢了,不过甚为地方大员勾结匪类,这个罪名可不轻,就算不抄家流放,罢官也是足够了……”

虽然路程安排的比较紧张,但是谭延?还是计划在老丈人家待上十天,免得来去匆匆让人家觉得受到了轻视。不过谭延?还不知道方汝翼已经差人将他写的提前两家婚事的书信送到了福建老头子那里去了,他每日只是和刘人熙在方汝翼的幕府中协助工作,闲时和一众幕僚谈诗论文,方汝翼也常和他们在一起。毕竟是马上取考乡试,他们之间大多数时间都是是不是的谈起一些关于科举考试上的趣闻,而谭延?也算是变相的得到一些经验。

谭延?在闽浙总督府中身为幕友堂领,对于方汝翼这片所接触的公务自然是非常熟捻,凡是交到他手中的公文总是很快的处理完,而刘人熙等幕僚对此都感到非常惊讶,不过想想关于闽浙总督的一些传言,他们心中也就释然了。最让他们感到惊叹的是,无论是什么文章,只要谭延?看过一遍之后都能够流利的背诵一遍,丝毫没有差错。刘人熙和方汝翼看在眼中都从对方的眼中现了惊愕的神色,不过心中也颇为感叹――怪不得谭组安能够以庶出的身份得谭钟麟的青眼,就凭这个本事,若不是老天嫉妒,功名对谭延?来说不过是探囊取物而已。

本来在这么紧的行程中还抽出十天时间逗留,谭延?心中也有另外的安排――他想和方榕卿再重新的认识一下,他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进洞房来决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尽管在这个时代想要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基本上无限趋于零,但是他也想看看未来的妻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个时代已经不像数百年前那样男女不见面的森严礼教,可是谭方两家都是官宦之家,又同是湖南望族,男女大防的工作做得周密无比,除了那天在假山旁惊鸿一瞥之外,他便再也没有看到过那个身影。

让刘人熙和方汝翼非常感兴趣的还是谭延?所带来的那支总督府护卫队,他们两人早就知道这次谭延?之所以能够这么大摇大摆的从福建走6路入江西来到这里,这一路上能够保住其安全的,侍卫队功不可没。这支侍卫队的装束都是他们两人所从来没有见过的,谭延?也非常高兴的向他们展示了侍卫队的战斗力,主动提出借用南昌府驻军的营地来进行表演。

在这个时代,中国最强的军队无疑是淮军和湘军,这分别是由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起来的,尤其是湘军中的重要人物左宗棠和谭钟麟是同榜举人,两人交谊非常深厚,在政治上也是相互提携,现在左宗棠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是湘军领袖人物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事迹被父辈们当作光辉业绩大肆夸耀,作为教育子女建功立业的重要素材和顶礼膜拜的主要对象。

此时谭延?向方汝翼和刘人熙展现了另外一种战斗方式――在先进枪械的支持下,若不是面对人海攻势的话,侍卫队的精准枪法将会从容的将对手全部消灭在四百米开外,这绝对不是藩台府邸中那些看似威武的手拿大刀长矛的兵勇所能够相比的。不过这还不算完,谭延?向老丈人展示了马克沁机枪的威力――一棵两人才可以合抱的大树被经过机枪的密集扫射之后直接倒在了一边,这给两人以极大的震撼,但是听闻这支侍卫队是谭延?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并且雇用德**官辅佐训练出来,这更使得他们心中思绪万千,对于这个年轻女婿的评价又涨了三分。

当谭延?带领着侍卫队乘船离开南昌的时候,令他非常遗憾的最终还是没有见到方榕卿,他不知道当他所乘坐的船在赣江江面行驶的时候,在江边停留这一座精致的小轿子,轿子窗口纱帘后面,有一双非常明亮的眼睛在注视着船只愈行愈远,直至消失不见……

谭延?一行人乘船从赣江进入长江,逆行而上来到湖北武昌,不过他们在这里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转行向南进入洞庭湖然后入湘江来到最终目的地湘江江畔的长沙,在这里他将会面对一次非常重要的考试――一个月后的乡试。

一去快两年,赐书堂前的荷花池依然风景如故,不过这次回来他的身边却多了一支全副戎装的侍卫队,仅凭这个已近足以让他感到这两年时间没有白过,至少算是有点底气了。他可以从家族中人的眼睛里看到他们对自己的不同,不过他并不在乎,在他看来他就像是在看一幕闹剧一样,任凭“长辈们”如何明枪暗箭,他都暗自岿然不动。在他眼中这些人或许和自己有一定的亲缘甚至是血缘关系,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有任何恻隐之心,对于他来说,既然半只脚已经踏进了这个时代,如果他的“亲戚们”妨碍了他,他也不会手软――六亲不认乃乱世生存的不二法则。

“可是我真的能够做到这点么?!”谭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吹熄了蜡烛自己独自坐在一片黑暗的书房中,任凭柔和的月光照耀在自己的身上暗自想到。他可以硬手屠杀数百土匪,但是以后让他必须屠杀几百个和自己没有太多关联的陌生人的时候,自己还能够硬的下这个心肠么?!

谭延?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是他却清楚他的父亲却是非常认同的――在得知他硬手处理了福建东部的土匪的时候,他写信赞扬自己的儿子不愧有左帅风范,而左帅便是左宗棠,对于这位故去的老友,老头子可是崇拜的很,可惜也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注定老头子不可能狠下手做出同样的事情,是以老头子作了一辈子的老好人,官位到了他这个程度还没有仇人的,在清廷中也是独一份了。

以谭延?对老头子的理解,他是那种一心为了整个家族不惜一切代价的人,这种人谭延?只是在前世的小说或是电影中见识过,不过从老头子的一言一行看来,温和待人的老头子若是做出了什么太出格的事情,他也不会有任何意外,这也就使他对老头子恭顺无比的深层原因――谭嗣同在维新变法中的表现若是换作他的话,不用慈禧太后来下手,老头子自己就把他给解决了。老头子一天不失去对局面的控制,他谭延?也就一天不要想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生活,这个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这倒是让谭延?想到了慈禧太后的作为。

“自己现在不过是光绪的另外一个版本罢了,若想获得更大的自由度,那就先把老头子哄高兴再说吧!”谭延?自言自语的说道。

尽管谭钟麟不像历史上同时期那些头面人物这么有名,甚至在谭延?前生的记忆中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满清封疆大吏的存在,也许是因为近距离相处的缘故,他对老头子的敬畏真的是自骨髓。相比之下只要不危机家族的话,老头子还是显得非常开明的,这种开明的态度甚至能够过同时代谭延?所知晓的那些著名洋务派人物,关键的是这个时期的慈禧太后是非常保守的,所以老头子对洋务方面并不热心,谭延?在他眼皮子底下搞的那些东西还都在的容忍范围之内,他也非常乐于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够长本事。

谭延?自己独坐了一会儿便又点亮蜡烛,手边抄起一本书便又开始攻读起来,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和他所面对的乡试相比。尽管谭延?写出《劝学篇》受到了太后和皇上的公开上谕称赞,甚至地方大员必须人手一本,在他的家乡湖南他更是名噪一时,想要见见这个神童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听说他回湖南参加乡试后,每天都有人投贴拜访,不过谭延?一律派人挡驾,除了特殊的地方大员之外,他一概不见。

“熟读唐诗三百,不会作诗也会吟。”谭延?虽然对于考乡试没有太大的把握,好在他的《劝学篇》至少也可以让湖南学政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若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本事来和数不清的秀才来争着举人功名,他心中还真没有底。不过他能背,前生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就很群,但是相比现在那更是变态,谭延?现在就像是个翻书机器一样,几十分钟便是一本书,这样一来他所看过的书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他就是想靠着自己庞大的背景知识在科场上旁征博引得到考官的青睐。

只要能够把握数个主旨,不写出什么太出格的文字,他也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出一篇花团锦簇的八股文出来。当然这只是乡试,最终拍板定夺的还是一省学政,这个文章的主旨就看是遇到那个学政来主持考试,过什么样的山唱什么样的歌,遇到保守的自然是大捧孔老夫子的臭脚丫子;遇上思想开明的就大谈变法维新,强国富民……

今年谭延?参加的这次湖南乡试主持的人是湖南学政江标,谭钟麟对这个人只是有些耳闻并不清楚其来历,但是自己的老丈人方汝翼却是对这个人非常了解。也许是因为老丈人的经历,他可没有谭钟麟这么有勇气和有运气,老丈人在翰林待了好几年,后来出任甘肃学政和翰林院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没有出任按察使和布政使之前,也是清流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老丈人的描述中,江标非常年轻,光绪十五年才中的进士,今年三十三岁便出任一省学政之职也算是非常运气的了,最重要的是江标和湖广总督张之洞来往非常密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