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洋 >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争夺

北洋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争夺

作者:戒念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1:35 来源:笔趣阁

三百七十五章争夺

在观看装甲车样车测试展示之后,尽管对于面前这个多少显得非常笨拙的大家伙有些不满意,但是谭延还是对雷龙枪炮厂的负责人称赞不已——毕竟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摆在那里,越级杀怪搞出二战末期甚至是战后水准的重型现代化坦克是不可能的事情。*

心中多少有些遗憾,不过中国总算在6战之王这个项目上实实在在的将欧洲工业强国甩在了身后,对此谭延心中还是给这个大家伙打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装甲车项目是一个非常“烫手”的东西,在以堑壕战为主的一战时期,坦克的威力是不容置疑尽管其性能受到现今科技水平的限制,不过在士兵中有句“老兵怕机枪兵怕火炮”的名言可不是徒有虚名装甲车正是堑壕战突击作战中对付敌方机枪阵地最有效的武器。更难能可贵的是装甲车动攻击的时候动机的轰鸣声和履带行进的噪音,对于没有见过装甲车的士兵来其心理威慑不亚于火力上的威力。

装甲车“烫手”还是因为其构造远比战列舰要简单的多,凡是能够在一战中插一脚的欧洲国家,可以说其国家工业实力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复制装甲车——这玩意就是一次性的货色,以雷龙枪炮厂的实力,形成规模化生产每天产量达到五辆以上根本没有任何困难何况杀红了眼地欧洲列装甲车可不像战列舰那样动辄就需要至少两年的建造周期。

谭延已经是雄心勃勃的要在一战中捞足油水,像装甲车这样的捞钱项目他手中多得是,这些项目在谭延看来没有什么人道不人道之分,他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让欧洲流够鲜血好让中国在崛起之路上的阻力降到最低。现在中国地军事工业相关的各个厂家已经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各种军事物资,而当年谭延给军事部门开出的单子到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处于收获的阶段,现在对他来说考虑更多的地方是如何将手中地“货物”挥最大的用处——不仅要挣够钱要卖给识货的人。

如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大赌局,那在谭延看来中国将会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庄家”的角色,如果他铁了心的跟一方做对,不说出兵直接参与作战,就是将自己手头上的货物清空一次,就足以改变整个欧洲战场的局面——装甲车、毒气弹、潜艇、战列舰……甚至还有更为可怕的细菌武器,凡是能够以最有效度来杀人地武器,谭延手中应有尽有。

正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也许中国的综合工业实力要比美国差一些,但是论及军事工业实力,现在还生活在牛奶面包中的美国绝对不是枕戈待旦已经快四年的中国的对手。也许美国会成为操纵一战走向的一个“庄家”,但是在谭延看来如果他要愿意全心支持德国,那德国将会在短时间内踏平法国、饿死英国,以此来奠定一战胜利的基础。

只是谭延也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名叫“败家子”、“糊涂蛋”、“狂妄自大”的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毫无疑问将这些词汇很罕见的集中到自己的身上。与中国6军中存在地各种战略战术设想不同,谭延对欧洲战场有着自己的判断,由其是这种判断集中在欧洲几个强力国家领导人性格的基础上,如果说他一手缔造的留德士官系比他这个老师兼创始人更会打仗,这点没什么可丢人但是论及战略上地判断,留德士官系这些在德国喝墨水太多把战争看作是火车班次表脑袋都有些僵化的家伙就差得太远了

正是出于对威廉二世地了解,德国在短时间踏平法国之后,不管对英国是否动登6作战,德国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在俄国身上。如果是战争进行了两三年俄国人普遍厌战,俄国的革命会提前爆诞生**政权,俄国会以大幅度地割地来求得和平,这也就罢了,关键在于法国连一年都支撑不下去,俄国的精气神没有消耗到极点地时候,德国人闯进俄国那未来可就不大乐观了——至少谭延不会把赌注放在不明确的德国人身上。

谭延并非是十分自负之人,只是德国在他心中确实是有种隐隐约约的“疯狂感”,这和历史上的日本有着非常惊人的相似之处。以英国为的协约国联盟本质上是现有世界体系利益的受益,而德国为的同盟国联盟是以挑战旧秩序的角色出现如果不是因为历史上的苏联太过强横,对于领土没有多少贪念的谭延是不大会理会国际政治纠纷多是卖军火来展本国工业。

毕竟现在地中国在谭延看来是没有什么缺憾地。在这个弱肉强食地世界。中国做为一个能够独立自主地国家比历史上地境遇要强地不止一倍。中国目前地困难是在国内。如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地基

地由一个延续几千年地农业国转变成一个工业国。贴农业平衡社会财富。而一战则是给了中国一个非常好地机会。

谭延将手中地武器列表分类。像毒气弹之类只能对战场局部胜负产生作用地武器被列为一类。

这样地武器第一次使用也许还有些震撼人心地效果。不过最多能够使一方在漫长地战线上做局部突破。不可能扭转战争局面。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有能力在对方第一次使用毒气弹之后很快地做出战线调整再次将战争拉回到胶着对峙地状态。

第二类便是装甲车了。它不仅和毒气弹一样对普通士兵有着强大地震慑力。其本身可以在战场环境良好地情况下带着步兵突破对方防线。假使装甲车地数量足够多。那一次战役下来将会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地损失。谭延最不希望看到地便是一战战场上会出现二战地坦克大战——那会大大加快战争进程。尤其是以俄法德为主地地面战争进程会大大加快。这符合中国地利益。

第三类便是以细菌武器为代表地战略级武器了。不过谭延只是严令进行秘密研究。武器设计已经搞出来了。不过这个时代可没有飞机这样地有力地投掷工具。这个时代地飞机即便有一定地投弹能力。也不足以显现出细菌武器地威力。

像细菌武器目前谭延做到的也仅仅是研究,并且督促国务院建立全国性的医疗体系,而且军队内部的医疗体系更是要精益求精。谭延这么做倒不是怕别的国家向自己来使用细菌战术,而是因为他更害怕历史上那阵来无影去无踪,短时间内在全世界收割了几千万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据说比持续四年的一战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国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由于国土环境地原因人口分布极为不均匀,在谭延挤压地主向工业转移的过程中是加剧了人口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如果一场瘟疫在东部沿海经济达地区爆,那对中国来说将会是一场灾难,西班牙流感之所以用西班牙来命名,除了西班牙第一个出疫情通告之外,而且还死了八百万人,很难想象到时候在中国疫情爆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病毒,并且开始分离不同的病毒,在这方面无疑谭延有着绝对的优势,事实上他只需要一个科研小组做“打手”,他完全可以用少量的精力来指挥他们来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可以轻易的取得很多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国力大,谭延也可以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医学领域开始了自己地扩张——借用后世法“医生永远是铁饭碗,因为人总是要生病的”。医疗用品也是谋取大量利润产业,尤其是在战争中,士兵受伤如同家常便饭,从绷带到药品。不过在消炎药类产品中,谭延对青霉素并没有投入太多,在吉林绥芬河岸边的双城子,距离双城子还有三十公里远有一处军方严密控制地区域,在那里正在进行青霉素的研究和生产,只是现在地生产成本很高,就算谭延也要受到这个时代设备的限制,不能大量生产青霉素。

现在这个世界已经全疯了,除了中国早已经准备了数年地高强度军工生产之外,欧洲各国都已经将军火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杀人武器粮食、各种化工产品、石油……只要能够跟战争沾上边的物资价格都在上涨,由于储备工作开展地早,中国手中握有大量的战略资源,即便如此中国的远洋船队依旧不停的将已经经过粗加工的矿石、金属锭源源不断的运往国内—年年初,中国出台了战略物资储备条例,按照条例规定凡是条例上开列的七百余种物资,其储备量必须要满足国内十个月的消耗,尤其是石油,其储备量已经达到满足国内十五个月的需求,而专门用来为海军保障的重油储备足够满足三年海军作战的需要。

在中国东云级战列舰公开亮相之后,世界海军为之震惊——在东云级出现后,所有目前服役在建的甚至是图纸上的战列舰全部都过时了。没有一艘战列舰能够达到像东云级战列舰那样强大的弹药投放能力,近一吨重的弹药如果打在6地地面目标可以炸出半个足球场这么大的弹坑,而任何一艘战舰面临这样的炮弹其下场根本没有一点悬念。更要命的是东云级战列舰的航在目前各国战列舰中也算是中上等这就意味着七成以上的战列舰如果是在海上以单挑的形势来进行决斗,连逃跑的资格都失去了。

面对这么强大的战列舰,西方的海军专家们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这样的战列舰并没有出现在欧洲,如果是英国拥有这样的战列舰毫无疑问对德国是一个巨大地威慑,而德国拥有这样的战列舰说不定明天

动战争。不过在思考之余各国的军事专家也意识到的问题—第一批中国建造的东云级战列舰是两艘,按照中国“传统”的策略,其中一艘必然是要销售的。

在东云级战列舰公开在上海亮相后地第一时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便一边立刻向国内电报,另外便是向中国外交部开始交涉,要求面见中国领导人。不过当中国做出派出东云级战列舰出使德国的决定后,朱尔典要求面见谭延的请求也没有答复,英国伦敦方面也没有什么反应,这令朱尔典感到非常的不妙。事实上谭延那几天根本不在北京,他已经秘密前往东北去看装甲车的样车试验去了,外交部自然不可能给他任何答复。

很快伦敦方面给朱尔典地回复也到了,要求他立刻在中国开展外交活动,阻止中国和德国达成有关东云级战列舰的交易。英国当局也没有想到中国型战列舰居然是十六寸口径的主炮,对于上海江南制造局英国有关部门并不陌生,其中很多的设备都是从英国进口尤其是在十五年前谭延开始执掌北洋的时候,其中火炮身管生产项目还是由当时英格纳在其中牵线搭桥。英国在三年前得到的情报是负责生产中国新型战列舰主炮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其研制攻关项目是在十四寸火炮上,所以当时英国情报部门的判断出错,并没有对中国战列舰投入太多地关注。

现在东云级战列舰终于浮出水面,英国人原以为“四座十四寸三连装主炮塔加上更加严实防护”型战舰变成了三座三连装十六寸**的东云级战列舰,预测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以至于伦敦的决策们都“哑火”。根据中英之间达成的针对中德军火贸易尤其是战舰交易的相关条款,中国还有一艘战列舰的出售的余额,这对英国来说是极为不利中国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英国从而在不违背条约地前提下出售战列舰。

目前德国还没有服役或是在建的无畏战列舰,不过德国现在正在设计的下一代的拜仁级战列舰是三百八十毫米口径的主炮,无论在主炮口径还是数量上都无法和东云级战列舰相比。最重要地是德国的拜仁级战列舰还停留在图纸上,而中国人地东云级战列舰已经航行在大洋之上了。

从世界军界的主流观感来大家都直到英德之战是不可避免地,两大军事集团虽然举世无双,但是所有人对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撞还是大多持“胜论”。从这个角度而言英国人并不在乎德国地拜仁级战列舰,因为几大军事强国对未来的战争已经很有“感觉”,英国人的资本就在于德国的拜仁级战列舰可能等到“德国战败”的时候还在船台上。

虽然德国奋起直追,但是相对于专心展海军的英国而言,英德两国之间的海军差异还是很大主要的差异还是在于无畏舰——德国在这个项目上是个鸭蛋,而英国现在已经拥有八无畏,在未来的1914年至少还可以得到四艘无畏战列舰可怕的是目前在船台上英国人还有五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最迟将会在1915便可以建造完工。

在无畏级战列舰项目上,英国人抢先领跑成为当之无愧的海军第一强国——截至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有两艘东云级战列舰之外,英国拥有的无畏战列舰数量最多,数量达到了八艘之多。这个差距是德国几乎无法承受在十年前十二寸主炮还被称为“**”,而现在战列舰的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十二英寸的主炮在十四寸甚至十六寸主炮面前,可以说威力是极其有限——强大的无畏主炮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将对手送进海底,哪怕目标是号称“世界第一装甲”的西藏级战列舰也不能抗拒。

英国海军虽然有着充足的自信心,但是他们的内心中还是不愿意面对像东云级战列舰这样的对手,除非他们自己驾驶的战舰主炮可以和东云级战列舰是一样的。正是如此,英国对东云级战列舰的恐惧感觉不是一点半点,海军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数个世纪的荣耀,尽管战舰并非是海军部,但是优秀的海军官兵不能因为装备的因素而白白牺牲。

在英国当局从朱尔典的电报中得知中国将会派出黑龙江号战列舰出访德国的时候,局面越来越朝着不利于英国的方向展了。英国决定赋予朱尔典更大的权力,由他来负责阻止中国东云级战列舰向德国出口的谈判工作,不过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德国对于无畏战列舰也是充满渴望当年德国的第一艘无畏舰就是从中国购买而这次再购买一艘无畏战列舰,中间一点障碍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