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寄灵 > 第十六章 西来佛客

寄灵 第十六章 西来佛客

作者:阿菩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1:54:52 来源:笔趣阁

被思儿问起那事,陆宗念沉吟片刻,才道:“此事未有把握之前,我本不想说,免得有了一点儿希望之后又失望,所以瞒着你们。但如今已有线索,我便跟你提一提吧。根据古老传说,上古神战之后,尚有一位真人存世,竟从两千年前一直活到现在。据说这位真人有通天地之能,补造化之功,不但长生不死,甚至能够……造人!”

无论是门内的陆思儿,还是门外的严三秋,闻言都是大吃一惊,陆思儿惊道:“造……造人!这……这不是女娲娘娘才能做的事情么?”

“此事虽然不可思议,但……”陆宗念道:“这段时日,爹爹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

陆思儿道:“既然有了眉目,那……那不如等事情解决,孩儿再成亲吧。”

“不可。”陆宗念又道:“虽然这位真人的存在,我已有五六分把握,但要找到他却非大费一番功夫不可,就是找到了他,如何让他出手,又是一番手脚。而这位真人,真要解决你们的问题,只怕也还需要时间。总而言之,这不是十天半月,乃至一年半载就能解决的,甚至有可能要迁延个十年八载的。你们姐妹,早都过了该出阁的年龄,如何耽搁得起?这是其一。再者我们就是找到了,以你们姐妹的情况,到时候移神过去的,也肯定是叶儿,毕竟她的心宗功夫深厚,而不像你,精气神三宝牢不可分,正如叶儿留言所说,其实你与这个身体更加匹配,这是其二。再其三,婚事是你祖母所愿,而你姐姐又心愿已决,沈胤那孩子也确实是良配,这等好姻缘天下难寻——事情既有三全其美的可能,思儿,你就不要再纠结于谁先谁后了。以免到了最后,两下子都耽误了。”

房门外,严三秋的心忽然揪了起来,她忽然想道:在陆宗念心中,多半还有第四个原因,只是那个原因,陆宗念不好在女儿面前提起,而严三秋也不愿意去点破!哪怕只是在心里点破!

房门内,陆思儿似乎也已被父亲说服,沉默了半晌,忽然说:“对了,爹爹,还有一件事情。”

“嗯?”

陆思儿道:“在您回家之前,有一个……”

严三秋大吃一惊,不顾一切就推门进去,以陆宗念父女的修为,自然早知她在门口,也未意外,但都停住了。严三秋道:“老太太请夫君过去一趟。”

陆宗念皱眉道:“怎不早说!”

严三秋道:“刚才听你们父女俩谈的正好,不忍打扰。”

陆宗念在女儿面前,不想给严三秋脸色看,点了点头出去了,等他走远,严三秋才道:“老太太早下了封口令,你怎么又不听话了?”

陆思儿道:“可孩儿总觉得那个秦征,与姐姐之间似乎关系匪浅。”

严三秋道:“便是大有关联,一切也得等你大婚之后再说,你的婚事,干连着沈陆两大家族今后数十年的大势,甚至关联到东南的时政大局,皇宫行礼,太后主持,一切可能节外生枝之事,全部都得放一放!思儿,你向来懂得顾全大局的,怎么这节骨眼上反而犯糊涂了?”

陆思儿默然,她虽然倔强,毕竟还是孝顺的,点了点头:“好,女儿听娘亲的。”

那边厢陆宗念去了陆老夫人房外,大丫鬟却说老夫人睡着了,陆宗念是个孝子,只当母亲是久等自己不至,也未在意。

他回到书房,正自闭目养神,忽觉半空有灵场异动,自陆宗念定居乌衣巷,往来玄武人士,经过时玄士收风,武者敛剑,几乎就没敢在方圆十里之内放肆的,就算有灵禽为坐骑,宝剑为御器,也都不敢飞越乌衣巷上空,这是天下人对陆宗念的敬畏与尊重,正是:洞中狮虎味,狼狐不敢近。

不想今天竟有异人来访,那可是二十年来未有之事!

陆府中大多数人都未感应,陆思儿房内,她母女二人却都警惕起来,陆思儿要动身时,却已被严三秋按住。

陆宗念双眉一扬,一道隐形剑气冲天而起,至数十丈高空,化作陆宗念形象。

他的剑影一到,半空中便凝结出一片片璎珞形状的祥云,天花乱坠,一片佛光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乌衣巷也有了反应,四根无形气柱升起,四方上下,云气弥漫。

当初秦征来时,没有带敌意的大动作,所以乌衣巷的潜藏力量未被触发,这时佛光大作,且其力量根脉又是东南最忌惮的源流,乌衣巷马上便生出六股力量,四方是乐、射、御、书四道,礼道成方,由地而起,数道成圆,遮天蔽日,六艺形成**结界,将方圆二十里的天空包裹得滴水不渗。

一声佛号在空中传开:“法湛虚空神照寂,乐常住性穷化体,相好如一大威仪,首得佛光三界弥。”

佛号犹如洪钟,无远弗届,却被乐道结界对应地展开无声寂境,使得声音不能外泄半点,全在这个空间之内回荡。

佛号之中,一尊由佛光构成的僧象宝相庄严,停在了陆宗念对面。

陆宗念行了个武者礼,淡淡道:“原来是法首尊者,久见了!一别二十多年,没想到大师尚未涅槃。”

若是有别人在旁,听了这话非吃惊不可,谁能想到陆宗念如此身份如此修养,对着一个和尚一见面就咒对方去死。

那法首却脸含微笑,合十道:“当年一段尘缘,尚未了结,若就此入灭,岂不要带到来生去?”

陆宗念道:“未知生,焉知死,来生终属缥缈,彼岸之事,子所不语!”

法首哈哈一笑:“这话若是上九先生说出来,自然堂堂正大,陆先生身陷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三苦之中,不求正法,不谋解脱,却在贫僧面前作此孔夫子语,岂非好笑?”

陆宗念道:“谢师叔以武入道,深得儒门之正,乃是我辈之楷模,陆宗念虽是末学,未悟大道,却自当循着前辈留下的足迹,行走这趟人间。师叔步,我辈亦步,师叔趋,我辈亦趋,师叔驰,我辈亦驰,师叔奔逸绝尘,我辈虽瞠若乎后矣,却是不悔无怨。此之谓正信无碍。”

法首轻轻一笑,道:“华夏儒门,固然根基深厚,以我佛眼观之,却仍然只是人间小道,未脱三界之迷,未解生死之苦。眼看佛教在中土大兴,大势所趋无可逆转,尔等便欲以儒学渗我佛门正道,以道术乱我西天正法,却是做梦。”

陆宗念道:“既然如此,为何令师当年传法,衣钵传的却是道安,而非阁下这位大弟子?”

法首脸色一沉,许久才道:“当年你和湛若离,究竟对先师做了什么!”

陆宗念道:“大师不是鄙我儒门乃人间小道么?佛门既然有往来生死之奥秘,沟通鬼神之能耐,大师何不灵魂出窍,直往兜率天,一问图澄大师便可,何须再来问我这个凡人?还是说,所谓彼岸世界,其实也是你们臆想出来的?”

法首双眉一敛,再度合十道:“真是想不到,一别二十载,凤剑的词锋竟比当年还要凌厉。可惜道统之争,不在口舌。”

陆宗念道:“不在唇舌,莫非在于刀剑?哼,索虏欲倾覆我大晋之心,路人皆知,苻秦这番若是南侵,大师是打算以西域佛门之能,来做苻秦大军的前驱吗?”

“沙门之法,岂是王者之器具!”法首神色一冷:“但当年一段因缘,却也是时候该当了结了,来日南北大劫之际,高下正邪,自有分晓。”

陆宗念哈哈一笑:“沙门或者真有出世之高人,但大师选择入世的时机,却也巧妙得紧啊。”

法首道:“心中有魔,自然看一切都有诡怪。心中无魔,纵举世非之,我亦不加稍沮。一切但凭本心行事。”

陆宗念哈哈笑道:“本心,本心!你们的心究竟是仁善还是秃毒,也只有你们的佛菩萨才知道!不过大师来我中土日久,对我中土文化浸淫倒也颇为深厚了,刚才这句话,出自我道家之《庄子》吧?”

二十年来,生活在乌衣巷的陆宗念一直有如谦谦君子,这时面对昔年大敌,却被激发了年轻时的豪迈放纵,言辞之间咄咄逼人。

法首道:“佛法广大,无所不包,教外法门,也尽可采纳,但根源所在,却是不可不辨!”

陆宗念道:“佛法若能融入我华夏根脉之中,我华夏也不会以外道视之,但若欲以采纳为名,行替代之实,却是妄想!至若口口声声普度众生、满心满腹私心自利之辈,更非我华夏学人所愿礼敬。”

法首叹道:“真是想不到,名扬天下的东南剑魁,偏执如此,隔阂如此!知障到了陆先生这般地步,恐怕这一生都难以度化了。”

陆宗念冷笑道:“用大师的话还给大师:心中有偏执,自然只能看到别人的偏执;自家有隔阂,就不要怪别人隔阂自己。至于陆宗念是否觉悟,就不劳大师费心了。”

法首不再回应,只是叹息,佛光僧象向陆宗念行礼之后,一个佛号在空中传来:“除闇昧如烛火。明天地如日月。度天人如船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璎珞祥云散去,法首的僧象也渐渐消失。

陆宗念冷笑一声,也跟着收了剑影,六艺之气亦随之消散,陆府上空,马上又变得一片清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