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没时间了快上车 > 第二十九章 不要怂就是干(一)

没时间了快上车 第二十九章 不要怂就是干(一)

作者:我爱叉姬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59 来源:笔趣阁

“天子一事,不必再提。某家可是在大行皇帝面前发过誓言的。”赵昆直接否定了当皇帝的意见。“昔日魏王曾自述其志,言‘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某深以为然。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如今先帝大行,某当效周文、魏武,不可行王莽、刘裕之事。除非走投无路,四面楚歌,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

这话一出,厅内众人神色不一。赵昆也不在意,以他如今的武力和手里的军队,他开口定了调子以后,宇文阀内是不可能有反对的声音的。

话虽如此,他看着下面颇有些想法的众人,还是进一步解释了一番。

“诸位,大隋立国到现在才多少年?朝野势力汉胡夹杂,犬牙交错,杨坚活着的时候尚且连明面上君臣一心、上下齐力都做不到。如今不甘人下者更比比皆是,天下土崩,我宇文氏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倘若背着篡位的名声弄到皇位,也犹如空中楼阁,看似高大,实则危如累卵。不如做尹、霍,效仿魏武旧事,先讨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徐徐图之。”

“不过承基说的也有一部分正确,那就是某家武功虽高,宇文氏也兵权在手,却找不出一个有足够声望的人。与其跟那些人在这个朝堂上争来争去,倒不如另立炉灶,也省得空耗精力。而新朝只需要背上一个已经完蛋的隋室的逆臣名声,反正这时代兵权在谁手上,谁就可控制大局,在个人武力上除非有某家这样的盖世武功,亦不过是一个超卓的武士或刺客而已。但是,想要夺鼎,大义和声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少有这个东西比没有能省很多力气。至于眼下,相比于另立新朝,诸位不觉得在旧朝这个势力犬牙交错的烂泥滩议立新帝,更能看清谁是我们的人,谁是中间派,谁是反对者吗?”

……

赵昆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通口胡之后,算是统一了大家的意见。其实他只是懒得太过折腾而已——这个时候当皇帝太麻烦了,何况这个世界又不是那种常驻的,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赵昆就会走出最后一步,把这条时间线变成蜜罐。

————————————

宇文太师打算看看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可是外面的很多人都不给他面子。

江都十宫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是封锁不住的。而且皇帝死了,也不能秘不发丧啊?再怎么封锁消息,这种事情封锁不了也不能封锁。因此,独孤策声名大阵,被天下反隋“义士”吹成一道旗帜的同时,江南两只义军都不大安分。

杜伏威派自己的拍档辅公佑攻打丹阳,而李子通闻讯率也大军攻打扬州。

大业末年,左才相自称博山公,占据齐郡长白山反叛,李子通依附于他,凭其武力得到左才相的倚重。后来左才相猜忌李子通,李子通就离开他,率领部众渡过淮河与杜伏威汇合。不过李子通策划刺杀杜伏威,他派兵袭击杜伏威,一拍两散,大家各自发展。隋朝将军来整率官军攻打杜伏威,将杜伏威击败,又攻打李子通并将他击败。李子通率领剩余的部众奔往海陵,又招得士卒二万人,自称将军,大业十一年又旋即自封楚王。

至于杜伏威,少年成名,整合江南好几只义军,纵横淮南,一度屯兵**,威胁江都,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前来镇压,杜伏威用计将其引入芦苇荡中,放火将其烧死,随后还屠了安宜城。后来隋军的主力前来讨伐,打的杜伏威打败而归,幸亏扬州等地百姓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他才能坚持下去,更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

对于这种流寇,赵昆本并不放在眼里——只要隋朝政府还没有崩溃,正规军的精锐打流寇还是很好打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李密的瓦岗军。贼寇仗着人多和悍不畏死,吃掉承平日久不堪战的地方守备部队很正常,可是他们连张须陀那样的地方部队打起来都吃力无比,对上隋军精锐中的精锐,骁果,又能如何?只要军心没有散,后勤有保障,他根本不担心。

精兵非常不容易积攒。不是随便一个男丁就可以成为精锐的,有战斗力的士卒十分难得。一般人臂力也就拉二三十斤,合格的精兵至少应该拉开一石二的强弓并且作战,体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需要身强力壮的身体,还需要长期的训练以及实战经验的积累。不是随便几个月一两年训练就能打硬仗的。

谁知道赵昆没有去找流寇的麻烦,流寇反而找上门来了。赵昆闻讯,勃然大怒。两路兵马里李子通来的最快,他首先带领一万多兵马迎战李子通,丹阳那边则是派宇文士及领兵支援。

两军交战,李子通见隋军人少,以为隋军仓促迎战,又因为杨广的死而兵无战心,信心满满。谁知赵昆亲率宇文阀的亲骑当先,以一万骁果迎战,一战击破敌军阵营,从中央洞穿李子通军阵营半里地,长驱直入无人能挡,烧掉了中军大旗;主将李子通率亲兵死战,被赵昆一枪刺穿了胸口。李子通军大溃,投降者不计其数。

而在丹阳那边,杨广死前,赵昆就已经派遣了原本的右御卫将军、江都太守陈棱驻守丹阳,又招抚了丹阳的义军首领乐伯通,没等到宇文士及的援兵到达,辅公佑就已经被打的大败,仗着武功带领残部逃了回去。

陈棱是一员宿将,曾经远征流求,杨玄感作乱时期又率众万余人击平黎阳,斩杀杨玄感所署的刺史元务本。后来陈棱奉诏前往江南营造战舰,至彭城,孟让带领“义军”号称十万人,占据都梁宫,在淮水狙击隋军。陈棱从下流暗中渡江前往至江都,率兵袭击孟让,大破。

杨广最后一次巡幸江都的时候,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众各数万。虎牙郎将公孙上哲为了保护江都安全,帅兵出击,被杜伏威打的全军覆没,于是陈棱率领宿卫兵出站,屡战屡胜。如果不是因为正逢荒年,杨广又带着车架和大军到达扬州,弄得百姓负担太重,纷纷揭竿而起,给杜伏威增加了无数兵源,他早就完蛋了。

不过陈棱对杨广十分忠心,正是因为如此,赵昆才把他放到丹阳,让他镇压江南。和他一起的,还有来护儿的第六个儿子来整。作为荣国公、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的第六子,来整武艺很高,达到一流高手的境界,又骁勇善战,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就所向皆捷。他又善抚军士,因此镇压“义军”也时常告捷。诸敌作歌说:“长白山头百战场,十十五五把长枪。不畏官军千万众,只怕荣公第六郎。”

陈棱为主将,来整为副将,统帅精兵,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赵昆闻讯之后,十分高兴,一面命令宇文士及继续攻打杜伏威,一面携大胜之威,议立新帝。

————————————

因为正处于丧期,江都现在颜色十分素净。

贵嫔萧氏抬头看了一眼太阳的高度,一丝愉悦轻松浮上心头……因为很快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今天这一天终于又熬过了半天。杨广一死,她们这些人就尴尬了,特别她的份位不是很高。

虽然皇帝还没有确立,但是燕王要登基的消息已经传的甚嚣尘上。因为从萧皇后,到那些隋室老臣——有些人,譬如来护儿这种,资格比宇文化及还要老,只是权位不如——再到江南士族和山东士族,清楚杨广心思或者在杨倓那里已经下了注的,都支持燕王当皇帝。

什么,你说嫡子还有一个齐王?就那不成器的东西,还是让皇帝生前当做皇太孙培养的皇长孙继位吧。

虽然权势最大的宇文太师没有表态,但是……

萧氏幽幽叹了一口气,提起毛笔在砚台里慢慢地蘸了蘸。

大部分时间,杨广在女色上头挺淡的,宫女的数量虽然庞大,可后宫数来数去,受到过宠幸的,也就就这点人。杨广在的时候,她就没想过争的过萧皇后,现在她的儿子也不会争的过对方的孙子。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非常缓慢、煞有其事,仿佛在做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事实上也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抄录佛经。

萧氏把《金刚经》翻了一页,心道:再抄两页,应该就能用午膳了。

其实她不信佛教,不过正在尝试抄一些佛教著作,大约过一阵就能真的信了?

就在这时,她的贴身侍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萧氏皱眉问走到跟前的心腹道,“你倒是先把事儿说说。”

她闻言俯首低声道:“我在殿外面一个转角处听到两个太监在嚼舌头,他们说……宇文太师说,天下不稳,所以打算在返回西京之前,让全部亲王就藩,分镇江南防御流寇……说是不能让大隋江山被流贼夺走……”

萧氏猛然听到这个话,脸“唰”就白了,“分……分镇江南?你知道他们打算让杲儿去哪里吗?”她虽然是女流之辈,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差事,特别是这些天骁果和禁军返乡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种时候让亲王镇守各地,基本上就是在要命。杨广一死,这个儿子已经是她幽居宫内后半辈子唯一的希望了。

“奴婢不知,只知道已经定了要让齐王去历阳。他们都说赵王镇守的地方,不是防备沈法兴就是宋缺……”

萧氏心事重重地徘徊良久,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忽然再次问道:“宇文太师在哪处偏殿署理政务?”

“这……娘娘,后宫妃嫔若无允许,不得接见外臣。正武殿左近人多眼杂,您……”

“为了杲儿,现在也顾不得这么多了,我就这一个儿子!听说跟着独孤策来袭的那些女匪,都被送到太师府上去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没有家族势力也没有什么宝贝,别的东西怕也打动不了宇文太师啊……”

萧氏其实心里也没有底,说是要行动,可是却磨磨蹭蹭,举棋不定。奈何这消息太过惊人,她也只能试着抓一抓救命稻草。眼见得就要到了午膳时间,她终于自己回房内脱了里边的衣裤,只笼着外面的孝服出门。

————————————

梅园是个偏僻的院子……或者说本来不算偏辟,有人让它变得没人往里面走了。

“太师……别、别、您可不能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

守卫园子的侍卫没敢阻拦方明,但是他走了几步,听着隐隐约约的声音,没敢继续往里头走。

“系统,我这个时候进去坏了便宜老爹的好事,会不会被打死?”

“滴滴滴,根据系统推测,打死的几率不足2.7%,但是有78.9%的几率被打断腿。”

方明咽了咽吐沫,觉得自己停步的还是很明智的。

谁知,他站了没一会儿,一个声音传来,“是承基吗?过来吧!”

方明顿时进退维谷,不过还是走了过去。

赵昆没有在凉亭里,而是抱着萧嫔靠坐在一株梅树上,这棵树生的低矮,奇就奇在那枝桠生得如一只张开的手掌,赵昆就这么坐在树的掌心里,而他的身上,坐着杨广的嫔妃萧氏。

方明在树前站定,明显能看出某人衣襟之下有一只手正在作怪。虽然衣服挡着,两个人什么都没露,但是只要眼没瞎,他们在做什么根本不需要思考。

“太师……”萧氏吓得花容失色,颤抖着发出一阵悲鸣。

“无妨,承基也不是什么外人。”赵昆并不在意,反正便宜儿子连眼福都没得饱,“吾儿,有什么要事?”

方明叹了口气,敛容正色道,“看张士和的意思,父亲可是要下令灭佛?”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