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没时间了快上车 > 第六十章 定鼎

没时间了快上车 第六十章 定鼎

作者:我爱叉姬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4:34 来源:笔趣阁

一行人兜了个大圈子,到达滦河镇的时候,护军营和前锋营的大部队兵马尚未移防完毕——滦河镇距离避暑山庄足有三十里地,一向为北京通往承德之要津。按照他们的计划,本来驻扎在避暑山庄附近的旗营,除了嗑药的那部分去攻打山庄,剩下的几个大营要移防,把山庄严密包围起来。同时也不忘了调一支军马到滦河镇,卡主这条要道,以防有变。

镇子四周,黑黝黝地立着一座座军营,更鼓不响却是灯火通明——没办法不灯火通明,一只夜盲症比例不低的军队,如果没有大量的照明设备,根本没办法夜间行军。即使是火把比人头多的慢速行军,离此地最近的护军营的大营不过三四里,移防过来这么一点路,至少有一成的兵马放了羊……

赵昆把马鞭一挥,吩咐一声:“太监上去叫门,就说和亲王前来****。”

驻扎在这里的护卫部队并未参与今晚的密谋,因此上主将毕力塔一头雾水,好好地移什么营?但是这军令不是假的,也只乖乖命令手下给人家腾地方。正疑惑着,忽听外边传进话来,说五爷前来****。他心中高兴了,毕竟这是和硕亲王,前来想必是有要事,八成和移防有关。

他连忙向将佐们吩咐一声,让他们稍候,便把五爷迎了进来,请到后堂去说话。谁知赵昆根本不往后厅走,沉着地说:“本王连夜前来滦河镇,是有紧要的军务,众将听令。”

“扎!”

“等等!”毕力塔因为契合度的问题,没有合适夺舍他的轮回者,因此还保持着正常的状态,“王爷,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请安。请问,您这是……”

赵昆哪里把他放在眼里,“本王有要紧的军务要处理。”

毕力塔却是个死脑筋,也对乾隆忠心耿耿,咬了咬牙说:“奴才是这里的主将。既然五爷有紧要的军务,敢问可有皇命在身?”

赵昆不屑地冷冷一笑:““爷如今是议政王,以御前大臣入值军机,掌着兵部。这是兵部的命令,怎么,你敢不服吗?”

“王爷,您太孟浪了吧。恕奴才斗胆,滦河镇身为要津,王爷既无皇命,说是兵部的命令,奴才问一句,可有兵部行文?”

“事急从权,如今有人谋反,皇上正在危难之中,耽误了要事,你毕力塔有几个脑袋担得起?”

“奴才可没接到勤王的命令,我营内的兵,没有奴才的将令,一兵一卒也休想调动!”

“你不配。再敢多嘴,爷立即将你革职拿问!”

“王爷,事关重大——”毕力塔还要多说,早有轮回者按捺不住,拔剑向前,还没等毕力塔反应过来,那剑已经从身后洞穿了他的胸膛。轮回者一边在尸体上蹭着剑上的血迹,一边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下边的将佐,大声说:“还有不遵从王爷的人吗?来,试试老子的手段吧。”

“奴才等谨遵王命。”

“很好,”赵昆满意的一抬手,正要按计划吩咐他们做事,却忽然感觉到银钥匙的印记开始逐渐发热……

————————————

乾隆六年八月十八这一夜发生的暴乱,给大清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庄亲王允禄谋反,矫诏调动了随着皇帝巡幸承德的三大旗营,血洗了避暑山庄。打着勤王清君侧的旗号,骁骑营的八旗子弟悍不畏死的冲击了避暑山庄,哪怕有军机大臣甚至乾隆亲自上了墙,也没能让他们停下来。

也幸亏避暑山庄是按照紫禁城的标准修建的院墙,否则侍卫亲军怕是会在第一时间溃散——有很多乱兵即使身负重伤,也毫不退缩,悍不畏死的程度远超当年的后金八旗。乾隆都亲眼看到,甚至有一名乱兵拖着肠子向侍卫亲军发起冲锋。

可惜他并没有看到那个拖着肠子的乱兵的结局——三位被庄亲王收买的御前侍卫同时出手,杀死了这个年轻的皇帝。与此同时,进攻受阻的乱军也在内应的帮助下打开了一个缺口,一拥而上……

等到机警的大清朝第一贤王拨乱反正,将受蒙蔽的三大营其余部队控制住,同时进军勤王的时候,避暑山庄已经陷落了足足十个时辰。

好在避暑山庄够大,乱军无法全部围住,只能重点进攻,因而行宫中还是有不少贵人逃了出来。

嗯,明明有不少侍卫护卫着皇后、贵妃和阿哥等先走,后来却无论如何搜索不到其中一部分人的踪影……

等到这次的事情尘埃落定,已经到了十月份。该定罪的定罪,还要给大行皇帝治丧,至于继位者,自然是有大清第一贤王之称的和亲王弘昼——侍卫们并几个小阿哥的尸体先后被发现,庄亲王又是此事的主谋,因而圣祖一系有资格继位的就只有弘昼和六岁的弘瞻。

八月二十三日和亲王承嗣帝位,定了年号宣统,布告中外详述大行皇帝死因,安抚天下。随后又连下诏谕,尊母妃耿氏为皇太后,册立嫡福晋吴扎库氏为皇后,侧福晋章佳氏为贵妃,另一位侧福晋陈佳氏却被打入冷宫。

宣统又颁恩诏于宣统元年开科考试,并大赦天下。直到九月初八过了三七,宣统命将乾隆——其实已经尸骨不全——梓宫安奉雍和宫,择吉日再入泰陵殓葬。到雍和宫辞柩之后,轰轰烈烈的丧事便告已结束,于是紫禁城内外撤去白幡,一色换上黄纱宫灯。

宣统皇帝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代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整顿旗务,裁撤无用的绿营汉军,不断编练旗人新军,又推行计划生育。先后评定苗疆,西藏之乱,又进军大小金川、缅甸、越南、朝鲜和日本,威加四海,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

但与此同时,连年征战,旗营折损严重,土地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成风,宣统又大力任用旗人,压迫汉员,屡兴大狱,留下后患。且他屡次选拔汉女充实后宫,又复建夷宫词故事,逼迫两宫皇太后……在位十年,竟然未能留下子嗣。

宣统死后,由弘瞻继位,此时旗人人丁凋零,军事上不得不倚重汉军旗,偏偏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加上弘瞻素有龙阳之好,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多有失政,国势逐渐江河日下,大清竟然历三年而亡。

——大清丰庆三年,直隶总督白沉香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国号大姬,是为姬太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