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没时间了快上车 > 第三十四章 不要怂就是干(六)

没时间了快上车 第三十四章 不要怂就是干(六)

作者:我爱叉姬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1:31 来源:笔趣阁

这门绝世神(法)功(术)一出手,首先被震撼的就是赵昆麾下的隋军。

“真天路也!”作为先头部队打第一阵的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长大了嘴巴,半晌才赞叹出来。

而其他隋军的表现也高不到哪里去,见到一座冰组成的山坡从河面拔地而起一直向着远方的黎阳城快速延伸,本来就相当乱的隋军军阵这下更是乱七八糟的。最后还是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的军官们反应比较快,回过神来以后就开始整队。折腾了大半个时辰,隋军的前军才沿着正在扩张的冰路向着黎阳城墙走过去。

隋军这边闹出来这么大的动静,要说瓦岗军不知道,那就是真的了。实际上,瓦岗的斥候洒出来的相当多,为瓦岗军侦查着这片区域。

冷兵器时代守城,也很少有死守城池这一说的,想守住城池必须要打野战,不然可不仅仅是把主动权拱手让人的问题,从战略到士气,都会很被动。除非犯二或者迫不得已,很少有坐困愁城,任敌来攻的。

也许是隋军一路走一路平叛同时玩命搜刮粮饷给了瓦岗方面一些错觉,在得到隋军大军开始在南线大举攻城掠地的消息之前,李密仍旧觉得没必要改变计划。在他看来,隋军有了一些粮草,但是大概并不多,不然他们也不必每到一地就大肆抄掠,从那些被打为反贼人家弄到粮食和银钱。无论如何,他们也没办法和先后拿下了洛口仓等地的瓦岗相比。

况且,以宇文化及表现出来的高傲和自信,假如隋军有了一定的军粮,那他们就应该放手攻打瓦岗这个所有反叛势力里面威势最大、粮食最多的,来个因粮于敌。

退一步说,就算对方粮饷无忧,可骁果思归,军心不稳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也不可能长期和瓦岗对峙。只要看宇文化及一路打过来,从没在任何城池留下这些来自关中的精锐就知道了——他怕是不得不西进。也正是因为如此,随着宇文化及的离开,他的后方又开始跳出来各种不知死活的反贼了。

虽然宇文化及之前杀了一茬,杀的人人胆寒。可架不住有别的势力暗中出手,有些人鼠目寸光。再加上隋军没有把江南等地都清扫一遍,随着宇文化及帅军西归,留守隋军的主力龟缩在大的城池里的场面似乎很快会再次来临。

不过,江南乱象起不起来和如今的李密毫无关系。当斥候报告他们所见的时候,他觉得完全是无稽之谈,差点下令把他们打出去。只是,冰路形成的速度不慢,隋军进军的速度也不慢,很快,城头的守军也向李密报告了这一情况,让他大惊失色。

等到李密亲自上了城头,远远的看到那座冰路之后,终于变色。

“这、这、这,宇文化及到底是怎么搞出这一出的?我军固守城池还有什么用?”李密来回走个不停,脸上的血色肉眼可见的消散了不少,哪里还有当初指挥若定的气度?

宇文化及指挥下的骁果,战力天下第一几乎快成了公认的。毕竟这是大隋王朝的禁卫,训练有素,不少部队更是久经战阵,精锐程度可以比瓦岗老营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宇文化及组建的那只身披白袍的骑兵,很难让人不把他们和八十九年前的那只“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军队联系起来。

偏偏,黎阳的瓦岗军队刚刚调走了一批,由徐世勣、王伯当等人带领,南下支援。

别看宇文化及只有步骑两万,而瓦岗号称动用三十万大军征讨宇文化及,但实际上两边的兵力对不可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宇文化及那两万人,可是实打实的两万战兵——多方面反馈,从瓦岗安插的棋子、和瓦岗有来往的隋臣等等一直到某些反宇文化及实力给他的信息都是如此。而且宇文化及一向也懒得去夸耀自己的兵力。

然而,这年头大部分军事行动,动用个七八万人就能号称十万,军事欺诈的时候千八百人就敢号称十万大军也是常态,李密自然也不例外。

何况像这种贼寇出身的“义军”他们的大军标准要比那些原本是隋军的割据势力低不少。

通常,他们的人数是把裹挟的平民、老弱病残和家眷都算上的。某某人“举义”以后,一说聚众多少多少万,势力多少多少人,算的都不是纯粹的兵马,而是这种人头。当然,按隋军的算法或者政府的记录,反贼就是反贼,不管男女老幼,聚众作乱就是聚众作乱,按人头算功的话肯定都算——要不怎么会有杀良冒功的空间呢?

隋军那边也有这种情况,在凑整的时候,会把杂兵、民夫等等都算作兵力。这个算法下,手里有个七八万人就可以号称十万大军了,不过能打的还是那些久经战阵的府兵。因此两军交战,无论是隋军平叛之战还是“义军”交战,经常上千精锐就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比如仓城之战的时候,王世充打李密,按照双方的说法,两边得是累计几十万人交兵,然后李密以一千多精锐对抗从洛水上过来的王世充全部人马,居然只是节节败退。洛口城下一战,又来了几百精锐,就把王世充打的全线溃败,狼狈逃窜,在洛水淹死了上万人。

张须陀在大海寺,也是被一千多瓦岗轻骑伏兵打的军队四散溃败,再也组织不起来。在本来的历史线上,辅公佑打李子通,也是两千多“上募”(杜伏威组建的精锐部队)就打退了李子通的数万主力,杜伏威义子王雄更是用几百人偷袭,打的对方几万大军溃散,全部散了个干净。

出现这种情况,一个是核心部队少,一个是部队组织度低,实际能作战的部队并没有说的那么多的结果。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就开始走上了府兵制路线。到了隋文帝时期,府兵制得到了健全,彻底的兵农合一。没错,就是兵农合一而不是兵农分离。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是这个年代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也是军队主力和骨干。

能比府兵更加专业的,就是朝廷的禁卫,将领的亲军,以及大门阀偷偷畜养的私兵,这些都是脱产军人,后者被抓到了更是一个大罪——私畜死士。

隋军的作战模式是一般的战争就近出动靠近冲突处的府兵,如平叛江南与岭南时,出动的荆州一带的府兵,反击突厥时,出动的是关中陇右的府兵,如果是大规模敌军入侵,则是由京城附近的番上部队(各地府兵轮流到京师当守卫),左右卫的大军出击迎战。同时开始征发各地的府兵,由鹰扬郎将带领,到指定地方集结,由所在的十二卫的大将军再来派人指挥。鹰扬郎将起的主要是平时的训练,管理的职责,战时的指挥一般是由十二卫的职业将军来负责。

此外郡司马或者都尉管理的州郡兵,不在府兵的序列,这些部队也不是为了大规模野战而编组训练的,主要是为了维持平时的地方治安。但到了隋末天下大乱时,府兵制度崩坏,基本上没办法再征召府兵,这些州郡兵开始成为平叛的主力。比如名将张须陀一开始身为齐郡郡丞,靠的是州郡兵来平叛的,直到后面身为河南道黜置大使后,才能指挥正规的野战府兵平叛。

就瓦岗目前的情况来说,能打,而且能跟宇文化及的骁果打的,大概只有老营的核心部队。也就是隋军眼里的积年老匪,贼寇中的骨干。瓦岗军这号称出来的三十万大军,拉到平地上去打,如果老营被击溃,说不得这三十万人转瞬就散得干干净净了。

说到底,虽然大乱了这么多年,见过血的部队不少,可是那些真正打过大仗的,又称得上精锐的还得数原本的府兵。奈何从三征高句丽开始,损失的太多。杨广时期,又屡次征召(早期皇帝派大将平判,都是带的府兵),偏偏那些老于战阵的府兵消耗之后得不到补充。到了后期,混乱的局面之下更是征发不了府兵,各地都是以州郡兵自保。

义军和义军打,很多时候规模虽然很大,也脱不开土匪乱斗的模式。很多在平乱过程中领着州郡兵割据一方的,包括王世充这个就任东都留守的时候府兵制已经崩坏的枭雄(他的起家部队是在淮南招募的新军),其主力部队的经验也就是来自于对“义军”的镇压,可能杀的人不少,但从训练程度到正规野战的经验就呵呵了。

因此战力强势与否,除了看兵力多少,还要看精锐与否,特别是有多少打过仗的府兵部队或是被转化进军队的府兵。因此握有隋军驻扎边疆对抗突厥的府兵,又收编了大批长安番上部队的李唐,被有识之士看好也是很正常的。

偏偏,李密的军队要对抗的,是少数几个握有成建制隋军精锐野战部队势力之一的宇文化及。而瓦岗这三十万大军,一开始就分别驻扎在卫州城、黎阳城和两者之间的童山上,互为掎角之势,现在又调走了几万人南下……

————————————

闹哄哄的声音逐渐接近黎阳城头,隋军号角的呜咽声、大鼓的敲击声渐渐响起。李密也想派人出去阻截,奈何这条逐渐升高的冰路两侧是光滑而垂直的,瓦岗军也只能汇聚在城头准备迎战。

所幸这条冰路的宽度不能算长,只有区区十几丈宽,瓦岗军干脆在冰路即将延伸过来的位置囤积重兵,准备迎战。

宽阔的正面,最前方就是宇文成部,他率领的是本部两千多人,用最精锐的步兵作为刀锋,踏着鼓号,顺着冰路前进。随着他们走完了上坡路程,开始进入下坡的冲刺阶段——这条路的最高点足有三十丈高,成了隋军居高临下的局面。

没过一会儿,对面瓦岗军的嚷嚷声已经越来越近了,似乎对面有人在军中鼓动士气,一阵阵的呐喊像声浪一般从远处奔涌过来。宇文成都笑了笑,拉下了面甲,带着亲军站回来了步兵队列之中。

这个时候,瓦岗的旗帜仿佛尽在眼前了。而且空气中响起了“飕飕”的声音,隋军埋着脑袋,举着盾继续前进,他们身上也都着了铁甲,但就怕倒霉被射/在脸上。

不过随着四下里清脆的响声在沉重的脚步声中传来,惨叫声也随之响起。

众人只顾列队走路,谁也没用弓箭还击。

忽然之间空中一枝胳膊粗的弩炮飞来,惨叫声来开始多了起来。

宇文成都转头看了一眼,看到了后面的隋军旗帜正缓缓跟来,更多的则是粗大的箭矢从后方飞向瓦岗军方向。居高临下的隋军,特别是上来的白袍军,很快以弓箭压制了前方的瓦岗军。他于是大喝道:“加快脚步,谁要是临阵后退,休怪本将军翻脸不认人!”

二十排纵深的隋军方阵很快开始向前进攻。两军相距不足五十步,下面箭如雨下,前排时不时有人受伤或者死亡,但隋军重步兵前锋的攻势丝毫没有减弱。前面三排后面已经准备好了弓弩,正待靠近了一轮震慑瓦岗军。

就在这时,宇文成都忽然感到脑袋上微微一重,片刻便听得“叮叮当当”一阵箭簇撞击在铁盔上的声音。

“祖宗的!”他破口大骂,然后一阵大喊:“放箭!”顿时噼里啪啦一阵弦响,城头上的人连滚带爬乱作一团。

宇文成都趁势领兵追杀上去,只见前方拿着长枪的密集方阵也涌了上来。

“杀!”宇文成都提着凤翅镏金镋——这玩意是宇文承基塞给他的,说是天宝大将军就应该用这玩意,不过用着也确实好用,仿佛有种奇特的力量帮助他一般——就身先士卒冲了上去。他一手抓住一枝刺来的长枪,身体猛冲,单手挥起武器横扫,凤翅镏金镋带着劲风势不可挡。前面的瓦岗军顿时倒了一排。

后面的隋军士卒见状,纷纷猛冲上去增援前方的猛将。连衣服都不齐的瓦岗军对上全副披甲隋军,很多时候长枪都刺不投胸甲,而周军将士提着刀剑靠近后就一顿猛劈,惨叫在四下响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