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旧书大亨 > 第三百九十章.真品VS赝品

旧书大亨 第三百九十章.真品VS赝品

作者:镔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1:57 来源:笔趣阁

既然一大波人都期待着丁七爷拿出自己的藏品来鉴定,林逸也就随波逐流,跟着一起沾个眼缘了。

本来像这样的大型活动,保安措施各方面是很严密的,那些已经展出的藏品自不必说,不是锁在玻璃展柜,就是悬挂在红外线报警器防守的地方,至于丁七爷所谓的藏品,则是放在随从抱着的盒子里,盒子是细长的长方形,是那种典型放置卷轴字画的画盒。

丁七爷很有气魄,只是拍拍手,那捧着画盒的随从上前,七爷便从中拿出来一幅卷轴,在展示台上将画轴铺展了开来。

林逸抬头一看,却是张大千的《碧池红荷》---不过奇怪的却是,林逸并未从这幅绝世名画中闻到一丝一毫的墨香气息。

怎么会呢?林逸忍不住揩了揩鼻子。黄蓉却是注意到了他的小动作,问他:“怎么了?”

林逸就说:“没事儿,鼻子痒痒。”

黄蓉哼了一声说:“我不信。”

再看现场---

“呀,《碧池红荷》?”朱梓君初看到这话,便感叹道,“如果是真品,这可是国宝级的字画啊。”

丁七爷哈哈一笑,“世侄好眼力,这幅画作的确是张大千的《碧池红荷》。”说着,他便回头看了朱梓君一眼,再转过头来,对纳兰珠,詹院长等人介绍起来,言语间颇有些卖弄的意思。

“众所周知,张大千极爱荷花,养荷、观荷、画荷,成为张大千创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曾说过:‘画荷,最易也最难。易者是容易入手,难者是难得神韵。’在他眼里,美人也是如此,皮相容易,气韵难得。然而张大千有位女弟子冯碧池,不仅姿容秀美,且随恩师学画多年,气质脱俗,所作荷花画颇具张大千风骨,因此深受大千赏识。”

“他之所以偏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还在于‘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他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2011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所作《嘉藕图》更是拍出了1.91亿港元的天价。”

“这幅《碧池红荷》,就是张大千晚年所作赠与女弟子冯碧池的佳作。大师不仅在83岁高龄之际耗费心力创作此画,并且亲自带到香港,送到冯碧池手中。其中暗含女弟子名讳谐音,巧妙至极,此中情意不言而喻;娉婷荷花仿若美人的化身,于徐徐清风、簌簌荷叶中暗香浮动,意境深远。”

“该作品从构图、色彩到笔法,都与2011年香港佳士得4742万元拍出的《泼彩钩金红莲》甚为接近,区别是尺寸小两平尺,也少了一抹钩金。然而,受画人冯碧池被誉为香港‘全才女画家’,名气颇大,是个不错的加分点,同例可见2011年朵云轩拍出8050万元的齐白石《高立千年》,一大加分点就是此画是为名人显宦所作,故而最终超过此前拍卖行同类题材的作品;加上冯碧池本人气质清丽脱俗,而钩金妖冶,想来也不相符,所以才未曾添加。”

“如今红颜已逝,只留这幅《碧池红荷》记录着当年的风华正茂、情愫芊芊。那一荷一叶无一不是美人的风骨,诉说着大师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对这份红尘情缘的珍重与怀念。我们仰望大师的项背而不得,也只能在此一睹如此佳作,追逐大师那一份情怀,在无限遐想里平添一分叹惋。”

……

这次来参加“书林大会”的,大部分都是胸中多少有点墨水的读书人,另外就是那些热衷于文学艺术,喜欢附庸风雅的商贾。他们毕竟见识有限,又哪里真正懂得什么画道,丁七爷这一番话说下来,确实是把他们震住了。再加上丁七爷四大藏家的的高贵身份,所以当他刚说完,周围众人便齐声抚掌赞叹起来。朱梓君和詹院长也跟着鼓掌称赞,至于纳兰珠,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看起来仿佛对丁七爷的话不是很感兴趣的样子,微笑也只是出于礼貌。

林逸旁边的老曹双眼刷刷冒光,嘴角冒沫,满脸敬佩,手掌都快拍肿了;对于他来说,眼前这帮人可都是藏界的大明星,是自己祈望而不可至的高度,全都是奋斗目标和努力的偶像。

黄蓉呢,虽然戴着口罩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但林逸可以肯定,绝对是小嘴一撇,不屑一顾。

鼓和了一阵之后,丁七爷便按照事先约定,非常大度地再次邀请詹院长给他做鉴定。詹院长看了看画之后,摇了摇头,指了指朱梓君。丁七爷便顺水推舟地让这位关系不错的世侄来鉴定。

其实,在丁七爷看来,这幅画肯定是真品,因为他已经请了好几个大学的教授看了这话,全都说是真品,所以他心里已经确信这是真品。所谓找朱梓君来鉴定,只不过是找个由头让他在纳兰珠面前表现一下,如果这位世侄能够靠着鉴定功力引得纳兰小姐青睐,以后成双成对,对他丁七爷也有莫大的好处。

朱梓君等这个机会好久了,毕竟在这样的书林大会上,能人辈出,藏龙卧虎,像他这样一个世家子弟想要出风头必须要找到合适的机会,而眼前的这个机会就是最好的。

所以朱梓君谦虚了一番之后,便不再推让,而是拿着放大镜开始煞有介事地看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他的表情是有些不经意的,因为他也以为丁七爷这么精明的人,在买这么贵的画之前,必定是找人鉴定过的,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纰漏。但是仔细看了一阵之后,他的脸色便变得有些凝重,眉头也皱了起来。

再仔细看了许久之后,朱梓君站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七爷,这幅画怕是赝品。”

林逸听到这话的时候,眉头微微一皱,“看不出这个朱公子还真有几分眼里。”

林逸再看看詹院长,当他听到朱梓君这么说的时候,也带着笑意地点了点头,看来是同意朱梓君的话。

而丁七爷听到他这么一说,虽然眼神里有一丝惊讶,却很有大将风范,不动声色,笑问道:“梓君,怎么会呢?那些教授都说,这幅画的用笔,用墨习惯,作画时的节奏韵律,印章,落款,画风,落笔全都是十足十的张大千,怎么会是赝品?”

“确实,这幅画墨法用得妙,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是湿笔用得妙,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完美地表现出荷花枝蔓的缭绕与深度。在技巧上,或细笔勾勒,或粗线勾斫,有处运笔酣畅流利,有处又是方拙之笔,笔情恣肆,潇洒奔放。”

说到这里,朱梓君不禁击节赞赏道,“无论是用笔,还是造境,这画都几乎与真迹无异。与张大千齐名的白石老人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而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这幅画上。倘若不是仿者临摹之心太重,笔力略欠厚重,线条也略过光滑的话,我也差一点就要看不出来了。”

朱梓君自顾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大通,把丁七爷给听得头晕脑胀,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淡定地扭头笑问詹院长,“詹院长,你以为如何?”

詹院长略点了点头,笑而不语。

这下丁七爷才有些动容了,叹息一声道,“惭愧啊,我虽被称为金陵四大藏家,却还是眼拙,花大钱买了一个赝品,说出去还不被人耻笑---这幅画要它何用,不如一把火烧了倒好。”

不愧是大藏家,虽然打眼,却依旧霸气十足,上千万的东西说烧就烧。

看到丁七爷要一把火烧掉这幅赝品,朱梓君便笑着宽慰道:“七爷,你不用太过着急,这幅画虽然是赝品,但是却也不是一文不值。”

“哦,怎么说?”丁七爷睁大眼睛,问道。

“照我看,这幅画虽然是赝品,但是这么多年来,能够将张大千的画仿得如此地步,几近以假乱真的地步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女徒弟---冯碧池。”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大有峰回路转的意思。

朱梓君很是享受作为众人焦点的感觉,他看了一眼四周,笑了一下,紧接着又得意地说道,“冯碧池一生最喜欢的画家就是师傅张大千。而她早年的艺术生涯,也是以临摹,仿造为主,其中以恩师张大千的画为最多。冯碧池不但对张大千的画风学得十足十,而且对张大千一生中用了多少枚印章,哪一枚印章用于某年的作品中,其中某一枚印章又在哪一年跌损过,上面有什么样的残缺,都做有详细记载。因此,她摹仿出的假画,在很早的时候,就曾经蒙骗许多收藏家,将她的伪作当作真迹收藏,以致不少鉴定家在她面前也大跌眼镜。何况这幅画本来就是张大千送给她的,日夜揣摩,临摹至此,就更情有可原了。”

听到这里,丁七爷的神情略解,虽然不是一代大师张大千,是他女徒弟的作品,也算不错,“哦,这么说,这幅画乃是出自冯碧池的手笔?”

“应该是这样的。”朱梓君自信地点点头,说道。

周围众人虽然不太懂,怎么这幅画一下子从张大千的作品就变成了他女徒弟的作品,男变女,这“变性”也太快了吧。但是看戏不拆台,既然坏事儿变好事儿,大家伙也就跟着附和,“好啊,好啊!”“不错啊,不错啊!”“真惊险,原来还是一件宝贝。”

……

就在场面稍微缓和的时候,林逸突然听到“哧”的一声轻蔑的笑声,然后我就看到在场所有人都把目光朝着他这边看来,林逸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这声笑声,竟然是黄蓉发出来的。

看起来这丫头唯恐天下不乱,所以才会故意发出这轻蔑的笑声。

看着吸引了众人目光,貌似还得意洋洋的黄蓉,林逸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烫,心说:“惨了,丫头,这次我要被你害死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