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旧书大亨 > 第六百四十二章,疯狂淘

旧书大亨 第六百四十二章,疯狂淘

作者:镔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1:57 来源:笔趣阁

林逸在这家伊藤旧书店仔细查看,只见满满书架上面,几乎都是品相很不错的和刻本。

再看上面标注的价格,大多在三千到四千日元左右,按照人民币计算大约在180元到240元之间,价格绝对称得上低廉。比如说一套和刻本《陆放翁诗集》,日本明治时期出版发行,距今差不多上百年,一套六本,总计才280元,搁到国内,像这样品相的最少上千一套。

毫不迟疑地,林逸先把这套书收入囊中,毕竟是刻本,并且是诗集一类的最受淘书者欢迎。

紧接着,林逸继续搜索,很快他就又在书架上发现一套《苏东坡诗词集》,一套八本,看出版社以及发行年代,竟然和刚才那套《陆放翁诗集》是同时期发行出版的,看起来属于系列书,也不知道为何没放在一起。再看标价,只不过比上一套多出了五十元,划算成人民币大约330元。林逸毫不客气,再次抓在手里。

林逸淘书经验丰富,目光如炬,短短几分钟内,已经搜索到了三十几本书,拿不下了,就让海棠帮忙找了个硬纸筐,类似超市那种,在这里不使用塑料袋之类的,为了环保。因此在日本很多商场,你难觅塑料之踪影,很多袋子都是纸质的,方便回收和重新利用。

想想也是,日本作为一个各种物资贫乏的国家,在节约方面和废品重新利用方面绝对是做到了极致,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在书店中淘书的人很多,不过大多数都是一些喜欢闲情逸致偶尔买点书玩玩的游客,像林逸这般买大白菜般疯狂采购的却是很少。

差不多又过了十几分钟,再看林逸旁边地下,已经非常拥挤地堆着五六个大纸筐,那些书差不多已经有三四百本了。

林逸这种疯狂采购的姿势,引起了这家旧书店老板的注意。之前林逸有过和他交谈,不过书店老板伊藤先生也只是把他当成了普通的中国游客,直到这时候才知道,这位是位大主顾。

伊藤老板顾不得亲自给顾客计算价格负责收银了,他让店内的一名女职员一个人先应付着,自己则非常热情地走到林逸跟前,亲切地鞠躬,操着半生不熟的日语询问:“先生,这些书都是您选购的吗?”

要先问清楚了,免得出错。上一次伊藤先生也是见有位先生挑了一筐子的旧书,最后却一本没买。

林逸看着这个留着小平头显得很木讷的日本人,脸上丝毫没有日本鬼子那种讨厌人的戾气---主要是看抗日剧太多,里面的日本人几乎全都穷凶极恶,要么就是那种动作爱情片中,日本男人基本各个猥琐。

第一感觉很不错,林逸就朝这日本老板点点头说:“是的,这些书都是我挑选的,多了一点---还望你等会儿打个折。”

在林逸看来,自己这种大主顾又买了这么多书,按照在国内购书的经验,店老板一定会一口应诺,等会儿怎么怎么地给你优惠,可是这个日本老板却很古板。

只见这伊藤先生又是一鞠躬,仿佛做错了什么事儿似的,说:“真是对不起,先生!这些旧书的定价都是最低的,没有折扣。如果你觉得价格方面有些昂贵,可以不必购买,我们会负责把它们重新放回去的。”

死脑筋啊。

林逸愣了一下,看起来国情不一样,做生意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日本人做生意太较真了。实际上林逸刚才那也是随口一问,没想到这日本人一点都不圆滑,说话也太直白了,不买放回去,那我这岂不是白挑半天了么。

见林逸沉吟不语,那伊藤先生就又是双手搭在膝盖上,朝着林逸一鞠躬,说道:“真是对不起,先生。不是我们不愿意做您的生意,主要是这些书都是我从日本大坂,东京各地收来的,收购的价格比较高……似的,所以才不能给您优惠。”

林逸原本对于打不打折很不介意,可是见这日本老板如此有趣,就故意逗他,装作有些生气地说:“老板,我知道你这些旧书有进价管着,可是你要清楚地知道,这些旧书大多数都是汉文旧书,如今在日本估计没什么人会购买这种看不懂的书籍。要不然,你这旧书店也不会靠招揽中国游客为主……”说完林逸还故意看了看店内那些用汉字写的招牌。

伊藤老板听林逸这么说,就又是地头道歉:“你说的很对。是的,我们小店的顾客大多数都是中国游客,这些刻本古书也只有熟悉汉字的中国人能够看懂,但是……还是对不起,价格方面我真的无能为力。”

见这日本老板道了歉又道歉,林逸都快笑出声来,努力板着脸,用很不满意的语气说道:“哎,那就算了---这些书是我辛辛苦苦挑出来的,既然你不肯优惠,那我只能按照你标出的价格购买了。”

伊藤先生吓了一跳,听前半句还以为林逸决定放弃购买,没想到后面又说愿意以书店表明的价格购买,他放下心来。

说实话,最近生意不好做,伊藤先生的这家书店也就这段时间有些生意,还都是中国五一期间过来的游客。如今中国的五一节日过去,游客减少,伊藤先生就不得不使出各种办法来招揽顾客。

像林逸这样,一买就是上百本的大主顾却是很少的。伊藤粗略计算,如果这些书全部卖出去,至少它可以赚取半个月的房租。

因此,当林逸告诉他愿意把这些书全部买下之后,他立马鞠躬嘴里大声说着“私利马赛”,一边亲自动手要帮林逸把那些书打包。

林逸阻止他道:“先别忙,我还想再挑一些……不过……”扫视了一眼书店里面的书,“这里的我看得差不多了,你有没有库房之类的……”

林逸按照习惯,知道那些买卖旧书的,大抵都会有一些库存,甚至还有一些压箱底的珍本,一般不轻易拿出来示人。

果然,林逸这番话一听就是行家,那伊藤先生忍不住高看他一眼,说道:“先生您看起来经常买书……没错,我库房里面是有一些其它版本的旧书,不过没怎么整理,里面也稍微脏了一些……”

林逸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好办,我去看看,如果有看中的,定会高价收购,如果没有相中的,就算是叨饶老板你了。”

伊藤听林逸这么说,就想了一想,看在即将做成的这一大笔生意上,他决定了,“那么好吧,先生,我可以带你去看看……不过地方脏了点,这位小姐……”说着就看了一眼海棠。

林逸也知道淘旧书是一件脏活,尤其那些旧书库房,很多都是灰尘扑扑的,所以就对海棠说:“你留在这里吧,我去看看。”

蜜月期间,海棠就像是个小女人般,听林逸这么说,就不多说什么,只道快去快回。

……

林逸跟随那伊藤先生,离开了他这家旧书店,朝着后面一个偏僻的地方步行走去。

这也是开旧书店的习惯,大多数旧书店都喜欢把库房旧书安置在旧书店附近,一来容易补货,二来也方便打理。

伊藤领路,时不时地回头对林逸说:“先生,请小心。这地方乱了一些,有些建筑正在拆迁,有很多工业废料。”

林逸看了看那被打理的非常整齐的工业废料,相比之下,国内那些随便堆成山的砖块碎石,环境保护方面的差异立马就显现出来。

林逸不是愤青,也不是哈日哈韩一族,但在环境保护方面,以及能源节约利用方面,国内所做的真的很不足。细微见着,很多时候,细节就能体现出来你在这方面做得够不够。

踩着地上的落叶,很快林逸就跟随伊藤先生来到附近一个似乎破旧一点的一片木屋处。

看看周边的环境,林逸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宫崎骏拍摄的那部动画片《借东西的小人》,虽然走得不远,却像是已经离开了喧闹的都市,远离尘嚣,周围是日本常见的树木,以及埋过膝盖的灌木丛,一阵风吹来,枝叶起伏,周围发出沙沙声,还有鸟儿啾啾叫声,恬静的犹如一幅油画。

见林逸望着周围发呆,伊藤先生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很对不起,这里偏僻了一些---没办法,书店其他地方房租太贵,也只有这里因为拆迁的缘故,基本上没人居住,租金也十分低廉。”

林逸知道对方误会了,就笑着说:“我是被这里周围的风景迷住了---仙台真的是个好地方,怪不得鲁迅先生当年愿意在这里留学。”

听林逸提起鲁迅,伊藤先生就立马来了兴趣,说道:“说起鲁迅先生,我可是很崇拜他的---尤其我的祖父,还跟鲁迅先生有过交往。”

林逸一怔,“当真?”

原以为他店内挂着的那些关于鲁迅的宣传图片都是为了招揽生意。

“是的。我说的都是真的。听我祖父说,当年鲁迅先生很喜欢在我们的旧书店买书,他买书不像其他人,从不赊账。只是有一次,他看中一本关于解剖学的旧书,可惜没带太多的钱,于是祖父告诉他可以下一次再来补上。鲁迅当即表示了感谢,就非常高兴地带着那本书离开了。但是过了很长时间,他再没关顾我们书店。然后我祖父听说很多来仙台学医的中国学生,都陆续回国了,猜测他也一定是回去了。因此祖父还对父亲唠叨,不应该把那本书赊给他的,那本书进价真的很贵。可是三天后,鲁迅先生却突然出现在店里,并且掏出钱来,把欠下的书款给补上。后来我祖父才知道,那天正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离开仙台的日子,为了偿还书款,他把自己最珍爱的一块怀表都给卖了。”

伊藤先生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对于此事,祖父一直都很后悔。他觉得自己对一个人的信任还很不足。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至少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客人。再后来,祖父去世了,鲁迅先生成了中国的大文豪,世界闻名;我父亲就继承家业,继续经营这家旧书店,开始有目标地收藏关于鲁迅先生的一切书籍,很多他在中国,在日本以及在其他国家出版的着作,都有收藏,比如鲁迅先生的第一本书《呐喊》,我们家就收藏了不下三十个版本,他的《彷徨》也有二十八个版本,还有他的杂文集,版本更是多得数不胜数;除此之外,父亲还把我们书店与鲁迅先生的点点滴滴写成了故事,传承先来。老人家时常告诉我们,也许我们这家书店这一辈子最能够值得骄傲的,就是关于和鲁迅先生的交际。”

听着伊藤先生微微道来,他们家族和鲁迅先生的故事,林逸有一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鲁迅在国内被炒得很热,尤其在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被伟人推至文学神坛。以至于林逸从上学开始,最熟悉的中国作家就是鲁迅,耳闻能详的也是关于鲁迅的各种作品,什么《孔乙己》,《社戏》,《故乡》,以及《与百草园》等等。

对于林逸来说,这些课文都是拗口而又有趣的,他喜欢模仿鲁迅的笔法,有时候还自己编写一些词汇,用一些感觉很深沉的长句子在每周的作文作业中;每次这样,都会得到老师精辟的批语---狗屁不通。

再后来,毕了业,林逸所背诵过的课文中依旧是鲁迅的最多印象最深,以至于暗地里有了鲁迅情节。

像林逸这样有鲁迅情节的人很多,因此在旧书收藏方面,凡是关于鲁迅的作品,只要是版本好的,就会有和多人争先抢购收藏。比如说鲁迅全集的甲种本和乙种本,如今好的一套甚至好几万。

只是让林逸想不到的是,在这大老远的日本,竟然也有人有这种特殊的“鲁迅情节”,听这位伊藤先生的意思,他们家族竟然把收藏鲁迅作品当成了一项事业来做---就不知道他们收藏的版本到底有多少,是否真的很珍贵。

林逸,真的很好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