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四十二章.《射雕三部曲》

旧书大亨 第二百四十二章.《射雕三部曲》

作者:镔铁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1:57 来源:笔趣阁

只见那个旧书摊是卖文-革书籍为主,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红宝书,有**语录,**诗词,**重要讲话等,看上去密密麻麻一片红。

而在这些红宝书的旁边,则摆放着一些旧书,其中主要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书,还有几沓子小人书。

此刻,那个旧书摊老板正在舞动着双截棍,虎虎生风,看模样倒像是出来摆场子表演功夫的武林高手。

啪嗒,收棍,摊主深吐一口气,林逸这才看清楚他样貌,三十七八岁,头发稀疏,瘦脸,尖下巴,看起来很有精神头。大冬天的,此人也不嫌冷,竟然穿着一身秋天的衣服,看起来体格健壮。林逸很是佩服这样的人,他最怕冷了,往往到了冬天夜最是难熬,所以对那些不怕冷的都有三分崇敬。

不过让林逸驻足不前留在这摊上的不是因为这位精壮摊主的双截棍“呼呼哈嘿”舞的很棒,而是因为林逸被他书摊上的那些小人书吸引住了。

没错,林逸一向不怎么涉足小人书市场,玩旧书这么久,也只是在香港买过几套小人物,连环图,以后就没再买。

对于林逸来说,小人书的水太深,知识储量也太大,所以道行不深,最好还是不要涉足为好。

作为林逸的老朋友,老郭郭子兴是玩小人书连环画的老手,玩了差不多十几年,他对林逸说过一句话,林逸至今记在心里,“凡是玩连环画的,其实都是从这个藏家转到另外一个藏家手里。连环画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对于那些不玩的人来说,不值钱;对于那些喜欢的人来说,是天价。可是现在的状况是,收藏连环画的人越来越少,迟早一天没多少人玩的时候,这个品种就没落了。”

当然,这可能是老郭在杞人忧天,但是林逸却看到了连环画市场的兴盛与疲软。任何东西只要经历了炒作,就都会经历这两个过程,那么,连环画的兴盛期已经过了,熊市即将降临,所以现在绝对不是玩连环画的时候。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观念,林逸才会对很多书摊上的小人书不屑一顾,可是这次,林逸却真的看上了那几沓小人书,因为那小人书的题材他太喜欢了,分别是《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

没错,眼前的几沓小人书基本上都是金庸大师的武侠名著,而这些也都是林逸童年时的记忆。

很早以前,小人书普遍于家家户户,老少皆宜,人人爱看。出租小人书便成了一种行业,分做固定与流动两种。固定的是小人书铺,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铺外悬挂着纸板,花花绿绿贴满小人书的封面,招揽人看;铺内不过用砖块架几条长长的木板,有时坐满大小孩子乃至成人,各看各的,埋头瞪目,心迷而神往。流动的则是一辆手推式租书车,每至夜幕下垂,书贩便推着满满一车小人书,沿街吆喝,呼唤看客。逢到人来,就把车子推到路灯下,以便人们借着灯光挑书。男女老少各抓一本在手,看完便与旁人交换。实际上这就是那个时代“手中的电视”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电视席卷中国。它以其快捷新颖、有声有色、瞬息万变、充满娱乐和无穷创造的优势,对原有的大众文化以巨大冲击。连环画的消闲性、娱乐性、普及性、知识性等优点都无法与电视比拟。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小人书又受到日本漫画的冲击,看这种小人书的人就更少了,孩子们开始津津有味地看剧情激烈的《圣斗士星矢》,看热血沸腾的《七龙珠》,看想象力丰富还有点小色的《乱马1/2》,没人再去看《霍元甲》,《陈真》,以及老掉牙的《燕子李三》了。

林逸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恰好赶上了小人书出租的末班车,不过他的爱好和别人不同,不太喜欢看那些日本漫画---也许是小时候就很不喜欢日本鬼子的缘故,对日本人的东西有一种排斥,所以他在小人书出租摊上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武侠连环画,而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就是他的最爱。

连环画《射雕英雄传》,1985年浙江美术出版,一套12本,从《江南七怪》开始,一直到《天降神兵》结束,绘画者有汶阳、秉义、李波等,都是当年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连环画画家。因此这套书不属于那些精品套书,如今售价品相好的也才230多一点。

连环画《倚天屠龙记》,1986年湖南美术出版,一套12本,从《江南刀客》开始,一直到《宝刀屠龙》结束,绘画者有白林生、谭琳等,也都是当年一些不怎么出名的连环画画家。因此这套书也不属于那些精品套书,如今售价品相好的也才200左右。

连环画《神雕侠侣》,1990年四川美术出版,一套8本,绘画者有绪经,明阳,这两人还算是稍有名气,不过因为这时候已经是九十年代,小人书画家大多数功利主义,画出来的也大多是“跑马书”,绘画的人物简直抽象的让你不忍猝睹,但由于这套书出版数量比《射雕》和《倚天》小太多,人家是几十万几十万的印量,这套书才有两万四千本,因此成了很难收集到的珍贵淘书,品相九五品的可以卖到600---800元。

眼前这书摊上的三套小人书品相就很好,尤其难得的是都还配有盒子和袋子,等于是“原汁原味”“原装原货”,对于收藏者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林逸虽然不知专门收藏小人书的,奈何这三套书恰好都承载着他童年的记忆,因此也就特别感兴趣,蹲在旧书摊前仔细地翻看起来。

老曹也凑过来,一看是这玩意,就嘟囔:“这些都是连环画中的跑马书,有啥好看的,又不是王叔晖的《西厢记》,陈光溢的《大闹天宫》……”

林逸笑道:“没想到你还认识这两位大师。”

老曹就嘻嘻一笑,“可惜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

就在两人斗嘴的时候,就听见书摊忽然吵闹起来。却见那精壮摊主正在和一位中年男子争吵。

……

原来这摊主名字叫刘红军,平时有三大爱好,红宝书,双截棍,还有象棋,因此被大家戏称为“刘三宝”。

刘三宝收书喜欢收红宝书,高价买再高价卖,赚取差价;双截棍耍的开,活像是书贩版的李小龙;不过他最拿手的还是下象棋,棋艺高超,可以说打遍旧书摊无敌手。

至于那些中年男子则是个买书的,今天大年初一,难得有空闲出来转悠,他就带着放了寒假的儿子,在刘三宝的书摊儿上挑书。后来他们父子俩选出了几本象棋书,刘三宝要价五块钱一本,中年男子高低要给他两块钱一本。

瞅着他那抠搜的样子,刘三宝便很果断地回绝道:“这书就五块钱儿一本卖,少给一分钱,你也拿不走!”

那位中年男子见刘三宝很强势,便硬的不行,来起了软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道:“我从小就爱下象棋,是个象棋迷。儿子随我,也爱下象棋。这不今天趁大过年的,便带他到书摊儿买两本象棋方面的书。您这几本象棋书,我们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才挑出来的,您就两块钱一本,卖给我们吧!以后我这儿子要是弄个全国冠军啥的,不是也有您的一份功劳吗。”

不听这话则以,一听这话儿,刘三宝便气不打一处来,对他的劲儿就更大了。心中暗道“好大的口气呀,我在象棋方面,下了大半辈子的苦功,到现在连个县级的象棋冠军都没闹上,就你儿子这乳臭未干,刚出茅庐的小字辈儿,便想着要当全国冠军,这简直是太不自量力啦。”

想到这儿,刘三宝就有点儿生气地道:“既然你们父子俩喜欢下象棋,又相中了我这里的几本象棋书了,书价儿还谈不拢。不行,便怎么地,咱们就来个下棋定书价儿吧!”

中年男子一听刘三宝说的这话儿,便有些诧异地问道:“下棋怎么能定书价儿哪?”

刘三宝接着说道:“你们父子俩谁的棋下得好啊?选出一个来,跟我下,一局定胜负,我让你们一匹马。你们赢啦,这几本书,我一分钱儿都不要,归你们。你们输啦,就按五块钱一本儿,把我这几本书买下来,你看怎样?”

中年男子一听刘三宝要让他一匹马,脸面上便有些挂不住地道:“让一匹马干啥呀,要下咱俩就平下!”

“在书摊儿上,我从来不跟人平下。你要是还想要这几本书,便得按我说的去做!”刘三宝依旧是很强硬地道。

中年男子一瞧刘三宝如此霸道,心中就暗暗合计:“这臭卖书的也太狂了,这便叫做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让一匹马,就让一匹马!先赢了他再损他,到那时,看他咋说。”想到这儿便道:“好吧!一匹马,就一匹马,便按你讲的办!”

他们说着就找副象棋开始下了起来。不服不行啊!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没有金刚钻,揽不了这瓷器活。刚才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中年男子和刘三宝这棋坛上的老江湖一交上手,就尝到了他的厉害。不到一局,便乖乖地缴了枪。心服口服地按刘三宝讲的五块钱一本的价儿,付了款。

之后,接下来可闹腾啦,非得要让他儿子给刘三宝跪下拜师。他那胖儿子还真听话,扑通一下就给刘三宝跪了下去,抱着刘三宝的大腿哭着喊着地叫刘三宝收他做徒弟。

这下刘三宝可遭罪了,死活也不答应,瞅在别人眼里,还以为他大过年的不愿意给孩子压岁钱……

好不容易把这对“极品父子”打发走,刘三宝这才松了一口气,心说,悬啊,今天差点栽了跟头,卖那些象棋书才赚多钱,要是自己把持不住,真给那胖孩子压岁钱,那不赔死了。

刘三宝再次感叹了一下“人心险恶”,现在做人家爹妈的都快成精了。

然后他目光一转,就看见了还在不断翻看自己那三套连环画的林逸,心说刚刚送走一位成了精的,现在又要打发这个不要脸的,我们卖书容易吗,你还光看不买,在这里占着茅坑不拉屎---刘爷最烦你这种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