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抗日之铁血纵横 > 第一百六十八章走马上任

抗日之铁血纵横 第一百六十八章走马上任

作者:石板路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6:21 来源:笔趣阁

“对,根据我们知道的情况,你的父亲在去年冬天,就带着你们全家离开富昌县,西迁到了西安,具体情况以后你会清楚的。”罗主任望着柳天舒。

柳天舒在集训队的才能受到了林师长的关注,罗主任随即通过党组织对柳天舒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一调查,却让罗主任大吃一惊。

原来,柳天舒的父亲在富昌县算是有名的富豪,他家不但在阳山镇有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县城里还有两家商铺。

这还不算,柳天舒的父亲柳明宣,十多年前还到上海闯荡过,其间与一个胡姓的人交往甚秘。那人现在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军团长,其部队现在就驻在关中。

只不过二七年的冬天,柳明宣返回了山东老家,从此再没有离开。

这次也是因为日本鬼子进攻山东,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听从了那个胡姓将领的劝导,在胡军长的安排下,带着家人搬到了西安。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内幕,却是柳明宣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参加了**,******发动反革命政变时,他受命返回老家潜伏。

这次也是组织安排,利用他与胡军团长的关系,到西安开展地下工作。

只是这些,罗主任并不会向柳天舒透露。

像柳明宣这样级别的潜伏人员,如果不是罗主任派人调查,也不会知道这样机密的事。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罗主任才决定亲自做柳天舒的入党介绍人。

看到柳天舒愣在那里半天没说话,罗主任笑着说道:“天舒,知道家人都到了西安,你还愿意跟着部队到山东吗?”

柳天舒听到这话,抬头望着罗主任,眼神里透出一片明净。

“罗主任,我现在是军人,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再说,知道我的家人已平安到了西安,我也就可以放下心来专心打鬼子了。国难当头,我辈自当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柳天舒语气坚定地说道。

“好,我没看错你。天舒同志,你们集训队再过三天就要结束集训了。关于你接下来的工作,经过师里研究决定,培训结束后,你到新一团二营三连任连长。这次师里派出东进山东的先遣部队对外称号为八路军抗日东进先遣支队,部队由新一团二营三个连外加一个机枪连组成。具体的到时你就知道了,这事是军事机密,你知道就行了。”说到最后,罗主任语气十分严肃。

“罗主任,我知道了。”柳天舒听到这话,神情一肃。

接下来,罗主任就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让柳天舒谈了自己的想法,对他提出希望让石强和郝猛宣跟着自己到山东的要求,罗主任也点头答应了。

在与江金勇离开罗主任那里时,罗主任让人送来他当初让唐季元带走的书箱,不过,书箱里的那几本军事著作,罗主任说让首长给拿走了。

柳天舒没想到自己那几本书能入得首长的法眼,心里大为高兴。

不过,当柳天舒主动要将书箱里的五十个大洋作为党费上交时,却被罗主任笑着拒绝了。罗主任说接下来他们东进途中不定会遇到什么困难,让他将这些大洋带上,路上也好应应急什么的。

既然罗主任这样说,柳天舒也就没再坚持。

集训队的结业典礼,罗主任还是来参加了。在会上,罗主任代表组织,高度表扬了集训队这三个月来的成绩,其间特别提到集训队剿灭金鱼岭土匪一仗,说这一仗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也增加了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信任。

典礼结束后,集训队员按照安排,各自返回原来的部队,当然,其间也有八个队员,被组织重新分配了工作。

比如柳天舒,在结业典礼结束后,就背着自己的行李,来到了位于宋村东北五十里的柳家峪。

八路军新一团二营三连,就驻在这个村子里。

一路打听,走到村边,柳天舒看到一个战士站在村头高高的一截断墙上,一双眼睛就开始微眯。

看了一会,发现村口竟然只有这一个岗哨后,柳天舒沿着大道向村里走去。

那个战士看到一个身穿八路军装的人走来,一双眼睛只是看了一眼,却并没有问话。

柳天舒走进村里,不时看到身穿八路军装的战士进出,他向一个年轻的八路军战士询问了连部的位置后,径直走向位于村子中间的一个小院。

小院门口有一个战士站岗,看到柳天舒过来,立即将手一拦,认真地问道:“你是谁,请问找谁。”

“我叫柳天舒,奉命到三连报到。”柳天舒望了他一眼,顺手递上自己的介绍信。

可惜那战士并不识字,他接过介绍信,有些疑惑地看了柳天舒一眼,说了句你在这里等着,就跑进了院内。

新一团二营三连副连长杨冬虎正与指导员朱爱国坐在屋内谈事,听到战士进来报告,说一个叫柳天舒的带着介绍信前来报到,两人立即互视一眼,朱爱国接过介绍信,看到是团部发出的,上面写着柳天舒到三连担任连长一职。

朱爱国一边看信一边激动地朝着杨冬虎喊道:“老杨,组织上任命的新连长到了,走,我们去迎接”

杨冬虎听到这话,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不过还是与朱爱国一道走了出来。

两人走到院里,看到柳天舒背着行李,正在那里观察院里的景物,朱爱国立即大声喊道:“柳连长,我们终于把你盼来了,来来来,我介绍一下,这是副连长杨冬虎同志,我叫朱爱国,是连里的指导员,以后我们可就在一口锅里舀饭吃了。”

柳天舒看到朱爱国和杨冬虎出来,脸上也露出笑意,伸手与两位握了握,口里说道:“朱指导员,冬虎同志,我早就听说过你们的大名,今天我们认识了,就是战友,就是同志,以后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两位多多指出。”

看到柳天舒说得十分真诚,杨冬虎粗声粗气地说道:“柳连长,没说的,只要是打鬼子,我一定听你的。”

三人在院里说了一阵后,在朱爱国的引导下走进了连部。

朱爱国热心地帮着柳天舒将行李放好,又倒了一碗开水递给柳天舒,然后才在一边介绍三连的情况。

新一团和新二团虽然都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但毕竟不是由老红军直接改编的部队,所以无论是战斗力还是武器装备,都与师里的其他几个主力团差得较远。

就拿三连来说,全连一共有九十八人,王连长在上次战斗中不幸牺牲,一直由副连长杨冬虎代理连长一职,杨冬虎是一个从长征过来的老红军,作战勇敢对党忠诚自是不用多说,而朱爱国则是抗战后参加八路军的大学生,知识水平很高。

至于下面的班排长,却只有六人是老红军出身。

听着朱爱国介绍完连里的情况,柳天舒对全连的家底心里有数。

三连下辖三个排,一排长金振彪,是一个老红军,一排下辖三个班,每个班十人,全排三十二人。二排长华小虎,也是一个老红军,二排下辖三个班,每个班也是十人,全排三十二人。三排长刘苏堂,山西五台人,据说从小练过武,三排同样下辖三个班,不过其九班,却只有五人,全排二十七人。

连部有副连长杨冬虎、指导员朱爱国,通讯员古勇、卫生员严佳华,炊事员叶富贵、谢小石和郭金旺。

而全连的武器装备,却让柳天舒凉了半截,全连共有长枪六十二支,其中三八大盖三十九支,其余的都是中正式,汉阳造,其中还有一支是老套筒。手枪五支,朱爱国和杨冬虎配备的是驳壳枪,而三个排长,配备的则是鬼子的王八盒子。机枪,却是一挺也没有。更不用说掷弹筒迫击炮之类的了。

至于子弹,每支枪平均下来有八发子弹。

听完朱爱国的介绍,柳天舒的神情越来越凝重,他没想到像三连这样的正规部队,也如此缺枪少弹,想到那些只能手持大刀参加战斗的战士,柳天舒的心情就更加沉重。

“柳连长,三连的情况就是这样,上级给我们的任务,是在柳家峪休整。你现在已到任了,是不是把班排长叫来,大家开个会认识一下?”朱爱国望着柳天舒征询道。

虽然他对上级将柳天舒这样一个年轻人安排到三连担任连长有些看法,但作为指导员,他还是严格忠于职守的。

“行,这事你安排一下吧。”柳天舒点了点头。

下午的时候,全连二十几个班排干部围坐在院子里,听朱指导员介绍了新任连长柳天舒的情况后,这些班排长都两眼望着柳天舒,热情地鼓起掌来。

等到大家静下来后,柳天舒的眼睛扫了一眼全连的干部,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志们,从今天起,我,柳天舒就将和大家在一个集体里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战斗,我们将在一口锅里舀饭吃,以后我们就是战友加同志,是同志加兄弟。在这里,我没有别的要求,只有一点,那就是我们三连必须成为全营的主力连,必须成为全团的尖刀连,必须成为一支让小鬼子听到我们的名字,就闻风丧胆浑身发抖的英雄连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我会十分严格地要求大家,可能会很累很苦,不知大家信心?”

这些班排长听到这话,顿时两眼放光,大声吼道:“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