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唐朝好驸马 > 第两百六十六章 先发制人

唐朝好驸马 第两百六十六章 先发制人

作者:天青地白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3 来源:笔趣阁

崔元明接到家主的密信,可不是仅仅有棉花,水稻,还有学堂。那些学堂,他们家族里面已经派去了人去考察,如果这种学堂普及之后,再加上现在推行的科举考试,糊名制,那以后各大家族里面的年轻人想进入仕途,可就有很多竞争对手。这些都将来自于民间的普通百姓,将会大大降低各大家族的竞争力。

那以后朝堂上的各种政见将会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再也不是世家大族能够左右得了。

原本他准备站出来说一下学堂的事情,不过现在看到王文远被长孙冲三言两语干下去了,也不敢站出来了,想回去之后,给家主写信,让几大家族联合起来,这样胜算大一些。单单他们崔家,绝对不行,说不定还会像王文远那样被训斥。

长孙冲见没人提学堂的事情,他准备先发制人,说道:“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只要定下了基调,后面就是有人想动这些学堂的想法,也会掂量掂量陛下的想法。

李二和朝臣来了兴致问道:“哦?你有什么事情,说了便是!”就知道长孙冲既然站出来,绝不会简简单单缩回去,都说几句。

“自古以来,英雄出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爷胜于周边藩国则国胜于藩国,少年雄于天地则国雄于天地。故微臣认为,未来之希望在于少年,恳请陛下和朝臣复议改进我大唐少年学习环境,让更多的寒门子弟读书识字,为以后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后辈。”长孙冲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地说道。

“少年志则国是,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李二听了长孙冲的话,喃喃自语,边上的史官更是在听了长孙冲这段话之后,两眼发亮,下笔如飞,记下了这句话。

大臣们也在仔细品味这段话,妙啊!

崔元明急了,他刚准备回去写信和家主商量此事,没想到这长孙冲先下手为强,先发制人了,他就算现在说也晚了。更何况众人已经被长孙冲一连串的“少年”砸晕了,他要是开口反驳,立马就会被喷的满头唾沫星子。那就是阻碍大唐少爷成长啊,诅咒大唐江山后继无人啊!

孔颖达是孔子的传人,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现任国子监祭酒,听到长孙冲这段话,噗通一声跪下,说道:“这才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所在啊!”

李二心里感动,又看到孔颖达老先生这么激动,赶紧说道:“周和,赶紧扶起孔爱卿。”

孔颖达被扶起来,走到颤巍巍走到长孙冲面前,拍拍长孙冲的肩膀,欣慰说道:“小子有此见地,不是凡人也,听闻你在河北山东等地开设了很多学堂,免费让孩子们读书,实乃大唐幸事啊!等老夫告老还乡,可得麻烦长孙小大人给老夫一个机会做夫子?”

长孙冲对着孔颖达恭敬行礼,这个小老头很好玩,一心教学,传扬儒家文化,自从长孙冲整列哲学方面的东西之后,就把长孙冲当成了忘年交。长孙冲就喜欢像李刚,孔颖达这样的文人,在某种程度上,这俩人很可爱,道德高尚。

“孔大人抬爱,小子不敢当。如果有幸请到孔大人,那真是三生有幸啊!”长孙冲恭敬说道。

“哈哈!”李二笑笑,“你小子,居然当面挖朕墙角,孔老爱卿去当夫子了,那朕的国子监怎么办?”

长孙冲笑笑说道:“微臣不敢!”

李二颔首说道:“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识,不枉朕对你委以重任,望你以后再接再厉,开办更多这样的学堂。”

“陛下,开办学堂的资金不需要担心,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收入,完全可以有村子里面集资,可就是缺少夫子。微臣恳请陛下,在对北方学子的考察上面加上如果曾经做过夫子,并且备受好评者,会在考试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加分。“长孙无忌说道。

“这个简单,谁要是曾经做过夫子,经过所在学堂辖区内的村长和学生推举,科举考试之时来到长安,可以得到国子监祭酒的亲自教导两个月。孔爱卿,这样如何?”李二突然想到这个法子不错,反正那时候只要孔颖达露个脸,给大家讲解一些学问,不费功夫,可是对那些考生来讲,能见到最高的“教育部上”,当然会认为三生有幸。

孔颖达顺着李二的话,说道:“臣觉得可行!”算是对长孙冲的话认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魄力。

崔元明心里哇凉哇凉的,看来这长孙冲明年还会继续呆在河北山东等地,这可是他们家族根基所在啊。任由长孙冲这么作的话,相信不出十年,不对,是不出五年之后,从人以及土地上面就朝廷就可以完完全全控制住了。

朝堂上也就这几件事情,完成了朝议,便下朝了。

李业诩屁颠屁颠跟在长孙冲的身后,崇拜说道:“长孙兄,文采有精进不少啊!”

长孙冲得意笑道:“一般一般,大唐第三,只不过有感而发。今年就我们两兄弟回来了,其他人可都还没回来呢!再过半个月要封印了,我们一起去淘弄点好东西,给兄弟们带过去,要不然我们两个少不了一顿胖揍。”

“那是,我可是把私房钱都准备拿出来了,昨日收到程兄的的信件,关内的百姓有很多去了那里,大部分都是家里没有田的,做佃农,一年忙到头,只能勉强糊口,所以朝廷一下令,所以很多人收拾行囊到了那里。”李业诩回答说道。

“乖乖,这大冷天的,也不知道那里的房屋够住吗?”长孙冲担忧说道,千万可别冻死人啊。

正说着,周和小跑过来,说道:“长孙公子请留步!”

李业诩见周和过来,猜到可能是陛下召见长孙冲,便告辞了。

“周公公,辛苦了。”长孙冲面带笑容,和和气气。

周和微微前恭着身子,说道:“能为陛下办差,是杂家的荣幸。长孙公子,陛下有请!”

长孙冲笑呵呵说道:“多谢周公公传话,这是一个暖手宝,只要装点热水,就可以保温一天。”长孙冲把一个巴掌大的类似于饼子的东西给了周和。

像周和这种在李二身边的亲信内侍,不缺钱,缺的是人的尊重和关心,长孙冲送这个暖手宝,暖的不仅仅是手,还有心。

周和也不客气,说道:“谢长孙工资厚赠!”然后走到长孙冲身边,小声嘀咕,“有人弹劾你独揽几个纺织厂,染布厂的大权,并且中饱私囊,长孙公子心里最好有数。”

长孙冲一听,惊讶不已说道:“这些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要是想赚钱,只要稍微动动小手指头,就能有十个八个的赚钱法子,干嘛还拿脑袋开玩笑,中饱私囊!”

“谁说不是呢!可是自古以来钱帛动人心。”周和附和说道,感觉到放在怀里的暖手宝,暖哄哄的,全身也跟着暖和,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长孙冲跟着周和到了太极殿,李二正在里面批改奏折呢!一进门,长孙冲的肚子就饿的咕噜噜响了。

李二抬头失笑,旋即摇摇头说道:“周和,传早膳,今天来了个大胃王,多弄点过来。”

“是,陛下!”周和转身出去传膳。

“陛下想的真周到,我这对着饿的不行了,手脚发软没力气。”长孙冲讨好说道,“陛下,您每天上早朝,怎么能起得来呀!”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这么懒惰,还想睡个懒觉。”李二训斥,“上完早朝,吃过早饭,朕还得批改奏折。如果奏折不多的话,下午就没有什么事儿了,朕就可以小睡一会儿,或者看书,娱乐一番。”

“陛下,要不您还是免了小子上朝吧,真的有点不习惯。”长孙冲才不高兴一早晨起得那么做,听一群老男人唧唧歪歪,哪有抱老婆谁家舒服。

周和很快带着人上了一桌早饭,又包子,米粥,还有几样小菜。

“你这个人啊,就是拦,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李二听了,鄙视说道,“有人想上朝,还不够资格呢,你还嫌弃。”

“嘿嘿!”长孙冲见早饭来了,给李二盛了一碗米粥,自己也盛了一碗,夹了几个咸菜往粥里面搅两下,大口大口喝起来。可能是因为太热,被烫的呲牙咧嘴。

李二看到长孙冲样子,就觉得好笑,食不言寝不语破功了:“没人和你抢,吃那么快干嘛!”

“俺还在长身体呢,饿了一大早晨,等不及了。”长孙冲边说边吃,桌上的包子和米粥很快被干掉了一大半!

“咳咳!”李二华丽丽地被呛到了,人不要脸天下无敌,说的就是长孙冲这样的人。

“陛下,您慢点,不够再去拿,御膳房里面绝对还有,饿不着您的。”长孙冲不怕死说道,这御厨的手艺就是棒,等宫里面有年纪大出宫的御厨,请回家里几个,也尝尝一下御厨的手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