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镇天帝道 > 第二十四章 樊须

镇天帝道 第二十四章 樊须

作者:渎时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09:37 来源:笔趣阁

大琼瑾都,皇宫书房。

帝京微微意外的看着刚刚出现的天弃,五十年的时间还剩五年,帝京没有想到天弃已经将问天门的事情查了个清楚。

“说。”帝京放下手中的一切,看着天弃,沉声道。

“问天门,灵均上人至少大罗金仙巅峰的修为,无数年来未曾在问天门中现身几次,最近的一次是千年之前,那时候其修为在大罗金仙巅峰。”天弃说道。

帝京点了点头,没有开口,示意天弃继续说下去。

“除灵均上人之外,问天门之中还有两位大罗金仙初期的高手,分别是如今的门主熊应书和太上长老熊应和,古仙高手十三位,八位太上长老,五位现任长老,金仙高手一百八十九位,玄仙高手三千六百四十一位,玄仙以下弟子无数,这些,其中包括大楚帝国的皇族及关系亲密的皇亲国戚。”

顿了一顿,天弃又接着说道:

“问天门的所在是在春秋大世界的南方一个叫做九问山的地方,九座奇峰相连,围成环形,被灵均上人布下了汨罗大阵,又经过无数年的经营,大阵气势磅礴,威能极强。”

“恩,问天门果然实力不凡。”帝京点了点头,对于问天门有了清晰的认识,大千世界之中的众多势力,玄仙高手超过五百的都不多,而问天门金仙高手就有了近两百位,玄仙更是有三千多位,这种实力真是能够称得上强大无比,抬头看向天弃,帝京又道:“你先去春秋大世界吧,配合苏让行事,朕随后就到。”

“是。”天弃点了点头,身体融入虚空,消失不见。

帝京在书房静坐了片刻,起身走出了皇宫,脚步一动,来到了瑾都上空,帝京负手而立,帝王袍随风而动,神色平淡的看向南方。

中央帝国和不动帝国都城的两座大阵依旧在运转,不过威势小了许多,这么多年来,不少势力想要打混沌魔神传承的注意,却全都一无所获,渐渐的有些势力便放弃了,不少高手纷纷离开,如今留下来的势力已经不太多。

这些年来,两大帝国民心涣散,国都之中的政令无法及时的传达出去,许许多多的城池陷入混乱,再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两大帝国便会名存实亡,自动解散。

如今不少势力离开,中央帝国和不动帝国也渐渐的从国都之中派出了不少人手,加强对各个城池的统治,不过收效甚微。

帝京看着南方,目光扫过凶兽之森,看了看依旧散发着强大威势的两座大阵,又落到了皇道大世界的南方。

皇道大世界的南方,如今是一副混乱不堪的景象,当初在中央帝国的无底洞那里,不少帝国的君主陨落,使得一些国家发生了大乱,随后不少强大的帝国都迈动了征伐的步伐,一直打到了现在。

静静在虚空之中站了一会,帝京再次回到了皇宫,三天之后,帝京一个人离开了瑾都,朝着春秋大世界而去。

春秋大世界,这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大世界,因为这方大世界之中曾经走出过一位圣人,也是如今的孔圣人,孔子。

和别的大世界一样,春秋大世界之中也到处弥漫着一种这方世界独特的气息,一种浓郁的书卷气息,一种文雅的气息,这个世界中的生灵巨大多数都是以文入道,身上有着文人特有的儒雅之气。

春秋大世界之中,势力不多,除了处于深山之中常年不曾现世的问天门之外,就只有着三个国家,圣人孔子的故乡鲁国,大楚帝国,还有大齐帝国。

大楚帝国居于春秋大世界的南方,大齐帝国在春秋大世界的北方,鲁国在是在两大帝国的中间,如今在鲁国境内,一个叫做尼丘之山的地方,无数修士聚集在此山的四周,每一个修士看起来都是彬彬君子,儒雅不凡,在尼丘之山中,一道道声音不断传出,那声音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意境,包含无穷智慧。

尼丘之山上散发出的声音好大为渊深,有一种特殊的气息,每一个接触到那种气息的修士都能够明白,那是一种‘儒’的气息。

儒道,是圣人孔子开创出的一种大道,许许多多以文入道的修士都是参修此道,而如今的场景,则是一位儒道高手在尼丘之山传道,所有修士都可来听。

尼丘之山并不是十分高大,只有方圆几百里,主峰也只有十万仞,整座山峰都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儒道气息,一道道乳白色的光芒在山峰之上汇聚,形成白色的云彩,飘荡在山峰的四周始终不散。

尼丘之山中,大儒的声音不断的传出,越飘越远,越来越多的修士都赶了过来,盘膝而坐,闭目聆听,浓郁的儒道意境弥漫在各处,让所有的修士都听得如痴如醉。

远处一片金光不断的向着尼丘之山靠近,强大的帝王之威隔得极远就传了过来,那是一架帝撵,一位身穿帝王袍的中年男子端坐其上,八只异兽拉着前行,在虚空中发出滚滚如潮的声响。

距离尼丘之山还有百里之时,那帝撵停了下来,上面端坐的帝王踏步走了下来,那帝撵留在了原地,而那帝王则是率领极为臣子一步一步向着尼丘之山走来。

“咦?那是鲁国的国君姬将,他竟然也来了。”有修士看到那位帝王的身影,惊异的说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如今在尼丘之山上讲道的可是圣人孔子的弟子,姬将身为鲁国国君无论如何也要前来,这鲁国能够存在至今,可都是因为圣人孔子。”另一位修士说道。

“没错,听说这姬将还是一位强大的儒道修士,尊奉圣人孔子,极为虔诚,以我看,即便不是代表鲁国,姬将也一定会来。”又一位修士看着那一身帝王袍的姬将说道。

众多修士都看到了姬将的到来,不过大多都是一副理所应当的表情,并没有什么意外。

尼丘之山上笼罩着乳白色的烟云,姬将带领几位臣子来到山前,并没有直接走上山去,二十静静的站在山脚之下,凝神聆听着山上传出的儒家大道。

这一站,就是三天,三天之后,尼丘之山上的生意停顿了下来,众多修士依旧沉醉在儒道意境之中,没有苏醒。

“儒家弟子姬将请见樊须大贤!”微闭双目的姬将睁开眼来,大袖一挥,对着尼丘之山朗声开口道。

姬将身为鲁国国君,此时却没有抬出自己一国之君的身份,而是以儒家弟子自成,显然是对儒道和山上的那大贤樊须极为尊重。

“本只是来瞻仰恩师故地,却不想惊扰到了陛下,大贤不敢当,陛下请入山一叙。”淡淡的声音从山中传来,一道白练从山腰之上泻下,来到了姬将的跟前。

姬将率几个臣子踏步走了上去,转眼进入了尼丘之山之中,白练倒卷,姬将等人瞬间来到了山腰。

山腰之上,有着一座茅屋,茅屋旁有着几块巨石散落,一道身影就在其中一块大石之上静静而坐,那人是一个男子,一身儒服,身上有着浓烈的儒雅之气,不过其长相却是十分英武不凡,看起来三十岁左右,不像是一介书生。

这人就是樊须,乃是圣人孔子的弟子,圣人孔子共有七十二位弟子,这些弟子之中,修为最弱的也是金仙高手,而樊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姬将几人来到山腰茅屋前,樊须走下大石,挥手取出了取出了桌椅,邀请姬将坐下,他的眼中有着明亮的光芒,智慧而灵动,面对姬将,既没有显得拘束,也没有摆圣人门徒的架子,看起来十分面善。

姬将对着樊须微微一礼,坐了下来,这里是尼丘之山,是圣人孔子的诞生地,也是儒道的圣地,每天都会有不少儒家弟子来这里朝圣,姬将也没有将自己当做一国之君,只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儒家弟子。

二人对坐,对饮畅谈,不过,大多都是樊须在讲,姬将在听,毕竟樊须的儒道修为远远的超过姬将,长时间跟随圣人孔子,其对儒道的认识远超其他人。

而在尼丘之山的南方,距离尼丘之山万里之远的一条大河边,苏让和犹如影子一般的天弃正站立在那里,遥望着远处的尼丘之山。

“樊须,圣人孔子的弟子,这是一个厉害人物。”苏让开口说道,“本想借助于大齐帝国的力量来对付大楚帝国,如今看来,这个樊须更为合适。”

一旁的天弃没有开口,他的身躯始终与虚空融合在一起,看起来似一道影子,又好似一阵黑烟。

“熊应书之子熊逑求道心切,也来到了鲁国境内,聆听樊须讲出的儒家大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这倒是一个好机会。”苏让手中羽扇轻摇,嘴角露出一丝淡笑。

四十五年前,苏让就奉帝京的命令来到了春秋大世界,目的就是为了对付问天门,苏让按照帝京的吩咐开始着手布置一切,部署了一系列的方案,可是此时樊须的出现让苏让心中一亮,看到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对付大楚帝国和问天门的方法。

ps:这是第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