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六合拳宗 > 【3】万里起拔(1)

六合拳宗 【3】万里起拔(1)

作者:铁萼奇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2:07 来源:笔趣阁

随着豪情万丈一声吼,大地都沉闷地震动起来,夹着牲口高亢的嘶鸣,伙计们“啾啾”、“喔喔”的驾驭着,拥挤的驼队缓缓转动,按着秩序排列开来。

放眼望去,光是驼队就占了一条街。体型如山的骆驼,温和地噘着舌头,挪着沉着强劲的步子,井然有序地调换着方向;队伍继续拉长,守护犬在骡马的肚皮下兴奋地穿来穿去,装在笼子里的镖鸽也咕咕咕咕叫唤不停。

本镇的女人们争相观望,在高大拥挤的驼队里寻找自家男人或者相好男人的身影,期盼着他们能平安到站。也有一些顽固的老东家,在亲友的拉扯中死坠着身子嚎哭:“我死也不走,三十年前我就扎根在这了,我一根杆棒走生意,赊店就是我的家……”

这边哭诉着,又有相与来劝说余下的亲友,实在劝说不走的,相与们也只要依依不舍地回到队伍。

袁镜仪随着长虹走马寻找,见到张家骠跟一个猿臂龟背的头领站在一处,正在有模有样地指挥镖师分配火药。

鬼五插着空子跑过来,告诉说那位头领便是寨主戴广兴,按老当家的交代,就不让大少爷远行了,随后马领东会亲自来接。

各商家驮着钱财一走,捻子也就给引走了,余下一座空城反而安全了许多。张家骠虽然心眼有点慢,但在杀伐之事上却极有天赋,只要不遭暗害,还真没人擒得住他。

想他留下来混个脸面不是坏事,袁镜仪便没往近前赶,隔着老远招了招手,而后带着长虹回了驼队。转过身后,还听张家骠喊道:“弟弟!路上小心!”

听到张家骠一声呼喊,袁镜仪心头一热,强忍着入了镖队。

袁镜仪随着队伍前前后后地走着,看到盛昌镖旗下,尚燕虎趾高气昂地横着长刀,下巴都翘到了天上。他没有搭理这些,得赖于身份的方便,还有这次走镖的特殊,主要目的还是长些真本事。袁镜仪已经决定了,就随着戴老镖师去晋中,这一路必定会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或许还能打探到一点瑞昌悬案的线索。袁镜仪把心思更多地放在了驼队之中。

“那是谁家这么有能耐?”一个推着独轮车的精瘦老汉似是自言自语地问道。

“叔儿,怕是常家的吧?”一位年轻俊俏的挑夫将两腿一蹬,耸得担子颤悠了一下。

“不能,常家的骆驼驮子不一样。他们家是帽盒茶,装在柳条筐子里满满当当。驼也是统一的好驼,能驮几个驮子都是有数的,一路下来一点不浪费。”老汉抻着脖子又看了一阵,“马帮不北上,驼帮不南下。”

“那就是临时调的呗。”

袁镜仪听着有意思,高脚帮非常讲究线路规矩,镖路都是分段分配的。山西商号托付的驼帮通常不往南下,集结在黄河北岸等着货来。晋城有着许多大驼场,但也各有各自的路线,这个叫做吃一线。

赊旗镇骡马店大街也有驼场,那里的长驼帮不走晋中镖途,是呈辐射状同往周口、洛阳等地集散货物,往北转了船也不过河,这个叫吃一片。

像今天遭了兵乱走驮子的,不是关系靠得住,或者翻番的佣金,通常没有驼队愿意出驮子。

“是晋南帮的,走风陵渡!”

“叔儿,咱走哪?”

“孟津渡!你记着啊,咱是一直往北,直冲晋中。平阳帮走风陵渡,咱若是走那就绕远了,那都到了潼关了。”

“那不是到了陕帮的地界了么?”

“秦晋一家。平阳帮走吕梁山,货聚碛口、吴堡,往银川、兰州散。咱上府帮依太行山出口外,往蒙古散。”

“看、看,多好的驼啊,看那屉子,一驮得有四百多斤。”

“那里头是甚?”

“青灰大包跟柳条筐子的是砖茶,蒙着苫布的是生丝。”

“银子嘞?”

“哪有用骆驼装银鞘的?后边骡车上。”

“三叔,这一队是不是不到周口?出了赊旗镇就往西了?”

“说不准,生丝一般是走潞州的,这是哪家下了血本了。自长毛占了江南,这生丝就过不来,现在能存这么多生丝,定是哪家大字号铤而走险,临时收购的。”

“真敢干。”

“不敢干还是老西么?嘿嘿。”

袁镜仪四下观望,街边的女人、孩子还在遥望着队伍,看着一座座移动的山峰,感受着大地的震颤,袁镜仪心中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感动,积聚在心头的阴霾竟然一扫而光了。

驼队浩浩荡荡,高大的身子挡在眼前,一峰连着一峰。驼铃也“嗡咚嗡咚”响作一片,狗跟着叫,马也打着响鼻嘶鸣,好些时候才拉开队伍,驼铃的节奏也清晰起来。

骆驼先走,骡马跟随,然后才是人力挑夫,一堆推小车的爷们儿就在那等着,看着高大的骆驼一峰又一峰的从眼前走过。袁镜仪也下了马,就贴着这二人身边,听着谈话长学问。

“叔儿,这骆驼走得比人都齐。”

“这都是相当有经验的驼夫,你数数看,这骆驼是十二峰一把的。”

“怎么好几个插旗的?”

袁镜仪也看到一些骆驼的驮子上插着缨枪红旗。

“那是头驼,所有骆驼都跟着他走,白天看旗,夜里听铃,好几个是因为不止一拨驼队。”

“拉头驼的是大领房吗?”

“不是,大领房骑马。”

“哦,看见了。叔儿,那旗上有字。”小伙子眼尖,看到那头驼背上插着两条旗,一条竖旗,一面三角狼牙旗,虽饱经风霜却鲜活刺目。

“识得甚字?”

“竖旗上是‘复’字,牙旗上是‘戴镖’,这都甚时候了,还敢挂旗。”

“呵,为甚不挂?这下他们名气更盛了。”

“叔儿,你拉过骆驼么?”

“叔没拉过,但却走过驼道,你去了青城才知道甚是驼队,成千上万,彻底连天!那一趟货,光驼队排着就出去好几里地。”

“那要走多远啊?”

“走恰路或者走大库伦,那就快到俄国了。”

骆驼拉开了距离便只是走,推车挑担的反而能凑在一起言语言语。老汉继续道:“我给你数念数念——早先茶叶由福建武夷山到江西河口上船,沿信江西下到鄱阳,穿湖出九江口入长江,抵武昌转汉水,樊城起岸,经汉口及唐河至赊旗镇转陆路驮运,就是费了这么大劲到这了。”

“那有多远?”

“水路省劲,行程跟从这到太原府差不多。南北断路后,茶叶由武夷山茶改为两湖之茶,起点转为赤壁,但码头不变,还是汉口跟赊店。这之后就是纵贯河南,渡黄河入山西,越太行达泽州,经潞安、平遥、祁县、太谷、忻州、大同,然后分东西两路,出张家口、杀虎口,通往边城恰克图。”

“这又得多远呀?”

“晋中镖镖路大概分三段:接水路镖上岸后骡马载运一段出河南,过黄河加骆驼驮运一段出晋南,至晋中总号过账出口外。

“大商家有自己的运输驮队。像咱行脚商贩,车载肩挑,吃的也就是个渣渣。除了匪患要地,每一个交接点又是周转上的要地,容易发生业务上的摩擦。大买卖时,商家会把事务托付给亲信镖师,又由这些镖师出面协商,各地镖局分段合作。比如泽州,就是车马修整要地。”

“难怪泽州那么多养驼医马的。”

“这是说得口内行程,再往北还有这同样的行程,西到归化,东到张家口这两个集散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