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六合拳宗 > 【4】败走颍河(1)

六合拳宗 【4】败走颍河(1)

作者:铁萼奇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2:07 来源:笔趣阁

若不是因为捻子猖獗,也不会出现这种合镖的局面,但各镖队的目的不同、线路不一,有直接北上晋中的茶叶,也有撤至周口的票号现银,还有跟着避难的许多百货贩子。镖期紧急,大量白银在运,戴问雄一脸的谨慎与这车马喧嚣的热闹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袁镜仪将马给了王乃谦,自己借着步行便利,在队伍里走来穿去,分辨着各家镖局的旗号。

戴问雄一马当先,一身黑色英雄装,一柄长剑挂在鞍下,缰绳并作一股单手提着,另一手扶着腰间大带,脚跟轻磕着马肚皮,急缓远近地贴着队伍行进。

戴问雄身后两把驮子远随着其他镖师,有背大刀的,也有挎火枪的,旗帜各不相同,有“戴”字,也有“王”字,很多也都拉驮步行。

自家一队插出了“张”字“瑞昌镖”,跟盛昌的“尚”字镖队区分开。长虹领队,玉政压阵,马上步下都是黑衣褂、长朴刀。

“左家的腿,王家的枪,戴问雄的拳手盖满场。”听到先前叔侄二人私语,袁镜仪也扛着**哨子棍凑了上去。

那跟车的老汉很谨慎地一缩脖子,回头见到是袁镜仪,笑道:“合吾扬威。”

袁镜仪也跟道:“合吾扬威。”

老汉检查着货物绑绳的松紧,问道:“达官去过戴家吗?”袁镜仪答道没有,但这一路会随队赶赴晋中。老汉道:“好啊!我在华北镖局见过两副楹联,真是道出了武师气概,也很贴合咱们商帮的豪情。”

“大智大勇威震四方,立信立义诺重千金;仁义为本神武为恃,信誉是守鸿业是途;横批是:忠义诚信。”

袁镜仪自然知晓,晋中大地,东依太行,西临汾河,商贾云集,海内最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祁太平的镖局也如商号般多不胜数。

大名望者主要三家:平遥神枪王正清的同兴公镖局,创办人王正清一条大枪出神入化,曾在军中供职剿匪有威名,与道光同师,家有御赐招牌。

文水铁腿左昌德的昌隆镖局,创办人左二把绵掌、弹腿天下走,因闹发逆时往苏州押送皇杠有功,获赐黄旗黄马褂。

再就是祁县的这位心意巨匠戴问雄的广盛镖局。广盛镖局创业最早,戴龙邦时就已经有了大声望,戴问雄兄弟继承父业,镖喊沧州,立擂大漠,车行张库,脚踩两口。咸丰年击捻匪有功,领受御赐黄马褂。三家提领群雄,又有总号设在平遥,合为华北第一镖局。

晋商商号之间的货品买卖通常是用赊销法,隔一段结算一次,间隔时间长短由双方洽商确定,清结债权债务的“赊购结账期”就被称为标期。这期间各商号都要雇请镖局押运大宗现银,被称为“起镖运现”。

太汾镖就是太原府所属之祁县、榆次,与汾阳府所属的平遥、介休的镖。太谷独为一镖,各路运来的现银,先集中太谷,办理交收,开出利率,白银回窑、重打钢印,其他各县以太谷为准。

太谷商号众多,各商号都有自家镖师,其中以宗师李洛能与弟子车毅斋门下实力最大,然此二人也出戴家门下。

榆次镖三合号安家,走大库伦时都傍插着“戴”字镖旗。可以说戴氏一门是晋中镖局的中流砥柱,责任越大,心情就越发沉重。

赊旗镇总集百货,这一趟镖确实可以成为天下第一镖,不光有挂了字号的大镖局,许多只插号旗的镖队,如三合公、志一堂都有高手在列。

出了家门,袁镜仪才感到了天地宽阔,也从西帮身上看到了一种气魄。这比圈在那深宅大院里搞窝里斗要痛快多了。不过那老汉也说出了担心:“这不会是贵号与广盛镖局最后一次合作吧?”

“老先生何出此言?”

“捻子攻打赊旗镇,几次不下,是戴二当家顶名抗敌的,捻子没得着好处,楼都放火烧了,对人还能善罢甘休么?”

“老先生想得周全啊。”边上插过来一个大汉,斜眼瞅着老汉。

“唉”,那老汉长叹一声:“戴当家不易呀,到了周口镇如何落脚还难说。”

那镖师听了这话,笑了笑,回头望了两眼,又向别处去了。袁镜仪听了却有点不是滋味。

这话说得不假,买卖就是以所有易所无,没有票号的时间,往来都是白银运现,镖局业相当发达。而今有了汇票,许多小镖局就没了买卖,余下的都是押运重金的大字号。周口码头是钱庄票号的守中之地,支撑着南方分号的重银取兑。票号界竞争也十分激烈,往来都是巨数镖资,这是镖局的首选业务,虽然每家票号都有自己的专用镖局,但是整个地面的安全,却在地方武装的维护中,这就有了镖局业的竞争,不是随便就能在异地立号的。广盛镖局的开创,也是先由广盛车马店做起的。

“叔儿,你问这作甚?”

“为商图利,周口是个好地方啊!”

戴问雄端坐骑鞍,但听着各家的喊镖声口音不一,再一看队伍稀稀拉拉没了阵型,心里也是一阵烦乱。回头看一眼太阳,隐隐蒙蒙地已经过了未时,算了下行驻的时辰,拨转马头朝向了队尾。

他找了找瑞昌镖局的队伍,见这一队的首尾,各有一位威风凛凛的镖师压着。头一位是四蹄踏雪的枣红健马,狗皮帽子黑夹袄,斜挎单刀,虽说气定神闲,但总觉得浑身鼓着劲。

尾一位是额前一点流星白的枣红马,一身绛紫色的褂子与这马色十分搭配,腰上别着雕花长柄的窄刀。与头一位那随随便便的单刀不同,窄身长柄,做工精良。人在马上随着步夸张而协调地拧晃着,满脸笑意,像似在享受阳光。

戴问雄对这二位是另眼相看的,大镖队过了方城就要分道扬镳了,驼队一路将绕过鲁山北上洛阳。骡马银橇一队则经商水转至周口,稳定下来等候晋中消息,而自己再同西帮镖局一路北上。这一段路,瑞昌的帮助至关重要。戴问雄早先有意把广盛分号搬到周口,但当时瑞昌刚刚关张,为了避嫌便一直未迁,而今怕是更不好办了。

此次瑞昌号两次资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路过之时,自己如何也得去瑞昌拜谢。

队伍中间,那位后生还在问他叔叔周口有甚好?出产何物?

老汉道,出产皮货,但这个不重要,虽说两镇相距不远,但周口相对却有稳固之势。

袁镜仪听着有意思,问老前辈其中缘由。老汉看袁镜仪一路步行,确有诚意,便考那侄儿道:“宝柱,你说。”

宝柱道:“周口寨堡呼应,又有三河天险,本来就是易守难攻之地,而今又有团练沿河布防。”

“有长进,关键还是陈州兵勇多是就地招募,周口项城本就是提督八省军门袁甲三的老家,袁甲三受命督办三省军务,坐守的既是中原门户,又是自己的老家,你看看盛昌号的那个得意劲……”

这位叔叔正向侄儿传授着经验,猛然间听到一阵暴戾的马鸣,接着马蹄混乱,人声嘈杂,有镖师高声喊道:“肃静!警备!”

听着口令,各路镖师也旋马奔步,各自就位。拉驮子的老客也都谨慎地坠着缰绳,往手上多缠了几道,生怕马匹受惊乱了阵型。各大掌柜聚在一起,紧张地观望着,自家镖师围坐一圈护在左右。

远处一团尘雾滚滚而来,也辨不清是多少人马,只是未等靠近,又呼啸着滚滚而过。

“不必惊慌!游捻过路……不必惊慌!游捻过路!”镖师们传着话,紧张的阵型又舒展开来,恢复了早先的一字长蛇。

周口镇隶属陈州,陈州府在河南东南,接壤皖鄂,蒙、毫、颖、寿等地民俗强悍,往往聚众剽劫,多至千余人,少亦数百人,各推捻首,不相统一。

陈州为旱地耕作,虽有河运之利,但每遇雨季大河决提,很多地区一年辛苦劳作便化为乌有,所以也出了一些特殊的匪患。

“择诸少年豪侠习技击,而以一人总其事,谓之练总,每秋熟时,练总率队刈获,与田主中分其产。”

“入则为民,出则为捻,若商贾之远行,时出时归。”

“稍通文义,能计划者,谓之掌捻;凶悍斗狠者,谓之领捻;又有不知名姓之类,聚数十人到处游行,遇隙便抢,谓之游捻,又名飞捻。”

“援旗摩众,焚掠自近及远,负载而归。饱食歌呼,粮尽再出,有如贸易者。”

周口镇名源自周家渡口,为沙河、颍河、贾鲁河三河汇川之地,周围大小渡口众多,渡口傍着大市集,自捻子与清兵先后易步为骑,此地就出现了一个大牛马市。

牛为鲁西南、皖北、豫东南近地而来,马匹是由蒙古牧民大群赶来,其中出现了众多镖期。后来地方商帮也合伙前往蒙古选购,于是就出现了另个局面,一方有牧民农户自驱牲口前来任地方选购,一方由旅蒙商人去往蒙古挑选运回。这中间商帮、镖局、牙纪、地保、盗匪之间关系就复杂起来。各帮商人也是各出奇招明争暗斗。

山西商帮在草原有数百年的威望跟影响力,且地利方便,垄断了包头、归化市场,又因票号交易便利,所以逐渐呈现了西帮控局的势态。各为其主,镖局关系上也不似表面那么融洽。

戴问雄深知隐情,都是大拳师,自己的恩师,鲁山帮的李政先生,曾经也是常年在外,奔走于山路草原之中,可风餐露宿却收益甚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