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六合拳宗 > 【1】赊旗灰烬(1)

六合拳宗 【1】赊旗灰烬(1)

作者:铁萼奇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2:07 来源:笔趣阁

清晨的薄雾冷清诡秘,包裹着这座死寂的镇子。周遭的残垣断壁,被烟火熏烤成了黑乎乎的木炭模样。空气潮湿、阴冷,充斥着刺鼻的烟灰味。

流雾在烧成焦炭的房舍之间缓缓地移动着,衬着闪闪点点的几处残火,更加显得阴森诡异。

一只怪鸟痴呆地停在树枝上,眼巴巴地望着地面,脑子坏掉了似的,突然地就会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

这是大火连烧七日七夜之后的赊旗镇,它收藏的无可计数的财富,被疯狂的马匪洗劫一空了;浸满桐油的棉被,无赖地趴在那金碧辉煌的殿阁之上,接连地烧,接连地烧,褪去了她奢华光鲜的外衣,让她在灼烈的火焰里痛苦扭曲,像是无能为力的困兽,眼见着皮肉烧成灰烬,吐出了最后一丝呻吟。

一座繁华空前的商业重镇,就这么轰然垮塌了。

坚持到最后的是山陕会馆春秋楼,亏得先辈建楼时的用心,依靠着八面巍峨,一直咬牙苟延到了现在。

这种恐怖的寂静,像是把时间都拖得停驻了。活下来的人,便提着心、屏着气,鼠辈似的藏在这高台之上,从门窗的缝隙里探出一双双忧虑的眼睛,偷偷地窥探着,小声地商议着,一刻一刻地受着恐怖的煎熬。

突然,“吱呀”一声门响,打破了这无尽的死寂。东配殿的大门开了一道缝,一个矫健的身影忽闪两下就到了院中。

这人身材挺拔,肩背舒展,气质也是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着薄棉短褂,戴黑缎小帽,一圈络腮银须粗狂大气,顾盼之间有雄视天下之威严。

一边顺着大拜殿与马王庙之间的夹道往外走,一边警惕地看着四周上下。随着一声轻咳,墙头、房上现出了不少拿着长枪、角弓的镖师,他们或蹲或站,一个个谨慎而疲惫。看这人出来,相互打着呼哨,传来一阵阵问安之声。气氛也随之活了过来。

这人就是华北第一手,广盛镖局戴问雄。戴问雄接连地抱拳、招手,慰问着“各位辛苦了,辛苦了!”一举一动,无不显露着镖师泰斗的独特感染力。

戴问雄虎步生风,顺着钟楼到了前门。前门左右,立着两条苦苦支撑的铁幡杆,两道镂空的楹联都被烟火熏成了黑灰色,对应着四下的破败,也算撑住了一点骨气。

“浩气千秋昭日月,英灵万古震纲常;大义,参天。”戴问雄站在当街,默默地念着楹联,而后长长地叹息一声:总算不负重托,保住了这几家掌柜的性命,还有更为重要的账本以及关公神位。

赊旗店镇,因光武刘秀赊借酒旗举义兵而得名,为中原咽喉,九省码头。旧日里客商云集贸易繁盛,舟车驼马熙攘通宵。

城开九门,大街七十二,胡同三十六,满是买卖字号。此时各街的光景却都差不多了,只剩下了脏兮兮的框架。也就那石刻的楹联,还能让人想起一点往昔的意气。

萧条空荡的大街早没了厮杀声,余下的人浑浑噩噩地看着这熟悉而陌生的街道,似乎只是一个凶险的长梦,醒来后,喧嚣繁华就都不见了。

几只脏兮兮的瘦狗,轻快地跳着小步,穿梭在破砖烂瓦之间。几个狗一样的男子,手持杆棒跟随其后,一边搜寻着,一边带着乡音含混不清地嚷着:“捻子退嘞,捻子退嘞……”疲倦中带着一丝的欢喜。

一切虚荣都是那么脆弱,只有那被血与火洗过之后的石雕神兽,去掉了虚浮的精灵古怪,还原了一些森严正气。这种变化让人迟迟难以回到现实。戴问雄定定看了许久,恍惚里竟似看到了自己初来时的模样,那一声年少稚嫩的喊镖——“合——吾——”拉着长音,在这凝固的空气里再次回荡起来。

捻子破了赊旗镇,打不下了春秋楼也是枉然,这些杀红了眼的匪徒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藏身楼上大大小小的掌柜,也一改素日的持重老成,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着。坐在椅子上的几位长者更是满脸病态,被眼前来来回回的掌柜晃得心浮气躁,急得直拍扶手,唉声叹气。他们大多操着晋中口音,温和、睿智、谨慎、讲究,但讲着讲着也争吵起来。

一个福态的中年掌柜一回身,正撞上一位两鬓斑白的老掌柜,二人目光一对,这位掌柜就埋怨道:“哎呀,我说陈掌柜,这火都烧到眉毛了,你们大掌柜的书信怎么还没有到?你们日升昌可是咱票号界的领袖,大夥儿可都看着你们呢!”

这话就像丢进狗群的一块骨头,刚一落地,身后就围上来了一群掌柜,“是啊,是啊,陈掌柜你倒是拿个主意呀!”

瘦长的老掌柜连连摆手,拖着腔儿应道:“孙掌柜,自赊旗镇到伏牛山,被捻匪围了个层层叠叠,信都送不出去,哪里还有回信?”

一边回答着,一边把两只枯瘦的老手提在腹前快速地捻搓着,这是常年拨打算盘留下的习惯,如此捻搓着,或许能让思绪清晰一些吧。

这些掌柜子每时每刻都在做着精打细算,带头撤庄这等大事可是不敢随便做主。越是大字号,越是要拿出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赊旗镇是南船北马交接货运的大集散地,一旦带头撤庄,非但直面损失惨重,因名誉带来的损失,三年五载也找不回来。兵败如山倒,谁都不愿担这个罪过。

“你是晋中派来的掌柜,又是票号界的老前辈,我们可都是望你马首是瞻。”一位面相忠厚的掌柜,用一种近乎哀求的眼神看着陈掌柜。

晋商对伙计的品行要求很高,掌柜子大都精明与厚道兼优,当然也有许多保守持重的掌柜,他们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望风而动了。

陈掌柜焦躁地瞪了这人一眼,然后一阵急咳,直把腰板都咳成了弯弓,一只老手在怀里瑟瑟索索地掏出一方手巾,使劲按在嘴上,最后才强忍着咕噜了一句:“我拿个球主意?再等等吧!”

“等?再等这点银子也守不住了。您老从业最长,资历最老,关键时刻可不得你拿句话?”那位孙掌柜已经按耐不住了。

“老朽了,不比你们有魄力。你们‘天成亨’的作风不就是敢打敢拼,险中求胜么?怎么?去周口分号的伙计还没回来?”陈掌柜对折了一下手巾,扶着贴身伙计回到了座位上。

“回来管甚用?眼下怕都撤不出去了!”

“而今大家当共同进退,抱成一团或者可生,单打独斗?难免落个横死。”又有人参与进来。

“周口虽近,却不及西安安全,”一个瘦猴般的掌柜跟上一句,“是不是啊?刘掌柜,听说你们把骆驼驮子都调过来了?”

“可别说西安了,左大帅授命督办陕甘军务,定‘先捻后回’方略,若真把捻子逼回来,整个豫南都呆不住了。”说话的是一个大个子的掌柜。

瘦猴掌柜一抖衣袖,两只小眼睛眯缝出一种难以琢磨的坏笑,抱拳道:“好啊,恭喜王掌柜了。”

“喜从何来?”大个子王掌柜低低地抱着拳。

“你们票号就是手眼通天,听这话儿跟左大人都攀上交情了?想你们这些年汇兑官饷,做得可是风生水起,最是能看准这等时机了。”

“不敢不敢,好不好?看看阜康便知晓。”大个子看出这小掌柜是在调侃自己,耷拉着眼皮,掏出烟袋荷包开始装烟。

有人插言道:“也别说左季高了,听说捻子直逼京师,都打到保定了,左季高上京勤王,一时半回是顾不得西路了。”

“关中也不好呆。”一位身后跟着刀客的老陕帮道了一句。

“是不好呆,你们的吴老帮从周口回来了?”

老陕冷冷地道:“我看你娃好本领,不出春秋楼却啥都知道。”

“正是没有本事,这才多听人家的主意。”

“都别吵吵了,想想怎么办吧。”陈掌柜狠狠剜了瘦猴一眼。

山陕会馆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商帮会所,关陕商帮是垄断南段镖路的大商帮,虽说近些年西帮兴盛,但此时赊旗镇的商行会长却是陕帮党家的这位党彦堂。自康熙年赊旗镇繁荣起来时,便已经有了党家字号了。

关陕帮的老家在西边,此时大多陕号都做了调度,或者撤往了洛阳、丹凤,或者押解镖银回老家了。这位党先生是驻号的东家,特地调回镖师,又请了关山刀客奔回救护。先日赶赴周口镇的吴西贝,便是关山刀客的联络人。他是真把赊旗镇当做了自己的本营,就是所有商号都撤离了,他也会抵抗到最后一刻。跟他争吵确实不该。

“还能怎么办?有钱就从老家雇刀客呗,能冲出去就冲,冲不出去就散了银子。”

“哎。”众掌柜都叹息起来。同行是冤家,即便到了现在,这些同乡掌柜们还是紧守着各自的机密秘而不宣。

党彦堂靠近陈掌柜问道:“陈掌柜,可知这娃是谁家的?”

陈掌柜嘀咕道:“现在人慌马乱,鱼龙混杂,熟人也不熟了。”

党彦堂明白了陈掌柜的好意,狠瞪了几眼不再言语。

“孙掌柜年轻有为,你们票号是窖藏还是运现呢?”那位瘦猴掌柜又闪着一双小眼睛,回过头继续调侃。

“哎,号都撤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

“听意思就是运现了?”大个子王掌柜把装好的旱烟又磕回了荷包。

现在最犯愁的就是怎么把账本跟白银运出去,哪家票号放在赊旗分号的银子都不少。寻常年月应急,可以临时发散出去,可如今捻子杀红了眼,什么行情都摸不准。而关键时,一些的商号,还想借着这个机会打击一下对手。

“怎么运?镖局都不接镖了,拿裤裆兜着运?”

“还顾得斗嘴!”说话的是一位衣着华贵的中年人。

“你们不急,你们常家的护院可是出了名的,‘王家的枪,戴家的手,左家的弹腿天下走,安家的大弓射出口,大盛魁的镖师不用吼’,这五家都跟你们有合作,大驼队已在泽州等着了吧?”那瘦猴掌柜显然是把贫嘴当做了缓解压力的乐趣。

“我们存得是大宗砖茶,可不是几辆银鞘就能拉走的。”

“是。我们号小,反而占了大便宜了。怎么样常公子?捎我们一路如何?反正几个银鞘就装下了。”

“烧什么烧?还是多给关二爷烧香吧!人家的镖师是来护送公子回府的。”

“哎!要我说,不是关二爷这春秋楼,家里就得给我们烧了。”椅子上的一位老掌柜实在听不下去了,戳着拐杖朝地上狠劲墩了两下。

“叫我说戴二爷才是我们的保护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