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不当明星 > 第二百一十四章 谁在用琵琶

我不当明星 第二百一十四章 谁在用琵琶

作者:懒人长庚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17 来源:笔趣阁

第二百一十四章谁在用琵琶

这个数据出来,整个娱乐圈都仿佛地震了一下。

娱乐圈是地震,那么微薄圈,可就是海啸了。

因着江夏专辑销量差,骂了江夏足足一周,江夏在微薄上也失踪了足足一周。

谁都知道江夏失踪的原因是专辑销量太差,硬不起腰板来骂人,那现在他专辑销量上来,一天的销量赶上了之前一周,那以江夏的性子,以他那暴脾气,怎么会忍?

只是,他们都在好奇,江夏的专辑销量,一直半死不活,扑街到了姥姥家,怎么突然就强势反弹到了三万张?

李渔的《鱼》才发售第三天,专辑销量依旧保持了十二万的数据。三天破五十万,这简直是一线明星的待遇,如此华丽的数据之下,江夏的专辑竟然逆势上扬,怎么做到的?

就在大家好奇的时候,有人找到了数据上扬的缘由。

三月十三号,贺明宣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也有时间刷刷微薄,听听歌。

看到李渔专辑两天狂销近四十万,盛世所有人都在发贺电庆贺,盛世还要给李渔开庆功歌迷会。

贺明宣也发了一条微薄,“刚忙完,看到李渔专辑销量很高,非常高兴。小胖是个专心做音乐的人,他就是产出太慢,不然早就登上了一线的宝座。专辑销量这么好,我可是给你改了歌词的错别字,贡献很大,不请我吃顿饭吗?”

看到贺明宣发微薄,他的微薄下方,回复很快就刷满。

“沙发。”

“沙发。”

“第一。”

“明宣么么哒。”

……

最前方的都是一些无意义的回复,贺明宣也没管。继续看微薄。逛着逛着,就看到了巩杉工作室的热门微薄。

一周前,三月六号江夏发专辑的微薄,微薄评论过了十万,每天都有评论上涨,以至于已经一周。还在热门微薄那里呆着。

贺明宣想了一下,一边点开评论一边自语道:“江夏的专辑,果然是不差么,东风破那首歌,简直要突破天际了。歌词虽然古里古怪的,但配合曲子,具有一种别样的画面冲击感,关键是这种风格的歌曲,第一次出现。太厉害了点。卧槽,这是什么情况?”

贺明宣很注意自己的言辞,哪怕没人的时候,都极少爆粗口,生怕养成了习惯。会对个人形象造成极大影响,可现在实在是没忍住,只有“卧槽”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简直是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

满屏的骂声。嘲讽满满,说江夏人垃圾。写的歌垃圾,专辑垃圾……

贺明宣一时有点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之后,直接想关了微薄打电话给巩杉,可最终没打电话,点进了巩杉工作室主页。这竟然是这一周以来最新的一条微薄。

在电脑前,贺明宣敲了敲桌子,闭眼思索了一下,开始打字。

于是,不少网友。在三月十三号的晚上十一点,看到了一篇文章。

一线大咖,一线歌手,绝对的天王级人物,名人榜一线明星,排名第七位的贺明宣,发表头条文章——谁在用琵琶。

“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琵琶行,想象一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画面,都非常美。琵琶在古代也是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今天的音乐当中,运用我们古典乐器的歌曲非常少,基本都是西方乐器为主。

或许现代流行音乐受到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大家在创作歌曲的时候,第一时间考虑的是钢琴、吉它等新时代乐器。也有一些朋友,想要尝试融合我们传统的乐器,可惜做出来的曲子,都有些不伦不类。

在东西方音乐合并上,我也曾经努力过,可做出来的曲子,乃至于歌词,都仿佛格格不入。就在我认为这条路子走不通的时候,有幸在前不久听到一首东西方音乐理念完全容纳一起的歌。

民乐与流行的混搭,琵琶和二胡的完美融入,二胡的音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近似人声,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琵琶的音色清脆、明亮,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除了曲子,更美的是歌词。浓郁的传统东方风格,极具古典神韵,构句奇佳,画面感强烈,意境深幽,仿佛在谱写一曲幽美的山水画卷,杨一场暗暗东去的长风,风中画里,离愁幽幽。

除此之外,唱法也非常新颖,每一句小句的处理,都是符合整首歌的整体意境。仿佛把声音与唱腔,变化成另外一种新颖的乐器,一句句咏唱,仿佛直击内心。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一首歌给现代音乐发展的启迪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在我们现在一直向西方学习做音乐的时候,这首歌却用浓浓的东方古典风味,给了我们警醒。原来我们也有我们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运用的办法而已。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估计还不知道是哪首歌,而有些朋友看到题目就知道我说的是哪首歌曲,没错,是江夏的专辑东风破的同名主打歌曲——东风破。

我不明白,如此一首可以称之为流行音乐界三十年来最佳的歌曲,为何专辑卖不动,在其微薄下方还有谩骂声。

我不认识江夏,倒是与巩杉有过接触,所以在江夏的这张专辑出来之时,我便第一时间关注了一下。听完之后,我就跟一些朋友说过,江夏这张专辑,可封神。

敢说他可封神的原因,就在于东风破。他整张专辑其他歌曲也算经典,可每年还是会有一些同级别的歌曲出现,唯有东风破,这首歌太厉害了。我最近几天在闲暇时间研究了一下歌词,对江夏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佩服之情。

在这略微说几个点。也不说五音的纯曲,估计许多粉丝看不懂,说一点大家都看懂的,就是歌词,歌词很厉害,厉害到其余人想模仿着写。都未必能写出来这种味道。

一盏离愁,以盏来形容离愁,量轻反衬其重。

一壶漂泊,以壶来形容漂泊,数少反衬其多。

仅仅是这两句,八个字,就足以咀嚼多时,美,太美的词。

夜半清醒的烛火。以清醒二字,来代的是人,清醒的不是烛火,是人。苛责,也并非是烛火在苛责我,是自己在苛责自己。

为何如此?因为假装你还没走,实际上你已经走了,月圆之夜。重回故地,回忆与寂寞同在。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口假装你还没走,旧地又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画面感太强烈,仅仅是看到便得品一下,那浓浓的寂寞。仿佛透过文字,触及自身,

第一段就有如此强大的文字功底,曲调与唱腔配合也是完美,真不知道为何有那么多人说江夏的歌不行。

相比第一段。第二段歌词,更是伤。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漂泊、浪迹天涯、思念,如此抽象的词,完美融入到了意境之中,在这一刻仿佛不是原本的词意,却又表达出原本的词意。

厉害,太厉害了。

那句酒暖回忆思念瘦,我是想起来李清照的一首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的意境与江夏的这段歌词意境很是相符合,如此完美的应用,古风古气却又富有新意,漂亮,真漂亮。

后面的歌词,我也不继续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真正用心去研究一下这首歌。圈内的音乐人,更应该学习一下,如何把我们祖辈留下的东西运用起来。

最后估计会有人说我在帮江夏说好话,实际并不是,我只是不忍心看着如此好的作品被埋没,被埋没也就算了,还遭受如此谩骂,太不公平了,我是以一个为好歌抱打不平的心态写这些东西。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一线排名第七的贺明宣,微薄粉丝五千三百万,发布了一条超长的头条文章,简直可以说开天辟地头一遭。

哪怕是到了十一点,可他微薄下方的评论也很快刷过了一万,纷纷惊讶,这还是头一次见到贺明宣如此大力推一首歌。

“贺老大推荐,必须去听。”

“马后看。”

“真有这么牛逼?”

“江夏?是谁?”

“贺老大竟然推歌了,不听对不起自己。”

“江夏是那个骂傻逼的小编?”

“他那专辑都卖不动,有这么好?”

“明天去买张专辑听听。”

“终于有说公道话的了,最近网上骂江夏的那么多,我都不敢说我很喜欢江夏这张专辑,真的是良心之作。东风破简直神曲,我单曲循环了三天了。”

“楼上的道友你好,我也一样,我超级喜欢过火,可不敢说喜欢。”

“贺老大推荐必须买。”

“贺老大被江夏收买了吧?他那专辑的歌,会有这么好?”

“楼上傻逼,贺老大至于被江夏收买?呵呵。”

……

不得不说一线巨星的威力巨大,发了微薄之后,一天之内,专辑销量就突破了三万。

江夏三月十四号晚上,看到专辑销量之后,他还不知道原因,但露出了一个笑容,有些狰狞。

旋即学着张芃芃的模样,捏了捏手指,咔咔作响。

九天,整整九天,江夏忍了整整九天,终于忍到了反击的时候。

(ps:这个章节名,写这本书之前就想好的,终于用出来了,感觉很棒~双倍马上结束,最后求一波月票支持~)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