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我不当明星 > 第四百一十六章 群众

我不当明星 第四百一十六章 群众

作者:懒人长庚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17 来源:笔趣阁

第四百一十六章群众

贾贵这个狗汉奸,由于地痞流氓的脾性,展现了那个时代很多底层汉奸的嘴脸。

都说抗日期间,汉奸比鬼子还可恶,《地下交通站》里,就有这样的体现。

贾贵临走还要顺鼎香楼的四个驴肉火烧,嘴脸非常可恶。

瞿佳卫虽然是第一次参演电视剧,可整体表现的非常好,不管是台词还是表现,都表现出来了贾贵贾队长的无耻与变脸速度。

不得不说,贾贵绝对是属于狗脸的,或者说汉奸都是属于狗脸的,看见鬼子,一口一个含笑的“太君”喊的亲切,看到普通民众,就一个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看到八路,立马装成三孙子。

整部剧表现的就是,所有的汉奸伪军,一听对面是八路,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只是期望能或者逃跑,要啥给啥,特别的没骨气。这倒是事实,有骨气也不当汉奸伪军。

贾贵出场之后,场景已经变换到了鼎香楼里面,可拍摄也得暂停,第一天的拍摄,能拍到贾贵出现,速度已经非常快。毕竟是按照顺序拍摄,跟按照场景拍摄,不是一个速度的。按照剧本顺序拍摄,太慢,太慢。

第二天的拍摄速度就加快了一些,戏份主要集中在了鼎香楼。

在昨天拍摄中,鼎香楼最初的布局已经出现过一次,在《地下交通站》中,鼎香楼的布局变过三次。最开始的柜台位置,是跟大门墙平齐。在经过蔡水根的一次装修后,柜台就跟大门墙垂直了。最后一个布局改变,是野尻来吃过饭后,要装修出日式的榻榻米来。

鼎香楼以老齐家秘制酱驴肉名冠冀中,主角蔡水根的身份是鼎香楼原老板的外甥,以这个身份进了鼎香楼,并忽悠齐老太太让他当了大伙计。

一般古代的酒楼里,都有伙计,有掌柜,有厨子。鼎香楼的配置中,也是有这三样,张全福是伙计,杨宝禄是厨子,孙有福是掌柜。

放到现在来,孙有福这个掌柜的就是老板,张全福这个伙计就是服务员,杨宝禄厨师还是厨师。蔡水根的大伙计,就是大堂经理。只是在古代,大堂经理管事比较多一点,掌柜不管的事,都归他管。

蔡水根在鼎香楼应该算少东家,换算到现在就是下一任董事长。这也是孙有福在很多时候,一直拿蔡水根没办法的原因。他是齐老太爷的徒弟,是掌柜老板,但严格来说,鼎香楼的第一继承人是蔡水根。

鼎香楼按照剧本第一次展现给观众时,是全福在柜台趴着睡觉,孙有福从门外走回来。

扮演全福的演员叫王伟,很通俗的名字,却是整个剧组主要演员里,除了演小石头的和江夏外,最年轻的一个。也长得比较稚嫩,二十七八的人,看上去却像是十七八,比江夏显得年轻多了。

孙有福的扮演者蔡磊则是三十多岁,正当年,也是达丰自家的艺人,跟着拍过几个电视剧,经历算是丰富的。他所扮演的孙有福,是一个比较小气,贪便宜,爱算计,痛恨鬼子却胆小怕事的人。

一进门,孙有福就一副叫苦连天的样子:“哎呦喂,全福,全福,全福。”三声喊名字,一声比一声大,还顺带捅了全福一下。

全福迷迷糊糊醒过来,看到王伟的表演,江夏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这些演员,名气都不大,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都非常到位。光是迷迷糊糊抬头起来的这个动作,全福就表现的很像。

孙有福一副不乐意的语气道:“你怎么又在这打瞌睡呀,这让客人看见了,成何体统啊!”

张全福跟在孙有福后面,语气还有点迷糊道:“掌柜的,您放心,客人看不见,因为,没客人呀。”

台词也很到位,全福本来就是鼎香楼最不重要的一个小伙计,说话语气一直弱弱的,人也成天迷迷糊糊的,似乎一直睡不醒的样子。

孙有福纳闷:“哎呦,我这都出去这么大半儿天了,怎么一个人儿都没上呢?”

江夏这里专门提醒过蔡磊,或者说提醒过所有演员,这是拍的北方戏,故事发生地点在冀中,说话带点儿化音是可以的,更显得地道。

张全福很认真说:“也不能那么说。”

孙有福露出惊讶的表情,张全福笑着:“来了一个要饭的。”孙有福一副生无可恋不想理他的表情,张全福笑的很开心:“我给了他俩火烧打发走了。”

孙有福无可奈何:“全福,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老这么给,咱给的起吗?”

全福很认真的回答:“那好歹也给中国人了不是。”

孙有福气得“嘿”了一声,然后无奈点头,“那倒也是。”

这段场景,是孙有福和张全福第一次露面,也是鼎香楼第一次出现。在正顺序剧情中,这一段是介绍鼎香楼的,并不是介绍孙有福。

在介绍孙有福的戏份里,特别能体现这位大掌柜的性格。

鼎香楼,柜台,孙有福正在算账,客人过来要二两老白干。

客人:“掌柜的,最近买卖不错呀,你看这账本,全记满了。”

孙有福无奈苦笑:“哎呦喂,您别气我了,全他妈是赊账的,您看看,警备队的,侦缉队的,您看这儿,县衙门的,好家伙,哪个我惹得起呀。”

客人:“哎?这上边儿怎么没有皇军的?这日本人吃饭,也给钱?”一副惊奇的模样。

孙有福:“我呸,能有几个给钱的呀?那不给我,我也不敢往上边儿记呀,哎呦喂,您和您的吧,别说话了啊,来来来,您赶紧。”

正说着话,外边进来一个鬼子加俩伪军,孙有福笑脸去迎客,送进了雅间。

上一秒还吐槽骂鬼子,下一秒就笑脸迎客,聊聊几句话,体现了那个时代生意人的不容易。

在下一个场景买驴的时候,为了压价,他这么说:“我看你也挺不容易的,就打个八折吧……你这驴呀,简直就是一头病驴,哎呦,你看它病得还不轻呢,瞧瞧,这眼睛也松了,嘴角也歪了,身子板儿也走型了,倒也好,省得我杀了,估计过两天就得蹬腿儿了……就你这驴,也就能糊弄糊弄日本人,我都不敢给老主顾上,这样吧,咱别打八折了,七折吧……你再看看这驴腿,你看看这……我说您还要不要钱呐?”

就这么一通杀价,可是把他爱贪小便宜爱算计的性格体现出来了。

只是拍摄的时候有点难,跟他搭戏的演员,表现有点不到位,咔了好几次。

鼎香楼的第二个重要角色,就是杨宝禄。

作为鼎香楼大厨,把老齐家酱驴肉的手艺全学了,只是头脑有点简单,爱恨非常分明,特别痛恨日伪汉奸,真心拥护抗日武装,只是有个毛病,一喝酒就容易管不住自己的嘴,偏偏他还爱喝两口,爱喝也算了,还没量,一喝就醉,再之后就满嘴跑火车。

他出场的主要地点都是在厨房里,厨房的设施场景倒是不用多整,一个景能从头用到尾。

杨宝禄在偷喝酒就咸菜,孙有福却来找他:“宝禄,咱们鼎香楼的盐是白来的吧?”

稍微正常人,都能听出来孙有福的话是反话,可杨宝禄却没听出来,还很高兴的站起来问:“嗯?是嘛?白来的啊!”

孙有福立马变脸批评:“什么白来的,那比驴肉还贵呢!”

杨宝禄一副我知道的样子:“可不嘛,这年头盐就是比肉贵得多。”

孙有福纳闷:“你还知道啊你,那你今天炒的菜,怎么比平常日子咸那么多?”

杨宝禄叹口气:“掌柜的,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没心思好好给他们做。”

孙有福纳闷:“给谁啊?”

杨宝禄大嗓子:“日本人呗。”

孙有福吓了一大跳,连忙关门:“你能不能小声点儿。”

杨宝禄还不乐意:“怎么了?又上宪兵队啊?走啊?”

孙有福一副看透的样子:“你小子准是又喝了你。”

杨宝禄:“师哥,我今儿还真,咯,喝了,怎么了?”

孙有福:“你说怎么了!你每次喝两口你都胡说八道。”

杨宝禄:“谁胡说八道了?我说的都是心里话。”

孙有福:“哎呦,这年头能说心里话吗?宝禄啊,你以为我愿意,天天伺候这帮日本人,警备队,侦缉队这帮王八蛋?咱这不都是为了活着嘛。”

杨宝禄:“可这么活着,真他妈窝囊。”

孙有福:“哟哟哟,你真要是有种,你去当这个去。”比划了一个八,又抓紧收起来,小心翼翼看周围,生怕被人看到。

杨宝禄:“还真别把老子逼急了,逼急了老子真就……”

孙有福捂住他的嘴,没让他说出来。

就这么短短的对话,就能体现出杨宝禄的性格,打心底里不乐意日伪汉奸,连做饭都没心思。也体现了他喝酒之后,胡说八道的形象。也更体现了孙有福的性格,还体现了时代特征,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不容易。

这也是江夏选这个剧的原因,喜剧的内核下,总是埋藏着更深沉更细腻的东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