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韩警官 > 第三百八十三章 真正的衣锦还乡(二)

韩警官 第三百八十三章 真正的衣锦还乡(二)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39 来源:笔趣阁

人情社会,而且农村不比城市,乡亲们遇到事请人帮帮忙、走走后门,不只是风气甚至是传统,许多人去年腊月就开始打听韩家人什么时候回来。

韩总除夕回来的,诸如今年去东海去bj打工,去东海或去bj做生意这些事,该找的已经找过他了。已经带那么多人发了财,不在乎多带几个,只要能帮的韩总都会帮,哪怕是人托人找来的,之前并不是特别熟。

今天来的主要是找韩支队长和李行长。

找李行长的人身份地位相对高一些,要么是为贷款,要么想把子女安排进未来的“思岗县农村商业银行”。

贷款分两种,一种是想贷,一种是想延期还。

良庄农民合作基金会变相接手全县农基会清偿工作,丝河镇以前一样有农基会,许多人借过农基会的钱,这些钱李行长当然要追讨,要连本带息追回来。其中包括丝河曾经最红火的企业砖瓦厂,书记镇长是来借钱也是来说情的。

韩支队长这边接待的全平头百姓,全是遇到难事实在没办法的老乡。

他们不好意思进院子,聚在巷子里很有默契地按“身份地位”高低、与韩家关系亲疏远近排队,这也是韩博拿几张大凳坐在门口“接-访”的原因。

第三位是联庄村老家的一位邻居,他遇到的难事让韩博不寒而栗。

老伴生病找“陈二先生”看,“陈二先生”一针下去,他老伴的病不是没医治好,也不是变的更严重,是没了呼吸被打死了。

“陈二先生”远近闻名,以前是赤脚医生,他哥哥在江城大医院工作,应该早退休了。他在家开门诊,“中西医结合”,如假包换的“全科医生”,专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和各种疑难杂症,从头到脚没他不能看的病。

小时候被毒蛇咬,就是去找他看的,清理伤口,上了点蛇药,在他家挂一天水,后来也就好了,现在想想真后怕。

“四伯,你这属于医疗纠纷,要是四婶遗体没火化,可以去法院起诉,可以申请法医病理检验。如果检验结果证明属医疗事故,这官司怎么打怎么赢。现在的问题是遗体火化了,说难听点是死无对证,我感觉接受卫生局和镇里调解比较好。”

“小博,我一时糊涂,我当时不该同意火化的。官司不好打,调解也不行,陈二有钱有关系,他买通卫生局,现在全帮他,不帮我!”

四伯伤心欲绝,说着说着老泪纵横。

他老实巴交,四婶人更好,小时候家里夏收秋收忙不过来,根本不用喊他们两口子就去帮忙,现在人遇到这么大难事不能不管,一条人命!

关键“陈二先生”开得是诊所,不是医院。

诊所就是他家,就他一个医疗人员,怎么诊断的、打什么针、有没有询问过敏史,这些一无所知,没任何记录。更令人抓瞎的是,他不是非法行医,他有证,什么记录都没有只能说明他没按规定接诊,无法证明这是一起医疗事故。

韩博想了想,低声问:“四伯,卫生局怎么调解的。”

“赔10万,一个大活人就值10万,小博,你说我能答应吗?”

“你是怎么想的?”

“最少30万,少一分都不行!”

人命关天,卫生局应该不可能跟他所说的一样被“买通”。

毕竟四婶患病已经很长一段时间,镇卫生院怀疑是胆结石,让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因为舍不得花钱,不愿意去县人民医院看。

换言之,到底什么病都不知道。

尸体火化了,遇到这种事卫生局能怎么办,从“和稀泥”的角度出发,责令诊所关门,吊销“陈二先生”行医资格,让“陈二先生”赔偿10万,卫生局“和”得很漂亮。

10万和30万差距太大,找人、上-访,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韩博权衡一番,提议道:“四伯,如果你认为10万太少,事实上10万确实太少,你干脆请一个律师去法院起诉,律师可以调查,法院一样会调查,搞清楚事情真相,到时候法院会作出裁决。”

“这事你们公安局不管,你们公安局不是有法医么。”

“我们公安是有法医,不过只负责自侦案件的法医检验,也就是刑事案件的法医检验。你这属于民事案件,除非法院指定,否则我们无权管。”

……

帮不上忙,只能留四伯吃饭。

让姐夫李泰鹏请他去院子里跟婆爷爷婆奶奶说话,接待下一位不速之客。

孩子不懂事偷摩托车被公安抓了,能不能交点钱把人保出来,能不能不坐牢。开什么玩笑,要是帮这忙,该去坐牢的就是自己了。

兄弟在外打工时跟人打架,把人打伤了,重伤,判三年,能不能保外就医,保外就医要是不行,能不能找找关系减刑。

这个忙别说不能帮,就算能帮也帮不上,监狱归监狱管理局管,监狱管理局归司法厅管,跟公安不一家。

上午接待七个,吃完饭继续,下午接待十五个,老韩家快成信-访-局了!

天知道晚上会不会有人来,这家不能呆,小两口一合计,开车去县里,在春节照常营业的政府招待所摆三桌,提前一天请石向辉等县公安局老朋友,杨小梅夫妇、高长兴夫妇和姜国平夫妇等老同事聚聚。

聊起一天的经历,众人不禁哄笑起来。

吉主任拍拍桌子,煞有介事:“韩博,主动下基层化解矛盾,当领导就应该这样。”

“问题那些矛盾我化解不了,要不归我去化解。”

“理解理解。”

石向辉感同身受,端起杯子叹道:“不怕各位笑话,我官不大,可我一样不敢轻易回老家,一回去就有人找,所以老家有什么事,一般让我家老许去。”

“石局,你可以让许大姐回去,韩支队不行,晓蕾现在是大行长,找她的人比找韩支队的多。”

杨小梅同王燕一样,属于李行长在思岗最好的朋友,忍不住提议道:“真是,晓蕾,你俩以后干脆别回去了,太麻烦。”

“不回去了,今晚住这儿,明天一早去良庄,明晚去bj。”

“良庄也别去。”

石向辉放下杯子,再次接过话茬:“王燕带人去西川执行抓捕任务,今天中午刚走的,老殷看家,整个派出所就剩两个民警,你们去也遇不到人。”

韩博反应过来,下意识问:“郝立交代出同伙了?”

“交代出5个,事情过去这么多年,那些家伙以为我们不会再追究,胆子一个比一个大,兄弟公安局同行确认他们全在家过年。王燕带队,民警和联防队员加起来去了18个人,不需要局里帮忙。”

当年就自己一个正式民警一样打拐,现在良庄派出所正式民警多,联防队员更多,18个人去抓5个嫌犯没什么好担心的。

韩博放下筷子,又问道:“石局,精神病院那个妇女家庭住址有没有搞清楚?”

郝立落网不光一起跨时五年的特大案件可以收官,一个大麻烦要能随之解决,提起这事石向辉更兴奋:“搞清楚了,他只记得哪个县的,只要圈定区域就好找,一接到刘旭汇报我们立马发协查函,照片传真过去不到四个小时,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全出来了,人亲属一早给局里打电话,正在往我们这儿赶。”

在精神病院渡过四年,那个妇女太可怜。

李晓蕾忍不住问:“石局,她被拐时有没有成家,家里还有什么人?”

“成家了,被拐时孩子一岁,男孩,应该是想孩子想疯的。她丈夫四处找没找到,不敢再跟以前一样外出打工,一直在家务农,带着孩子过,没再娶。算有情有义的,打电话时泣不成声。”

“他知不知道媳妇精神有问题?”

“知道,我们没隐瞒,他不是不愿意接,是担心我们不让他接回去。感谢我们把他媳妇解救出来,感谢我们照顾他媳妇这么多年,保证接回去之后好好待媳妇。太感人,接电话时值班女民警小黄都哭了。”

“我要哭。”

“大过年的,千万别哭,再说这是一件高兴事。”

石向辉摆摆手,话锋一转:“韩博,这个案子一破,把剩下的5个嫌犯抓回来,基本上不会有人再拿王燕的资历说事。方局和政委态度明确,老殷没必要再帮她占位置,嫌犯押回来之后就扶正,就提副科,接替老殷进入良庄镇党委班子。”

老部下晋升,韩博当然高兴。

但这是县局内部的人事安排,作为市局刑警副支队长不管说什么都不合适,正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吉主任突然笑道:“韩博,看样子王燕要紧跟你的脚步,连升两级!”

“连升两级?”李晓蕾糊涂了,一脸茫然。

高长兴不无羡慕地解释道:“李行长,良庄派出所正在申请评选全国一级派出所,要是能评选上就能升格为正科级所,所长指导员高配正科。”

“原地升官?”

“对,就是原地升官。”

石向辉哈哈笑道:“只要能评选上,她就跟我平级,就会成为我们公安局级别最高的女干部。别说在公安局,放眼全县,级别比她高的女干部也不多。”

“这么厉害!”闺蜜升官,李晓蕾乐得心花怒放。

“当然不能跟你比,你是大行长,股东大会选出来的,没人比你更大。算下来跟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的行长一样的,这能排到省部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