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韩警官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再返现场

韩警官 第六百二十三章 再返现场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39 来源:笔趣阁

参加工作这么多年,韩博从未单独接受过记者采访。

进入镜头的次数不少,每次都是“路人甲”,偶尔会有一两个特写,台词基本不会有。细想起来只当过一次主角,雨山“严打”时,去县电视台宣读过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联合公告,可以说没什么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

跟记者坐在一起,不管你说什么,哪怕一句也没说,都是在接受采访,没有态度都是一种态度。

李晓蕾与媒体打交道的经验丰富,早发现姚洁已开启“采访模式”,坐在一边笑而不语,乐观其成。

韩博不明所以,确切地说心-思全在新阳市正想方设法侦破的“毒气杀人案”上,根本顾不上这些,想不到这一层。一边吃饭一边回答姚洁的问题,看看时间不早了,同三人一起下楼,驱车前往公安厅。

兵分两路,请葛正建带李晓蕾去机关宿舍,自己则把姚洁带到刑侦总队办公室。

之所以带她来,介绍她认识总队政委,不是看见漂亮姑娘就大献殷勤,而是作为雨山县委副书记,有责任有义务为雨山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而雨山想发展旅游业,又确实需要媒体帮着宣传。

只是事不遂人意,走进刑侦总队所在的办公楼,值得宣传的事迹没看到,居然有几个群众在楼里大吵大闹。

总队郭政委好像在接-访,闹的这几位似乎也不是头一次来。

总队综合处的民警同郭政委一起做工作,但效果显然不太好,来访群众情绪激动,吹胡子瞪眼睛,吐沫星横飞,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意思能猜出来,无非是公安机关没秉公执法之类的。

苦口婆心,怎么说怎么劝都不管用。

郭政委急了,扔下一句“你们的事我管不了,我不管了,想找谁找谁去,想告就去告吧”,板着脸头也不回走上楼梯。几个群众想去追,民警拦住楼梯不许上。

这样的场景韩博见多了。

在南港工作时就曾集中清理过一批有争议的涉-访案件,每次去省厅开会或办事,不管在江省还是调到贵省,甚至连去公安部机关,都能看见许多上-访群众聚集在信-访接待室门口,有些夸张的甚至打横幅。

究其原因有很多种,毕竟中国那么大,一个省也不小,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

许多人觉得上-访能解决问题,于是纷纷越级上-访,在县一级或许是个案,到了省一级看上去就很多了。

现在有更重要的工作,就算没更重要的工作这种事也不能更无权管,韩博出示证件,综合处同志其实个个认识他,立即让开一条通道让他和姚洁上楼。

公安厅是全省公安系统的领导机关,但厅机关的民警并不多,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力必须下沉,所以刑侦总队单位级别挺高,机构却很小。只有综合处、大案要案处、有组织犯罪侦查处、缉毒戒毒处和一个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管理中心(物证鉴定中心)。

刑技中心设在外面,省厅这边只有30多名在编民警。

敲门走进政委办公室,刚平复心情的郭政委很热情,得知姚洁是省报社记者,生怕她先入为主,大道起苦水,说起楼下刚才发生的事。

把人送到这儿就行了,韩博打了个招唿,去对面办公室找杜总队。

“韩博,到了!坐,喝不喝水?”

“杜总队,别客气,我不渴。”

以为他会留在专案组,没想到一大早到总队来了,韩博的出现在这里让杜志纲有点意外,或者说刮目相看。

一个同志不管调到哪个单位,首先要做到的是能进入角色,是能够摆正位置。

石岩分局辖区发生的命案,省厅只是安排一个人过去指导侦破,并没有挂牌督办,他去现场看看,听听汇报,给出点意见就足够了。要是留在专案组,基层同志会怎么想怎么看。

值得一提的是,新阳市局不同于其它市局或地区公安局。

作为省会城市的公安局,侦查力量是全省最强的,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刑事科学技术装备和水平也首屈一指,在具体案件侦破上,总队实在没什么好指导,反而其它市或地区发生大案要案,会从新阳市局抽调刑警和刑技人员过去协助。

昨天没明说,可以算是一个考验。

没想到小伙子业务水平很高,并且同样会当官。

再想韩博现在的身份依然是雨山县委常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杜志纲赫然发现之前的想法有点好笑,暗想他本来就是官,怎么会不明白这些。

人家既然来了,当然要谈谈工作。

杜志纲把手中材料放到一边,抱着拳头问:“韩博同志,石岩那起案件死者的死因搞清楚没有,到底是他杀,还是食物中毒?”

昨天下通知时,到底是不是刑事案件尚未确定。

韩博越想越纳闷,觉得这事有点荒唐,同时又有那么点飘飘然,林书记当时显然是把这起案件当成一个借口催自己早点过来,能享受这待遇的全省公安系统又有几个。

“杜总队,这个案子很蹊跷,死者呕吐物的检验结果显然不含毒物药物,而四名死者事发当天又没有同时出去过,四名死者中的老人一直呆在家里,并且基本可以排除剧毒化学品泄漏的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是他杀。”

“呕吐物里没有,胃里有没有?”

“他们是在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医护人员采取过急救措施,给他们洗过胃,而且他们呕吐过,胃里估计什么都没有。不过石岩分局反应及时,不光提取到死者家中的呕吐物,也提取到在医院的呕吐物,全没有检出来。”

杜志纲反应过来,紧盯着他双眼问:“不是消化道摄入的,只可能是注射或吸入的?”

韩博点点头,确认道:“法医仔仔细细检验过尸表,除了急救时的注射针孔,找不出第二个针孔。如果死亡一人,或许会有所遗漏,关键死了四个,一家人全死了。”

“吸入有毒气体!”

“市二院化验过他们的血和尿,发现血液中氰离子含量高,临床症状符合氰-化-氢中毒特征,医护人员甚至从他们唿出的气中闻到苦杏仁味。”

投毒很严重,使用毒气作案更严重!

这样的案子过去十几年全省从未发生过,放眼全国估计都极为罕见。

联想到日本邪教分子在地铁制造毒气案,杜志纲心里咯噔一下,微皱着眉头问:“韩博同志,你对这个案子是怎么看的?”

韩博想了想,倍感无奈地说:“氰-化-氢中毒的案例不少,主要是化工企业发生的安全事故,化工医院和职业病医院每年都会收治十几甚至几十例。用氰-化-氢投毒的案例不多见,因为它属于剧毒化学品,一般人很难接触到,且容易挥发,极其危险,凶手不可能戴着防毒面具去投毒。”

“巧合,意外?”

“昨晚我回来时,新阳市局领导指示又刑侦支队接手,赵荣升副支队长担任专案组长,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市局技术民警和分局技术民警再次勘查现场,结果到现在我都没接到通报,这说明他们没找到投毒痕迹尤其毒物残留。”

“你是说凶手施放的不一定是毒气?”

“是的,氰-化-氢标准状态是液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弥散,但弥散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并且不可能跟酒精一样完全挥发掉,不可能不留下毒物残留。”

“这就怪了,气体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几乎不可能控制其弥散范围和方向,那是一个居民区,别人家都没事,唯独他家有事,这不好解释啊!”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它是从哪儿来的,如果是有预谋的犯罪,那么凶手是怎么施放的。”

“有没有想到?”

“暂时没有。”

韩博轻叹口气,苦笑着说:“我打算等会儿再去现场看看,一点头绪没有,去专案组只可能给办案民警添乱,不如去周围转转,看有没有点收获。”

这个案子不能拖,毒气中毒死亡的消息甚至不能泄露,不然会引起小区居民乃至市民恐慌。

杜志纲点点头,同意道:“去吧,到现场注意安全,万一哪个角落里有残留,仍在挥发弥散,不慎吸入就麻烦了。”

“杜总队,我是学化学的,我会注意的。”

走出总队长办公室,来到政委办公室,郭政委不在,姚洁也不在,找综合处同志一问,原来郭政委在前面楼里开会,把姚洁又介绍给了省厅政治部宣传处的同志。

扔下她不合适,正准备打个电话问问,李晓蕾先打进来了。

“老公,宿舍虽然简陋点,周围环境还行,就是管道太老旧,水管都坏了,要找人帮我修。你忙去吧,我能搞定。”

老房子就这样,退一步来说,能有房子住已经很不错了,许多民警调到省厅只能住集体宿舍。

韩博相信妻子能搞定一切,挂断电话,招唿正在门口等候的葛正建上车一起去现场,这个岔一打,居然把姚洁忘在脑后。(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