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诸侯争霸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弓长岭

诸侯争霸 第三百八十五章 弓长岭

作者:月鼠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29 来源:笔趣阁

“射!”一声响亮的嘶吼声在一座哨塔上响起。哨塔上的小旗也在旗手的摆动下,来回的飘扬,远处,在营地之中成方块摆放的投石车车阵上,一辽军百夫长看到远处的旗手挥动旗子,回过头,对着身后操作着四架大型投石车的士兵大声道:“放!”

吱嘎,随着那投石车巨大的甩臂抛出,后面的斗勺之上的石块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形成一道优美的抛物线,砸向营外,大型投石车的攻击距离,至少有上千米,而为了增加打击面,采用的都是脸盆大的菱形石头,每一次投射都能抛射出三四块。

俗话说,人一上万,铺天盖地,这话丝毫不做假,大夏一军人马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就是近四万。踏着三个整齐的方阵,远远的看去,就好似三片乌黑的乌云,巨石呼啸着划破空气,携带着万钧之力砸向大夏军阵。

碰,一块脸盆大,足有十余公斤重的大石砸在一个夏军身前的巨盾之上,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木质包铁的巨盾在巨石的猛烈撞击下,当场就凹进入一块,而持盾的夏军士兵却是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那持盾的手臂在猛烈的撞击下,已经错位,露出森森的白骨,整个人更是被撞飞出去,将身后的几个同伴都撞倒,这才停下冲势。

很快就有重盾兵补上他的位置,整个军阵依旧阴森安静,没有露出半点的怯懦之色的前行着,砰,一块巨石直接从半空中划过一道空气尾巴狠狠的撞入军阵之中,一个倒霉的夏军士兵甚至叫都没有叫一声,脑袋就已经跟石头做了一个亲密的接触,尽管士兵头上带着头盔,但面对石块却显然单薄无比,当场,无数白的。红的溅射飞出数米,在整个黑压压的军阵上留下一个小白点,但很快,白点就被弥补。

周仓一身蛮牛套装,就好似一头狂暴的野牛,手上那重达五十余公斤的巨型陌刀,拖在地面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凹槽,刀身之上闪现着一头血红色的钢纹,一头狂暴的野牛跃跃欲试,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奔跑而出。

牛头斩:黄金级上品,大夏精工坊白鸿涛与张梦浩合力打造而成,重达五十五公斤,刀身长五尺三寸,刀柄长一尺六寸,刀宽六寸三,刀身带有角牛螺钢纹,锐度:52~65,耐久:5ooo,附着四阶玄兽狂暴角牛之魂。附带技能:狂暴斩,黄金刀气。

这把牛头斩是精工坊在初窥锻造英雄武器门径之后,白鸿涛和张梦浩这两个器锻和灵锻一同操刀,精心打造而成,而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困兽囚笼的功劳,随着困兽囚笼制造完成,大夏布了悬赏捕抓玄兽,奇兽的任务,虽然玄兽,奇兽多如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很有危险性,但还是有一些奇人去抓这些奇兽,玄兽以换取不菲的金钱和其他奖励,而附着在这把牛头斩中的魂魄就是一头狂暴角牛的兽灵之魂,正因为有了这个,这把武器才能成为将领所使用的英雄武器。

“架梯!”周仓那虎吼一般的嗓门大吼一声,身后的军阵之中冲出十数刀盾兵来,用臂上的盾牌,搭成一座人梯,周仓大步流星的飞快疾驰,脚踏盾牌之上,借助士兵的力道,连踩数下,人已经飞上五米高空,散乱的头在空气中飘逸摆动,双手握住那牛头斩的刀柄,半空中一个悬空旋斩,一道金黄色的刀芒从刀身之上狂扫而出。

迎面飞来的五六块巨石在那狂暴射来的刀气的直击下,顿时碎裂无数。下一刻,周仓滚落在地,而那射来的数块巨石却化作齑粉随着风飘散,周仓这一击,无疑让身后的士兵士气大涨,狂野粗暴,威风霸道这就是周仓的风格,那前排的刀盾兵抽出战刀,拍打着盾牌,口中出吼吼的低沉之声,伴随着那激昂的鼓点,一往无前。

上千米的距离不过半刻钟就已经走到了尽头,迎面那好似张开的巨大蛇口的辽军大营之中,突然一阵密密麻麻的箭雨密集射来,周仓看着那箭雨,立刻大声吼道:“盾阵防御!”

吼,一千重盾兵将手中重盾抬起,然后重重的遁下,大地为之一颤,而在重盾兵之后,带有圆盾的刀盾兵快的将盾牌撑在半空中,组成一个个防御盾阵,将枪兵。弓箭手护在中心,咄咄,咄咄,无数的箭雨击打在盾牌之上,出金属交鸣之声,就好似雨打芭蕉,连绵不绝。

“弓箭手,反击!”十数波箭雨过后,辽军士兵终于停歇了下来,就算是在强壮的士兵,也不可能一口气连续张开二十个以上的满弓。就在辽军停歇的瞬间,大夏军后的弓箭手终于有了反击的时间,踏张弓,类似于宋代的神臂弓,神臂弓因为劲道大,所以采用脚踏的方式张弦,弓若床弩,有效射程可达到两百五十米,威力巨大,周仓的步兵军,虽然并没有形成重甲步兵,不过周仓手下的力士营却是用重甲武装,而军中将士也多挑选力大之人充入,至于武器更是多采用重武器,比如巨斧手,重弓兵等等,整个大夏步兵之中,除了夏羽的山蛮重甲步兵之外,就要属周仓的步兵最是精锐,历经大小战役上百场,功勋无数,是大夏最精锐的百战之军之一。

一千重弓兵平躺在地,脚踩住踏环,踏张弓被巨力拉开,形成一道满月,将长达两尺的破甲精铁箭放在弓弦之上,随着周仓一声令下,一千道破甲精铁箭划破空气,带着特有的尖啸之声划过水平的直线,带着那强大的破坏力射入大辽军营之中。

那粗有人大腿一般的木栅在破甲精铁箭那无匹的劲道下,木屑飞扬,虽然力道被减弱了许多,但还是轻易的射入木栅之后的一个辽军士兵的皮甲之中,噗的一声,鲜血四溅,那士兵身前居然被那强大的破坏力直接射出一个血窟窿,而箭头则插在他身后的士兵的胸口。一箭双雕。

“前进!”军队再次的向前移动,不过移动的度却异常缓慢,因为他们的任务只是扫除前方的障碍,辽军在营盘之外百米的圈内,挖掘了无数的陷马坑,陷阱,以及隐秘的壕沟,这些都是他们需要排查的。

大夏的第一波攻势基本上是以试探排查为主,所以这一下午,三个军的兵马并没有冲击辽军营盘,只是在前进到一条明沟前方,距离辽军大营不足二十米的位置,后方就传来一阵鸣金之声,而双方的对抗主要是以弓箭远程打击为主,不过显然,双方都没有投入全部的力量。

随着夕阳西落,大夏军后撤三里,扎下临时营盘,而从后方源源不断运输而来的各种攻城器械也6续送到,一场不可避免的大战即将爆。

残阳如血,风如刀。

烽火五年六月十八日,罗霄关城,罗霄关位于辽,夏边境,居于大夏沐风郡乐安县西方,南北分别是野狐岭和茂山山脉,罗霄关城就居于两山之间,罗霄关东面为乐安县内第二大城市,茂州,昔日罗世信还未投入大夏之时,乐安之地与大辽还算和平,茂州所产的铜矿,锡矿顺着罗霄关运往大辽,为乐安提供了初期的展基础。

然而在烽火三年,随着罗世信投奔大夏,对于矿脉收归国有,限制买卖,茂州的矿石就从此改变了路线,不在通行西部的罗霄关,而商道的没落,也让茂州到罗霄关的官道显得寥落了起来。

当初为了买卖,徐茂公组织民壮五万人专门修筑了这条官道,以方便通行,两年多过去了,官道依旧,但昔日官道两侧那三里一茶摊,五里一客栈的繁华却早已远去,只剩下那还没有倒塌的土墙,以及那高耸的木杆上悬挂着一块茶字在向人述说往日的情景。

随着商队的转移,官道已经彻底成为兵道,除了每半个月一次运往罗霄关的辎重补给之外,官道已经没有其他用途,而随着大夏制定犁庭扫穴计划,这条已经没落的官道却再次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色,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批的粮草辎重从后方转运到罗霄关,让这条官道再次繁华起来,每日络绎不绝的车马带动了沿途的茶摊的生意。

薛仁贵从圣州北土城出一路快马加鞭花费三日到达楞木河补给站,随着乘坐船只,顺着楞木河进入大凌河,然后在承安城河港下船,再从承安城骑马前往乐安,转道通往罗霄关。

此番为了完成犁庭扫穴计划,至少拨调了二十余万兵马,其中以西镇守府的五军为主力,另外还配属了四个游牧骑兵军,除此之外还从核心五郡抽调了不少作为二线队伍存在的城卫军,城卫军的编制在大夏不属于一线主力兵马,大夏常备一线兵马只有七府,外加禁军,不到五十余万兵马,而兵力不够,也是先从轮备兵马抽调,轮备兵常例保持在十军以上,也就是十五万人左右,而战时则根据情况抽调,最多可征集二十五军到三十个军的游牧骑兵,也就是说大夏一线兵马全部集合的话,至少有百万左右,而正常维系的兵马却只有七十万。

除了一线兵马之外,大夏还拥有着规模丝毫不弱于一线兵马的城卫军,城卫军负责日常城市安定,巡逻,戒备,是一线兵马的后备兵源,通常镇级单位就要配属城卫军,小镇在两个大队,大镇在两个卫,而城市通常会有营级配属,而城卫军的配属也根据不同的地方而有多不同,比如新占之地,城卫军通常都会加倍配置,靠近边境之地也会如此,而越是核心之地,城卫军通常只会保持一定数量,保证地方稳定,而城卫军的军官大多是在战场上受了伤的老兵担任,这样在训练上,城卫军并不会太差,只不过是少见了一些血腥而已,大夏十四府五十四郡差不多有近三百州县,每个州县至少有一营兵马,加起来光是城卫军就有四百三十余营,一百一十多万士兵,后备兵日常开支通常是由兵部出一半,地方出一半,加上后备兵花销基本是一线兵马的一半,大大的减轻了中央财政的支出。

“大人,在前方的茶棚休息一下吧!”薛明达看着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用手擦了下额头上不住流下的汗水,对着身前的薛仁贵大声的道。

“吁。”薛仁贵拉住马缰,用手拭去额头上的汗水,看了眼身后的将士,一个个风尘仆仆,满面的疲惫之色,点了点头,十余人纷纷下马,来到官道旁边的茶棚,茶棚里的老翁看到薛仁贵等穿着将军铠甲,个个气势不凡的官兵,连忙迎了出来:“几位官爷,快里面请,小老儿这就给你们倒茶去!”

不多时,一大壶凉茶被送了上来,虽然不是冰的,但在茶棚内的荫凉处放着,也要比外面的空气凉爽许多,众人咕嘟咕嘟的连喝了几大碗,十分过瘾:“茶翁,在上一壶茶来。”薛明达一边叫着,一边扭过头,对着薛仁贵道:“大人,这边这么折腾,辽国那边会不会提前知晓我们的行动啊!”

薛仁贵呵呵一笑,道:“这点倒不用当心,乐安三面环山,地理不通,罗霄关在半月之前就明令只进不出,加上蝶楼密探出动,就算有隐藏在乐安境内的辽国探子,也跑不出咱们的手心,更何况陛下在北面大张旗鼓的攻打辽国大营,辽国大部分注意力都会吸引了过去,加上辽国南部各道纷纷爆农民起义,虽然驻马军道还算安静,但也是暗流涌动,地方官都注意着自己治下,蝶楼那边传来消息,连弓长岭峡道驻军都被抽调了大半,以弹压地方,加上大凌河水道如今被封锁,就算辽国探子得到我们要出兵的消息,也要花费几天才能将消息送回去,而辽国作出判断,在调兵遣将早就来不及了。”

弓长岭,位于罗霄关西面的一座山岭,也是驻马军东部屏障,弓长岭与南部的野狐岭,北部的茂山余脉形成了两个半弓形的峡道,北部道宽,地势也相对平坦,但却遍布密林,乱石,没有一条完整的道路,而南部的峡道则是一条谷道,相对狭窄,然而却十分平坦,由于易于防守,所以这里曾经是与乐安之地贸易的繁华商路,不过随着两国贸易断绝,弓长岭南部小道已经失去了商业的性质,而只作为一个关隘而存在。

大夏有罗霄,大辽有弓长岭,也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才会显得异常平静,否则以大辽驻马军道在大辽国内的地位,大夏早就打过来了,占领了这片平原,大辽本就不够食用的粮食,会陷入到粮荒危机。

随手丢了一个银币在桌子上,一行人再次上马,一路狂奔,终于赶在日落之前来到了罗霄关,罗霄关外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兵营,6续从土城撤出的兵马都驻扎在这里,西府之中的另一位将军李笃(渤海降将,曾任西大营副总管)早就得到消息,带着一干将领在关外大道上迎接。

“镇守大人,你可算是到了!卑下已经备好了酒菜,为大人接风洗尘!”

“有劳李将军了,走吧,这一路上可是没吃一顿安稳饭!”薛仁贵笑着进了罗霄关。罗霄关建在两座大山之间,就好像一座水坝一般,整个关隘并不算大,顶多能驻扎五千人,关内的民房大多是商人建设的,不过随着商道没落,这些民房也成了士兵们的住所。

李笃带着薛仁贵来到一个三进的院落,边走边道:“大人,这里曾是一个大富商建的居所,不过才建好没两个月,商道就没落了,商人将这里贱卖给了官府,现在成了关内防御使衙门,后堂已经烧了热水,大人且换身衣服,我们在前堂等着。”

洗去一身的尘土,换上了一身相对舒适的锦袍,在两个侍女的带领下,来到前厅,军中酒宴少了写精致,却胜在豪气,大块的酒肉摆满了长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撤去了酒席,就在这长桌上,一张大地图被摆放在桌面上。

“本帅初来乍到,情况还不熟悉,你们谁来将情况介绍一二!”薛仁贵问道。

“大人,属下罗霄关守备周旭,在罗霄关有两个年头,情况还算熟悉,罗霄关位于野狐岭与茂山之间,扼守着乐安县的西部门户,也是抵挡大辽军最重要的关隘,昔日辽军东进,徐军师在此立关,取名罗霄关,自此大辽再也无法威胁乐安,反而因为此关筑成,大辽反而落了被动,为了防止乐安军西进,正大辽在弓长岭南北修筑了两道关卡,以为屏障,而三关之间的土地则属于空白之地,弓长岭北部大道宽阔,不过沿途却多密林,加上乱世嶙峋,反而不好行进,而弓长岭南部谷地小道,虽然道路显得狭窄一些,但却经过修筑道路,道路平坦,可供四辆大马车并排而行,唯一的关卡也就是弓长岭要隘,这座关隘建立在两山之间,平素驻军为三千人,不过随着大辽内部动乱,关内兵马被抽调了一半驻扎地方,而剩下的一半也多是辽军二线兵马,加上自关卡建成以来,我们从未攻打过两关,所以守军无论是戒备还是战斗力都不会太高。”

“而打通弓长岭小道之后,我军可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驻马军平原,如今整个驻马军道兵马不过过两万,而且分散驻扎在各村镇,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民乱,所以如今的驻马军道是一片散沙,如果我大军长驱直入,定可在数日之内得驻马军全道。”周旭侃侃而谈的道。

薛仁贵点了点头,道:“北路难行,道路崎岖,我大军多以骑兵为主,看来只能走南面小道,不过这道关卡!”

“大人,参谋情报司的密探已经成功打入其中,这几日6续有三十来个我方人员进入关内,如果夜袭的话,可里应外合,打开关门,以关内辽军低下的警戒,我方能轻易夺下关门。”李笃道。

薛仁贵恩了一声,道:“派出五百精锐接应,明晚行动,大军做好开拔准备,此番以西府骑兵为主力,城卫军各营随后跟进,进驻各地城镇,具体过程,明日会由参谋人员下到各位手中,都回去休息吧!”

弓长岭小道,最宽处有两三里,而最狭窄处却只有不到五十米,而在两山形成的峡谷谷道之上,矗立着一道险关,直接将整个谷道堵死,两侧都是壁立千仞的绝壁,只有关卡可过,弓长岭关隘与山海关相比的话,那是一个破草庐跟一座宫殿比,不过在这处峡谷内,关隘却利用地形巧妙的与左右山势融合一体,只是一道不到三丈高的关墙,十数座箭塔,就形成了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

与罗霄关一眼,弓长岭关隘内部有不少的民居,都是商路繁荣时期商人留下的,到了如今只剩下主街上那十数座生意还算过得去的店铺,靠着关内的驻兵维持生计,而在其中的一座杂货铺内,一个胖的如同一个水桶一样的掌柜坐在红木椅子上,椅子出吱嘎吱嘎的声响,好像随时都可能散架,掌柜的将一个纸条从皮货中挑出,打开看了一眼,然后直接磋成小球,张嘴给咽到了肚子里,然后晃悠悠的站起身,来到铺面前,将一个卖货牌子放在门外,然后又坐回了铺面上。

不多时,就有一个扛着一驮柴火的樵夫走了过来,道:“柴火收不!”

掌柜的站起身,瞥了眼左右,道:“十文钱一担,如果卖的话,就送到后院去。”

“行。”那樵夫也不讲价,直接点头答应,不多久,樵夫就走了出去,到了对面的饭馆:“小二,给我拿十文钱的包子。”

“好嘞!”小二大喊一声,然后到后院去取包子,而在饭馆大堂内,一个靠着里桌的四个人相互对望了一眼,不多时,四人就起身,散了开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