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诸侯争霸 > 初战中原 第六百一十五章 小霸王李元霸

诸侯争霸 初战中原 第六百一十五章 小霸王李元霸

作者:月鼠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29 来源:笔趣阁

沧阳。黄河两岸上仅次于开封的大城。洛阳地处黄河支徽心不可畔。乃是大唐西南大府,大唐皇国地处三晋大地,下辖三府十七州,大唐的州属于行省级别,相当于大宋国的路,道,大夏的府,三晋大地与大宋皇国所在的黄河下游地区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三晋大地户山脉众多。纵横交错,千川万整犹如一个巨大的迷宫。

大唐多山,少平原,所以矿物出产丰富,但产粮地却只有几处,黄河一河,唯富一套,说的是大唐的最重要的粮食产地,河套府,河套府不仅仅出产粮食,而且出产河套战马。加上大唐多山,出产各种珍贵的矿物,所以大唐的兵甲无论从质地还是质量上都远过中原各国而大唐的明光铁骑更是威震中原的雄兵。

大唐的皇都建在黄土高原之上。位于晋水河畔,拥有黑金之都的晋阳府,晋阳府周边出产优质的黑煤,而在晋阳周边的大小河”之中,分布着大唐皇国规模最庞大的兵器作坊。纵横制器坊,大唐的兵甲,器械在中原具有很高的地位。

而三府最后一府就是洛阳府。河套产粮产马,晋阳出煤出铁,而洛阳却只出产粮食,不过洛阳却属于中原腹心,四战之地,北面为大清王国,东面为大宋皇国,南面为东汉皇国,西南为大秦皇国,几乎洛阳府四周就没有安稳的地方,洛阳府的处平原,少让。多水,平原广布,土地肥沃,乃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大唐不缺兵早,不缺战马,也不缺人,唯一缺的就是粮食,如果非要形容大唐,那就是七山一水,两分田,而大唐皇国的人口却拥有三万万,比起大宋皇国的人口还多。

大唐皇国多山,山川纵横,而这种天然的地域分割,让三晋大地上的战争远不如中原平原来的激烈。而且大山是最天然的防护,几乎中原每一次战乱,大批的人口就会涌入到大止内部,尽管大山环境更加的恶劣,但却并非活不下去,而经过李世民数年的治理,大唐皇国依靠大山。少有外界干扰,反而后来居上,快崛起,北拒天可汗国,东攻清国。南面与汉中大秦争夺西域,东南则在中原各路诸侯国瓜分中原。

洛阳府纳入大唐不过五年时光,可以说为了夺取洛阳府这个肥肉,大唐出动了八十万大唐军士,以尉迟敬德,折御勋,段志玄三人为帅。兵分:路出壶口关,参与争夺五百里洛水之地,当时的中原地方各诸侯打做一团,可谓是混乱无比。大唐兵马南下,一举击溃了七路争夺洛阳府的诸侯,而这七路诸侯如今早已经灰飞烟灭,大部分都转投了他人,而当初争夺洛水之地最强大的对手就是如今的宋国平王朱温,朱温当时拥有兵马六十万,兵强马壮。占据中原七州之地,连洛水之地也占据一半,不过最后仍然在败在了大唐明光铁骑的马蹄之下,要知道明光铁骑可算得上的重甲铁骑了。而单纯以步兵为主的朱温大军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而正是因为有这支重甲铁骑,大唐得以占有富饶的洛阳府。

当时的洛阳城不过是洛水河畔上的一座毁于战火之中的小城,大唐开元三年,也就是烽火六年中旬,李世民着工部在洛水河畔上营建洛城。因居于水之北,山南水北为阳,所以此城名为洛阳,建造洛阳除了要建造一座大城,以守御地方之外,当时也有收拢难民青壮的意思,以粮为工,之后,到大唐开皇元年,烽火八年底,烽火八年为大唐开皇元年。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洛阳城拥有了大城的雏形,到开皇四年,洛阳城的营建仍然未曾结束。

五年之间,洛阳不断的扩建,成了人口百万的大城,而周边的洛水流域同样成了一个巨大的粮仓,而大唐在洛阳府一地就驻扎了兵马五十万,其中骑兵十万,明光铁骑三万,并派驻大将,侯君集,张公谨等人驻扎,开皇三年,也就是烽火十年底,得知大宋皇国内部八王之乱,李世民派大将尉迟攻,折家将,以及自己的弟弟小霸王李元霸等众多武将带领二十万兵马再次进驻洛阳府,洛阳府一地之兵马达到了恐怖的七十万,不过这些兵马看似不少,但实际上可动用的却是不多,除了此番派驻的二十万兵马外,只能动的兵马不过十万,余下的兵马要防备周边诸侯,尤其是西面的关中大敌,大秦皇国。去岁冬大雪,所以兵马到达洛阳府之后,已经进入冬日,于是只能等待来年,却不想开春之后,黄河泛滥,作为黄河支流的洛水同样遭了灾。但好在洛阳府城守蔡笆提前做了安排,灾害并不严重,但也拖延了三月出兵之日。

四月中旬,就在开封府大宋皇帝赵匡胤攻打祁州之际,洛阳府的大唐兵马终于动了,尉迟恭为帅。统兵三十万,以折御勋前锋,李元霸为前锋部将,携兵马步兵三万,骑兵两万攻宋。

大唐开皇四年四月下旬,大唐前锋军来到了宋唐边界,瓦子口,与引兵而来的朱温大军对阵瓦口河畔。

瓦口河乃是一条卜河,河宽不过十丈,周边地势平坦,但瓦子口作为宋唐边界,尤其是在朱温曾经在大唐骑兵手下吃过大败仗,所以在瓦子口纵横着无数的壕沟,陷马坑带,以限制大唐骑兵冲锋之用。

瓦子口,唐军大营,身着大唐明光将军铠的折御勋端坐在大帐上。下方两侧分别是唐军将领,折家将偏将折惟正,明光骑军主将李绩,偏将李元霸,步兵主将呼延灼,张涛,这数人都是先锋军的大将,折家乃三晋西北之大族,折家在开元二年,大唐扩张向银”的时候,折家降唐,被李世民封为西山侯,一家上下十数口尽数获有封赏,数万精锐折家将士也被编入到大唐军中,仍由折御勋统辖。

明光铁骑相当于大唐禁军,属于单独编制,明光铁骑为重甲骑兵,整个大唐只有不足八万明光重甲,而其中三集就放在了洛阳府,而三万川四渚李绩率领,此番李绩亲帅一万明光铁骑以及万轻骑尝甘不详将领除了想要活动一下筋骨外,更多的是看着李世民的弟弟李元霸,而呼延灼,张涛两人则属于唐军中的高级将领了,各自统辖着一军精锐步兵。

三晋大地由于山地奇多,加上僻壤草原,所以民风彪悍,士兵善于在复杂地势上行军,而在平原上行军度也获得一定的提升,大唐的一个军编制与大夏一致,或者说大夏跟大唐一至,因为大夏的军制很大程度上是以大唐兵制为主,同样是一军一万两千五百人。

“折帅。瓦子河一带由于是我大唐和宋国交界隔离带,宋兵为防备我骑兵突袭,所以雇佣劳力与瓦子河周边百里挖掘数百长短不一的壕沟,另外还挖掘了数不清的陷马坑带,骑兵根本就无法通行,所以想要破宋军大营,唯有步战李绩也很是头疼,因为中原少产马之地,而北部吴,清,大唐,大秦这些拥有产马地的诸侯都会禁止马匹流通,对中原各路诸侯严格封锁战马来源。而中原地区,本来有黄河野马群落,但是这些野马在历次中原混战中。已经绝种了,毕竟中原当初人口十分密集,几乎三里一村,烽火初年各的诸侯混战,每日几乎有上千村落相互吞并,战争,而当时清澈的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不知道多少次,漂浮的尸体几乎每日都能看到几十上百,而地面下,走十步挖一个坑,就埋有一人尸骨,而在那种混乱的时候。战马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是各路诸侯抢掠的对象,加上战乱。想不绝种都难,而到了相对平和的时候,中原的野马群落几乎断绝。中原也失去了战马的来源,大中原地区地形平坦,最适合骑兵挥,而宋军因为少骑兵,多步兵,所以为了防止大唐骑兵,在两国交界一线上。大量设置陷阱,陷坑,壕沟,陷马坑等等,而这也着实让大唐骑兵有些畏手畏脚,不得施展。

“哼,区区几万宋兵,明日在河畔岸边看我如何破营!”李元霸一脸高傲,丝毫不将杂兵放在眼中。大有一人敌万的架势。

折御勋看着李元霸不由地哑然失笑,李元霸个头不高,只有一米七多点,四肢也不如北方大汉那般虎背熊腰,全身上下都是肌肉,略黑的脸庞显然有些瘦弱,胳膊腿比起一般的士兵也没有出奇之处,但就是这样一人,体内却茁含龙象之力,单手可轻举千斤,一拳可断脑袋粗细的大树。

李元霸的勇猛可以说是唐军上下屈一指的,折御勋曾经亲眼目睹这厮一人生撕了天可汗具七员猛将,那可是都是草原上最壮硕的勇士。每个人的力气都比得过一头牛。但在李元霸的手中却如小孩一般,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而李元霸杀人十分血腥,杀人就杀人呗,非要玩撕人,就算他这杀人无数的老将都有些看不过眼,有些倒胃口,但这个。家伙杀完人全身还是鲜血,却能吃下半头牛,什么叫怪胎,而这李元霸就是脑袋有点一根筋,说白了就是有点傻愣傻愣的,但傻人在某些方面也很厉害,除了拥有霸道的力量之外,李元霸的武艺也十分精纯,不过至今没有看过谁能逼得李元霸出手。

李元霸很狂,但却有狂的资本,而向来最爱李元霸的李世民却将他派了出来,可见此番定是要啃下宋国一块肉了,折御勋看了眼李元霸,想了想,如果骑兵不可用,那就让李元霸这个霸王开道吧,宋军只要应战,那就有好戏瞧了。

“今日暂且休息,明日清晨。前往宋营挑敌骂阵,另外呼延将军你着人在黄河边上砍伐树木打造木筏。张将军你让人在瓦口北三十里外。使用泥土填平出一条道路来折御勋想了想。对着营内的众将道。

李元霸看了眼折御勋。虽然对这个老家伙其他的安排有所不满,不过对方既然让他明日挑阵,李元霸也不屑在找这折家老儿的麻烦,直接拎着两个跟盆一般大小的翁金熟铜锤很不协调的走了营帐。

折惟正看着离开的李元霸,不由地的一阵苦笑,上前对着折御勋道:“父亲。你真的要将小妹嫁给楚王。”楚王就是李元霸,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册封李元霸为楚王。“此事已与陛下商议过了。此战之后,就为惟馨办婚事,好了,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楚王虽然有些傻。但傻有傻的好处,而且我折家虽然得陛下信任,但手上有数万兵丁。难免引人猜忌,与楚王联姻是最好的办法,陛下对楚王十分隆宠,信任,我折家有楚王做靠山,日后地位也更加稳固,好了,此事不要再提,明日战场,记得护得楚王殿下周全。虽然楚王武艺高强,单打独斗无人可敌,但就怕对方使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放心吧,父亲折惟正点了点叉,折家的未来如果能跟楚王联系上,折家在大唐无疑更加稳固。繁荣兴盛指日可待。

翌日清晨,吃过早饭,两万唐军与瓦口河对面宋军大营挑敌骂阵,而宋兵大营,朱温麾下大将史敬思。五代后唐时期名将,有着白袍将之称。率军出营迎战,史敬思有子。史建瑭也是一文武双全的猛将,作战时每冲在前,所以被称作史先锋。两父子乃是朱温麾下能担一方的大将。颇为朱温倚重,此番探得唐军来袭。朱温派出史家父子迎战,自己则在后方聚集兵马陆续到达。

史敬思善于练兵,麾下数万将士都是南征北战的精锐老卒,甚至还有不少人曾经参加过数年前与唐大战,那一战以朱温惨败,当时的三十万精锐,最后只有八万逃回,让朱温一蹶不振,而当时的史敬思也参加了那一战,可以说是往日历历在目,这之后数年,虽与唐兵时有磕碰,但却少有大战,但此番大唐攻宋。怕是来者不善。,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肌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弈旬书晒细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