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诸侯争霸 > 第七百五十二章 墨门两分

诸侯争霸 第七百五十二章 墨门两分

作者:月鼠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29 来源:笔趣阁

东泰山之南。墨山。有着号称九环山城的墨城燃烧着礁川刚烈焰,自从大夏圣元五年,大夏动第二次山东战争,并在圣元六年包围了墨家的大本营,墨山之后,长达三年多的围困终于要画上了一个句号。

随着墨城第四环城被攻占,实际上已经宣判了整个墨门最后的终结,长达三年的战争,让墨城这个拥有十五万人口城市已经人丁寥寥,能够战斗的士兵不足千人,而墨山九环城,失去了六座之后,仅剩下的三座因为位于山顶,所以面积狭防御设施并不多,缺乏空间的墨城已经没有继续防守下去的资本。

而墨门也足以骄傲了,在大夏二十万兵马的围困下,坚持了三年多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大夏在对墨山的进攻中,动用了过一千架投石车,数千巨弩,可以说在与墨门的对战中,大夏的兵工作坊研制除了许多强大的冷兵器兵器。

比如级投石车,整个投石车采用泰山上笔直的衫木作为抛射杆臂,长达六丈的抛射臂,让级投石丰拥有远的射程,而为了这种级投石车能够运用,大夏在墨山下,用巨石,水泥修建了无数的巨大的平台,以用来支撑这种级投石车可以正常的使用。

比如密集弩阵,大夏为了让箭雨可以覆盖到墨山上空,用土方巨木搭建了一座高达十丈的平台,而在平台之上,设置了两千七百架床弩,整个弩阵呈现半月形,排列成行,光是平台就搭建了六个月,好用资源无数,而建成之后,这近三千床弩形成了弩箭雨将整个墨上都射成了刺猬。什么叫战争的疯狂,在这墨山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除了密集弩阵这种大手笔外,大夏还建造了更大的热气球,可以携带一吨多的物体飞上天空,而为的只是将一个个爆裂燃烧木桶丢下去,可以说为了攻占下墨山,大夏投入了无数的金银,而墨山几乎成了大县新式战争兵器的试炼场,当然从对墨门的战争中,大夏还学习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墨门的机关术甚至已经在大夏流行起来。

随着墨门一层层的被大夏打下来,那些废弃或者已经损坏的墨门机关都被大夏搜罗一空,运往后方,匠作院从这些损坏的机关中进行恢复,并吸收墨门那独特的技艺,可以说墨门的机关术为大夏工匠打开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燃烧着的墨山是山下大夏军兵每晚都会欣赏到的焰火,整座山城都笼罩到一片火光之中,而不时的,还会有不少投石车不断的将一咋,个木桶投掷到天空,将熄灭的火焰再次的燃烧起熊熊烈焰,墨山已经成了一座火焰之城。

墨山山脚下的大夏军营,乐毅站在自己的营帐前,望着燃烧的墨山,作为一个沙场老将,乐毅攻下的城池无数,但是却没有哪一座城池让他感觉到如此伤感,战争进行到此,墨山之上能剩下的人绝对不过万人,而且这些人还都是老弱妇孺居多,可以说战争已经提前结束了,但是他们却依旧在举起屠刀,只因为墨门的狂妄,只因为墨门的不识时务。鞠义走到乐毅的身旁,也抬起头望向远方的墨山,良久这才扭过头,对着乐毅道:“乐帅,你认为陛下会下诏赦免仅剩下的墨门中人么,三年的战争打下来,我们已经是水火不容,有太多的仇怨掺杂了进来,如果让墨门存留了下来,再次生根芽,很可能会成为大夏之祸啊!”

鞠义的担心并不是危言耸听,墨门几乎快被大夏灭了门,这可是刻骨铭心的大仇怨,不可能轻易的化解掉,而墨门那稀奇古怪的机关术,让人惊叹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防,而墨门的武墨游侠,也是难缠的角色,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乐毅呵呵一笑,道:“三年多了,这场仗整整打了三年,我们双方都折损了无数,这仇怨又怎能轻易化解,但做了三年的对手,墨门也确实值得我等武人敬重,如今山上能战的青壮怕是少之又少,剩下的也多是老弱妇孺,你我就算是为这个值得敬重的对手在做最后一件事吧,一切全凭陛下决断,我等遵命就是!”英雄惜英雄,或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乐毅是打算要彻底的覆灭掉墨门,但是打了三年,乐毅的心境早就已经有了一丝变化,到了地步仍然还在坚持的墨门让乐毅也有些惺惺相惜了。

燃烧的火焰,依旧在继续,不过燃烧的范围却是在山腰中部,而止顶依旧是漆黑一片,没有人知道在那上面还有多少人,在生什么事。

“报大帅,陛下派出特使,有旨意宣读!”两日后,乐毅在巡视营防的时候,一个亲兵飞快的找到了乐毅,对着乐毅道。

乐毅听闻立刻回到了营帐之内,但看到帐内的人却是感觉有点意外,因为眼前这人不是别人,却是大夏皇太子麒,皇太子怎么会出现在这,乐毅只是愣了一下,连忙上前,单膝跪倒,行军礼道:“不知太子殿下远道而来,未能出迎,实在是罪该万死!”

皇太子麒呵呵一笑,连忙将乐毅搀扶而起,让乐毅坐下,为什么太子会亲来,原来是皇太子在四月回到了海都之后,停留了一日,随后就乘船北上,回到了皇都,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都汇报了一遍,并开始筹备在耽罗建县,移民,以及筹备货物等众多事务,这一来就在京内住了下来,等到了五月初,乐毅从山东来的奏章就到了。

墨门经过三年被围困,加上山东各地陆续被大夏攻占,影响力已经是一年不如一年,甚至可以说山东这块墨门有着巨大影响的地方已经有了变化,儒学明显强盛了起来,并开始大行其道,大有取代墨门而代之的迹嘉

儒学与墨学可以说是两个存在很多对立的学派,比起顺从统,…用,并维系统治的儒学来。墨学就有点不那么妥欢仰了,州“心就宣传,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的主张,可以说这一套在唯我独尊的统治者的眼里,不说是大逆不道,却也绝对不会被人所喜,就算是夏羽这个现代人,也因为置身处地,对墨学的这一套不怎么喜欢。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夏羽如今是大夏国皇帝,自然不会去宣扬限制皇权的思想,否则那就是脑袋被驴踢了,自找不痛快,而且当初墨学实在是太过狂妄了,完全不将君权放在眼中,而这种学派。夏羽不得不去打压,其实当初并没有打算彻底灭了墨门,毕竟墨门除了某些思想不合时宜外,有一些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孔孟之学,老子之学几乎都属于唯心范畴,只有墨学是以唯物论为展的学派,加上墨门对机器,机关等方面的研究其实有很高的程度,所以夏羽只是想敲打敲打,让他们识趣一点,但谁能想到这墨门居然敢组织山东诸侯联合起来对抗大夏,这就不能容忍了。

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说不上谁对谁错,但夏羽作为胜利者,自然不会是错误的一方,不过如今大夏境内儒学过重,尽管此刻大夏的儒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不是那种被历代统治者修改的面目全非的儒学,但儒学的一支独大也引起了夏羽的注意,而当初建立起的百家馆内,却是没有一支力量可以与儒学抗衡,兵家家,纵横家这些学派都偏安一隅,无法作为主流思想,加上大复地理偏东北,也不是这些学派的主要阵地。所以力量并不强。

尽管墨学很多的思想不怎么讨人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墨学作为一介,学派却是能与儒学抗衡的存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唯心论,也需要唯物论,夏羽想了许多,最后还是打算留下墨学,大不了将那些不合时宜的思想改改,将墨学里的精华留下来。

夏羽倒是没有顾忌墨学在大夏生根芽后,会不会去推翻他的统治,或许一个学派的存在能很大限度的影响一个国家,但夏羽却是一点也不担心墨门东山再起后会与大夏为敌,因为仇恨是会随着时间流逝的,何况夏羽也不认为墨门能有那个实力推翻了大夏,因为墨门又那个能力的时候,或许它已经融入了这个国家。

夏羽将招揽墨门的事情交给了皇太子麒去做,一来是表示夏羽对这个事情的重视,也是表示夏羽已经改变了态度,二来也是让太子麒去施恩,让墨学围绕在太子身边,保证墨学可以快的恢复,毕竟与墨门交恶的是夏羽,而不是太子麒,墨学更容易接纳这位未来的大夏新皇,第三,也是让太子麒知道夏羽的用心,让太子麒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大夏的治理中来。

于是就有了皇太子麒出现在山东墨山山脚的事情。

“殿下,不知陛下有何旨意下达!“乐毅询问的道。

皇太子麒呵呵一笑,道:“父皇在来的时候说,山东各府灶属海都节制,既然事情生在海都辖下,就让我看着处理,之后将处理结果上交一份。”

乐毅听言,哦了一声,虽然大家都知道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的接班人,但是如今夏羽这个皇帝正值青春鼎盛的时候,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哪怕在统治大夏二十年也很正常,可以说就算是立了皇太子,也不会给皇太子过多的权利,毕竟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但是从皇太子麒话里所言中能够听的出,皇帝陛下是将辽东山东军政事务交给了皇太子打理,尽管不是全部,也没有最后拍板的权利,但却是皇太子具备权利的兆头,乐毅对此自然不会多说什么,皇家事不是他们能掺合的:“那殿下打算怎么处理?”

皇太子麒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乐将军对如今墨山上的情况有多少了解!”乐毅沉吟了一下,道:“大致的情况还是知晓的,墨山内有人口十余万人,不过经过三年战争,被我军俘虏的老弱妇孺大约有三千余人,大多都是山内密道中现的。另外还有数百不同程度的伤员大多都是重伤,而经过对尸体的统计,如今墨山上的人口应该在万人左右。而且粮食,水源应该十分匿乏,我们拿下的第四城内现的很多山洞仓库内所积存的粮食只有很少,而就算最后的山顶三城仍然有仓库存有粮食,数量应该也不会太多,而这些日子估计消耗了不少,但具体的我们就不知晓了。”

“也就是说墨山上的情况很不容乐观喽!”乐毅点了点头,皇太子麒想了片刻,道:“明天派个人上山,对其进行招降。”

墨山的情况很糟糕,而墨门的柜子墨子也已经病倒了不少时日,可以说如今的墨山上下群龙无,而在这个时候,墨学已经隐隐的成了两派,一派是打算与大夏不死不休的死硬派。一派则是表示退让,以保全墨门为重任,对大夏进行妥协的妥协派,而如今墨门上下墨子的弟子折损众多,如今剩下的已经是寥寥不过百人,能战斗的士兵不过千人,余下的尽数为老弱妇孺,其中以孩子居多,如今已经有很多女人已经开始协助守城。

而最糟糕的还是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墨山上的粮食将尽,墨门虽然储备有大量的粮草,但是也架不住消耗,三年多的时间每日吃食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至于水源倒是不用太过担忧。

就在墨门上下一片茫然,内部争吵不休的时候,大夏的使者上了墨山,尽管双方已经势如水火,但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矩却依旧要遵守的,墨山上的保存还算完好墨院内,大夏使者被带到这里:“我乃大夏皇太子派来的使者,今日上山就是来劝说各位,不要在负隅顽抗了,只要你墨门愿意低头,太子殿下旧心小往不咎。并接纳墨学在我大夏传扬不讨不知道两位话比”主”。

大夏使者说着望向明显分成两派的头目,能当这个使者自然都是眼清目明,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小而从双方的目光,神态,很快大夏使者就看出两人谁是有意接受,谁是不愿接受的。

墨龟,墨子的入室弟子之一,当初墨家三兄弟在黄子国,被秦琼算计,墨家三雄一死一残,作为老大的墨龟可以说跟大夏势不两立,加上墨龟主学是墨家武学,所以属于是强硬派的代表,自然是对大夏充满敌意的那介”而另外一个则是墨柳,墨柳就是当初去往大夏游历的墨学弟子,不过墨柳所学主要是建筑,机关等学,本来这代表是轮不到他这个二代弟子去当的,但是这三年来,墨学弟子死伤众多,而他这个墨学二代弟子已经成了墨门的代表人物。

两人对视了一眼,显然双方的立场明显不同,不过有外人在场不便于争吵,以免被人看了笑话,就在两人双目对视的时候,一个墨学的女弟子上到殿内,对着两人道:“两位师兄,师傅让你们过去,有话对你们说”。

两人也有些诧异,但墨龟反应过来后,匆匆的转身朝墨院后方走去,墨柳对着夫夏使者道:“蒋贵使稍等片刻,我等去见家师,究竟如何,还需看家师的意思!”墨柳说着也是步履匆匆的向后院走去。

一张大木床上,朴素的铺着一层被子,墨龟和墨柳走入的时候,床上的老者却是被女弟子扶起,老者的面庞没有久病后的苍白,而是显现着淡淡的红光,显然这已经是老者回光返照,弥留之际。墨龟和墨柳匆匆走到床前,弯腰礼拜。墨子抬手挥了挥,道:“生乃天命,为师命不久矣,叫你二人过来是有几件事交代。我墨门逢此劫难,门下弟子十不存一,然我墨学却不能就此终结。”

“墨龟,你精于墨学武艺,守御之法。乃我墨攻之学之皎皎,我传你墨学矩子之位!”墨子说着手臂颤巍巍的接过女弟子递上来的一个木盒,木盒乃是泰山纹木制成,上面有着九龙浮雕图案,这正是墨门研究出来的九龙盒,内含机关。非知开关而不得开。

墨子将木盒的打开方式传投给了墨龟,而在九龙盒上的九龙游动,木盒被打开的瞬间,一件闪烁着白金光环的器物出现在几人面前。这是一个仿锤一般的椭圆体,上面雕琢着精美的小人图案,这就是代表着墨家最高圣物的柜子。

矩子:史诗级道具,墨门的象征之物。持有此物者为墨门矩子。

“柜子是我墨门象征之物,拥有强大的力量,墨龟你作为二代矩子,要善用柜子,以我墨学宗旨造福苍生。”墨子拿起矩子交给了墨龟,不过矩子在到达墨龟之手后,那淡淡的白金光华却是渐渐的隐去,最后变成如同一个普通仿锤一般,朴实无华。

墨龟捧着矩子,对着墨子连叩三头:“弟子定当以墨家复兴为己任。不会辜负老师之期望。”

“起来吧墨子咳嗽了两声,又望向墨柳道:“墨柳,你精于我墨门建筑,机关之法,马我墨关的杰出弟子,我同样传你墨学矩子之位。”

听到墨子的话,墨柳惊讶的张开嘴巴,而一旁的墨龟也是有些诧异,不过墨子却是打开了另外一件九龙盒,一道金黄色的强烈光芒让人眼难睁,半晌之后,几人这才恢复了视力。而九龙盒内分明漂浮着一件尺子一般的存在,但是墨龟,墨柳却是知道,这把尺子可不是寻常之物。

丈天尺:低等神器,天下之最为标准之度量,可大可可丈量天地之广,亦可毫量微屑之离,供奉此神器,国家将拥有统一度量尺,工匠加工精度提升至毫。

丈天尺,墨门唯一的神器,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墨门才能制造出惊喜无比的器物,让墨门之机关传扬天下,而也是因为有它的存在,鲁门才会与墨门同气连枝,可以说这神器是除了柜子之外,墨门最为重要的物品。

“这丈天尺就交给你了。”墨子将丈天尺交给了墨柳,随后继续道:“我墨门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今日我让你二人同为柜子,只为保留我墨学之经义,不让我墨学失传,墨龟你带着墨门部分弟子从密道逃离墨山,从今隐姓埋名,与江湖之中展宣扬我墨学,让墨学得以传承,今日墨门之仇怨就此忘却,不准妄图报仇

“墨柳,你带领剩下弟子向大夏投降,不管受到什么委屈,都要保住我墨学之根基为重!咳咳!”

“老师?”

“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你二人务要以我墨学为要,不要为心所蒙蔽,断我墨学之根

大夏圣元九年七月一日,墨门之矩子,墨学之祖的墨子逝世以墨龟为的墨门弟子以暗道隐藏于墨山之中。墨柳带领余下墨门和鲁门之人向大夏投诚,墨门正式一分为二,在其后百年,形成了守墨与攻墨两派,尽管墨子遗言不准墨门复仇,然而攻墨与守墨之间的间隙却已经出现,其后数百年,两派渐成敌人,守墨效忠大夏,攻墨意图推翻大夏,两者开启了长达千年之久的墨门之争。

墨门分裂,以墨柳为的墨门弟子,鲁门祖师鲁班向大夏投降,大夏皇太子麒接纳了两门,长达三年之久的墨山之战结束,而墨门之战的结束也意味着大夏完成了对山东的又一次政征服。

大夏圣元九年,九月,齐国孟良之战大败,西疆半壁江山沦陷,齐威王小白听从大臣意见,引大夏之师对抗魏,纳表为臣,而休整了两月之久的燕大营再次开拔,转攻入齐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