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上品寒士 > 五十三、金谷园豆粥

上品寒士 五十三、金谷园豆粥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6:08 来源:笔趣阁

桓温原本对郝隆把他与孟尝君相提并论并丹芥蒂。但听恢川小寥寥

数语却具雄辩之势的论断,孟尝君就成了鸡鸣狗盗之雄了,而郝隆则无

从辩驳,桓温有大志,喜纳天下英才。郝隆却把他比作鸡鸣狗盗之雄,

心里当然不会痛快,但桓温以雅量著称,只要不触及他根本利益的,他

都能容忍,更何况这只走过耳的言辞。他自不会太在意,笑道:“操之

识鉴过人,能道前人所未道,这第一题应该走过关了。”

郝隆听桓温这么说,不禁丧气。深深吐纳几次,方道:“请陈橡荐

第二楚国令尹子文冶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其后继者子

玉复治兵于蔫,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请试论子文与子玉小

冶兵之优劣。”

郝隆心想:“陈操之是靠玄论清谈博取名声的,对这些行军治兵

之事定然渺无所知,我要扬其短而抑其长。”

谢玄、王坦之都为陈操之担忧,谢玄是入桓温军府后才开始研读兵

书的,此前对兵书亦不感兴趣,而他与陈操之交往,从未论及兵法,不

知陈操之读过这类书籍未?

陈操之端坐不动,答道:“《太公六韬龙韬,将威》云‘杀一人而

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悦者,赏之”杀一而惩众,赏一而

劝众也,《商君书去强》有云‘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必

死”子玉冶兵,万世之常法,子文治兵,非常法也。”

郝隆奇道:“我闻钱唐陈操之,奉内圣外王之学,有海内新儒宗之

誉。不料却是好刑名法家之学,此所谓阳奉阴违者乎?”

陈操之道:“内圣外王,此治国之道也,诛以明武、赏而劝众,赏

罚分明,此治兵之道也,郝参军混淆治国与治兵,不亦谬乎!”

郝隆再次语塞,他没有料到陈操之竟然熟读兵法,所以他方才的反

问也显仓促草率,被陈操之反戈一击。击中要害,动弹不得了,问了两

难。得了两个不亦谬乎。

这下子桓温对陈操之刮目相看了,一个寒门学子,苦读儒经、旁

涉老玄,养望交友,把家族提升到士族阶层,这已经是很不容易,没想

到陈操之对兵书和法家也了如指掌。雅可谈玄、武可掌兵,这样的陈操

之才是他桓温所急需的人才啊,郗嘉宾果有知人之明,三年前就说陈操

之足堪重用,陈操之虽不曾明言,但其志显然不是满足于五品以下官职

的,这样急欲谋求晋升的次等士族子弟,只有他桓温能重用之、能提

拔之,而且陈操之决意要娶6氏女郎,没有他桓温相助,那将是势如登

“很好,很好,操之可大用。”桓温捻须微笑。

郝隆朝堂上桓温一望,又遍视众卢”这些人原先是抱着冷眼旁观的

心态的,想看看狂士郝隆如何与新近声名雀起的陈操之鹞蚌相争,但看

到陈操之对郝隆的锐利反击,语虽不多。但旁征博引,显示了深厚的

学识,都是悚然动容,不自禁地坐直了身子,作出凝神倾听的姿态

郝隆道:“陈橡耸然有才,兵书亦读过,虽未见实干,纸上谈兵总

是会的,佩服佩服。”

郝隆狂妄,人缘不佳,众人乐见其受窘,这时听郝隆强词夺理、

语含讥讽,都期待着陈操之反击。不料陈操之依旧温雅从容问:“郝参

军,不知这第二题算得勉强通过否?”

众人暗暗诧异,心想陈操之先前以郝隆晒书事咄咄逼人,现在为

何又谦恭忍让了?却不知陈操之先前乃是为了先声夺人,既已打压了郝

隆气焰,自然要温良恭谦让,回复君子形象,初入军府,不宜太张扬。

郝隆点头道:“这题答得不错。请听第三题冠军将军陈佑守洛

阳。陈橡以为洛阳能据守否?。

此言一出,堂上一片哗然,郝隆这是明显刁难初入军府的陈操之

了,然而郝隆先前说过,要考识见和时务,陈站守洛阳也算中时务

吧。这本来就是一个棘手的难题。桓大司马对于能不能据守洛阳也没

有定见,郝隆却以此来考陈操之,真是太过分了!

桓温话了:“陈橡初来乍到。郝参军此问不合时宜,陈橡可以

不答,此题就算通过。

郝隆狂生派头出来了,大声道:“桓大司马,洛阳正是目下最大的

时务,冠军将军陈佑上月遣使来报,认为洛阳难守,欲退屯许

操之入西府为征西橡,备顾问应对。吾以此相问,正合其宜。”

陈操之朝桓温一躬身,说道:“夫司马,容我先问一事,不知那沈

充之子沈劲沈世坚是否在洛阳?”

吴兴沈氏乃大族,田产万顷、家财数十万贯,沈充少习兵书,以雄

豪知名,因参与王敦叛乱,被诛,沈充子讥册有节操。哀父死干非义,志欲古功以雪家族!耻。然以巩引一不得

仕进,司州刺史王胡之重其有,辟为幕僚一

据陈操之所知,沈劲得王胡之提携,朝廷同意解除沌劲不得为仕的

禁锢,诏以沈劲补冠军长史,助陈佑守洛阳,沈劲利用家族和自身的影

响力,募壮士千人奔赴洛阳,屡以少击燕众,摧破之,而洛顶粮尽援

绝。陈裕自度不能守,帅众退屯许昌,留沈劲五百人守洛阳,沈劲原就

抱着必死之心,誓于洛阳城共存亡。以五百兵苦守洛阳一年,内无粮

草外无救兵,终被燕太宰慕容恪和吴王慕容垂攻克,沈劲不屈而死。

朝廷嘉其忠义,赠东阳太守,吴兴沈氏重归士族。

这又是一个为家族复兴奋不顾身的。陈操之心有戚戚焉。

桓温听陈操之间起沈劲,奇道:“陈橡识得沈世坚?此人由司州刺

史王胡之荐到我处,募得壮士千人。欲赴洛阳立功报国,我收到王胡之

书帖时,王胡之已病逝,故人之托。思之怅惘,无奈沈世坚乃刑家之

后。我亦不能违律重用之,今尚滞留城中。”

陈操之心道:“原来沈劲还未去洛阳,此人是将才,赴死可惜。”

便道:“操之此前从未见过沈世坚,只是久闻沈世坚少有节操,有勇

有谋,大司马不拘一格招纳人才,若因其是刑家后而阻其报国之心,岂

不可惜!”

桓温内心有隐秘,他龙方桓氏便是刑家后,虽然世无知者,但他

对此还是颇多忌讳的,当下不置可否。说道:“陈橡何以提起沈劲,这

与洛阳守或弃有干系否?”

相对于北伐,桓温更注重江东,江左矛盾重重,有很多错综复杂的

事需要处理,而北伐只是桓温树立威望的手段,其实是不愿与符秦、慕

容燕死拼而消耗自身实力的,陈操之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有些话他还是

得说

陈操之答道:“冠军将军陈佑既云耍退屯许昌,其无守志可知也,

而沈劲以刑余之后,思欲报国雪家耻。必半用命,又自募壮士千人,只

需大司马表奏朝廷解除其不得入仕之禁锢,授以军职,再拨五百军士充

实之,命其北上助陈佑守洛阳,陈佑的沈劲为助,则守城之志坚矣,

洛阳得以固守,此后无论大司马西进关中、北伐慕容,皆得便利,大司

马欲立不世之功,洛阳实不可失。”

桓温略一思索,却问郝隆:“郝参军以为陈操之守洛阳之策可行

否?”

郝隆道:“扯出来经实用的沈劲,完全是迂阔之策。我以为不可

行。”

谢玄曾听叔父谢安说起过沈劲。谢安认为沈劲坚毅果勇、有才

干。当即道:“大司马,我以为子重此议可行,沈劲忠义可嘉,足堪委

用。

王坦之对陈操之的观感也是大变。上次司徒府雅集,陈操之辩惊

四座,深得会稽王赏识,但崇尚儒家和刑名之学的王坦之却不以为然,

认为陈操之即便是王弼那样的玄学天才。当此之世,又何益焉,但今日

陈操之又恍若变了一个人,绝口不提老庄,谈兵法、时务、识鉴,亦是

高人一筹,这个陈操之,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渊博如海,深不可测

啊!

桓温借郝隆检验陈操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郗嘉宾言陈操之是汉之

张子房、魏之荀文若,诚非虚言。桓温胸杯大畅,朝廷假他黄钱也不如

的一陈操之让他欣喜,举杯道:“陈操之顺利通过答难,诸位共饮一

杯祝贺之。”

郝隆默然归座,见众人都举杯向陈操之致意,似乎都忘了按事先约

定陈操之也要问他三个问题,郝隆深感受了冷落,大声道:“陈橡,现

在该由你来问我三难了。”

陈操之微笑道:“今日是大司马加官进爵的喜庆日子,帝使在

座。我既已按惯例答难,就不必再问难郝参军了,唇枪舌剑”不如颓然

郝隆却不识趣,认为陈操之是藐视他,非要陈操之间难他不可,陈”

郝隆道:“三题。”

陈操之道:“答得出第一题才有第二题。

郝缘怒道:“你说,你说。”

陈操之乃徐徐问:“昔者石崇在金谷园宴客,为客作豆粥,咄嗟即

办。何也?”

豆粥极费火,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熬成,但到金谷园作客,石崇一声

吩咐,热气腾腾、鲜美异常的豆粥就能端上来,当年在金谷作客的王

敦、王导兄弟对此大惑不解,不知石崇用的是何法?

郝隆一本正经问陈操之三个难题。陈操之却问郝隆这个无关紧要的

问题,可谓饮谐任诞,大有晋人风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