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上品寒士 > 七十一、桓温逼宫

上品寒士 七十一、桓温逼宫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6:08 来源:笔趣阁

二汉十月,谢安弄里怀捏着一柄蒲蔡扇,偶尔挥动下“州坝的蒲蔡扇就好比谢万手里的铁如意。闲居时不可或离。

听陈操之说罢,谢安轻吁一口气,心知桓温废帝之举是势在必行,阻拦不了的,谢安担心的是桓温篡个,那样江东势必陷入混乱,陈郡谢舟势必受牵累,谢安默然片复。迂回道:“曾听阿元言操之之志,,只在眼前,大,则在天下。今日我想问问操之天下之志?。

陈操之心知此番谈话之关键,不亚于月初与桓温的那次长谈,他心里很清楚,他依附桓温是要借桓温的势力来展自己,但桓温篡位称帝的目的与他的理念相悖,他不会追随桓温走到底,所以他才会对琅琊王司马昱表忠心,现在他是在桓温与晋皇室之间周旋,美其名曰左右逢源,其实是悬崖硝壁走钢丝,稍一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陈操之与江东本地的世家大族关系不错。尤其是去年借助会稽土断,他一方面打击了与他有怨隙的贺氏,一方面与虞氏、魏氏、孔氏、谢氏(会稽谢氏)的关系相处融洽,只要他能跨过陆始这道坎、娶葳蕤入门。那么他就有能力团结南人士族,而若能再争取到以陈郡谢氏为的南渡大族的支持,那么他承受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所谋就会更有成算。所以,他必须与谢安推心置腹长谈

陈操之挺腰跪坐,说道:“晚辈之志,无非是“国家太平、宗族兴旺,这八个字

谢安微笑道:“内忧外患。世道不宁,要国家太平、宗族兴旺岂是易事。操之又将如何酬此壮志?。

陈操之道:“晚辈回建康十余日了,早就想向安石公禀报出使之事,只因道韫娘子病情未稳定,所以一直未有暇说起当即把出使之事对谢安原原本本说了一遍,与他对桓温郗、琅琊王司马昱说的一样详尽。

谢安静静倾听,疏眉微动。流露内心的惊诧,他虽知陈操之去邯城必有重要图谋,却没想到陈操之利用谶言、童谣、流言布下这么一个大局,这谶言、童谣看似简单,但这若不是对氐秦、鲜卑燕的时局和人物有敏锐的洞察是绝对做不到这样举重若轻、收效显著的,陈操之何以能有这般近似前瞻先知的能力?

谢安心道:“待坚被这么个死无对证的谶言困扰,氐秦动乱是难免的事。现在就要看慕容恪是否如陈操之所说活不过明年秋,这个也很好验证。今年底明年初,应该就会有慕容恪是否患病的消息传来。”

谢安赞道:“操之之智计。神鬼莫测。无怪乎桓郡公倚操之为左右臂,然则北伐建功,桓公或将伸其异志。皇极鼎革,此乃操之所乐见乎?”

陈操之摇头道:“非也,我曾以魏武、晋文之事晓喻桓公,桓公颇以为然

谢安上身前倾,问:“所以操之要助桓熙重建北府兵?。

陈操之道:“是,还望安石公有以教我

谢安安全明白陈操之的用心了,桓温固然是一代雄才,知人善任,却未必能看得清自己的儿子,桓熙、桓济扶不起的阿斗耳,操之这是想借势自强,此奇谋也,谁又能想到辅佐其子是为了削弱其父!

谢安又问:“若有朝一日,操之能到桓公地位。又当如何自处?。

陈操之笑道:“安石公太高看晚辈了,桓公地位既是因为其个人能力群,亦是形势造就,操之出身寒微,孤独无助,何能至桓公地位”。

谢安道:“前有陶侃,后有桓温,操之能兴起亦非不可能之事。试言之。又何妨

在谢安这样的智者面前,真诚坦率是取信之道,虚诡假诵是行不通的,陈操之道:“安石公应知晚辈为人,晚辈求学问、重情义,似非遗臭后世之人……这是化用桓温“大丈夫不流芳千古便遗臭万年”的典故,以示与桓温有别。

谢安朗声大笑。说道:“操之“似非,二字用得甚妙,不敢确定更显真诚,若一言断定有所不为。反见虚伪

陈操之微笑端坐,领受谢安的夸奖。

谢安蒲蔡扇一摇,说道:“操之赴京口时,我儿缓度可随你同往。”

谢缓度便是谢安之子谢琰,长谢玄一岁。与谢道韫同年,美风姿、贞行寡言,现为中书省著作郎。陈操之在谢府也见过谢琰几次,但甚少交谈,据说这个,谢琰与叔伯兄弟都很少往来,恐怕不太好相处,但谢安既肯让谢琰随他去京口,这表明陈郡谢氏会全力支持他重建北府兵,陈郡谢氏由谢尚、谢奕直至谢万经营多年的豫州军府虽然因为谢万”小击二已丧失了控制权,但两淮诸将出自豫州军府的不在吵数,训陈郡谢氏的关系依然密切

陈操之不掩饰自己的喜色。恭拜于地道:“多谢安石公

谢安解开心结。甚是愉快。似乎还想与陈操之说些什么,却又临时改变了主意,蒲扇遥指西边。说道:“阿元知道你来了,在等着你呢,操之去吧。陈操之向谢安施礼起身,往听雨长廊而去,心情甚是畅快,只是谢安最后说的那几句话让他颇感尴尬,如今谢道韫的身份已经挑明,谢安却似毫不避忌,虽说这些天他日日登门是给谢道韫看病,但谢安的态度显然不仅于此

陈操之也不愿多想。对于谢道韫。他自有感情在,即便是友情吧,他也很愿意来看望她,希望谢道韫的病尽快好起来,而且,与谢道韫这样聪慧机辩的女子相处是很振奋精神、心情很愉快的一件事,至于其他,请君看那秦淮河的流水。回旋曲折而始终向前。

桓温在广陵只驻留了三日。即从陆路还姑孰,九月二十六登卯日,桓温率西府步骑万人来到距离建康东北方的小城白石,屯兵观望一

建康板士庶一日数惊,以为当年王敦率兵攻入建康之事将重演。内外惶惧,人人自危,以琅琊王司马昱为的高官显贵更是频繁聚,商议对策,但白石距建康不过五十里,步骑急行,半日可到,在桓温强大的军力面前。司马昱诸人束手无策,而且。都城内外禁军也掌握在桓温的四弟、中领军桓秘手里。桓温若要逼宫篡位,起码在目前,司马皇室是没有一点抵抗能力!

皇帝司马昱这时刁感到了恐惧,大集群臣共议对策,尚书仆射王彪之、尚:“必先遣使去白石,问明桓大司马屯兵白石意欲何为,责以大义,令其还镇姑孰

琅邦王司马昱问:“哪位可奉此使命?。

众官面面相觑,皆不敢领命,桓温若要篡位,谁敢去樱其锋,何敢当面责以大义,只怕是一刀两段。

御史中承谢安对琅琊王司马昱道:“承相可召郗侍郎和陈洗马咨询对策

众官都点头称芝,郗和陈操之是桓温的心腹,问他二人最是合适。

司马昱便于大司徒官衙召见郗、陈操之二人,叹道:“命之修短,本所不计,家国之事,遂至于此,由吾不能以道匡卫,愧叹之深,言何能谕!”又吟诵庚阐诗云:“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泪下沾襟。

陈操之与郗对视一眼。郗道:“大司马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必不至于有非常之事。以百口保之

陈操之也力陈桓温无异志。愿以宗族保之。

司马昱心下稍安,道:“既如此,烦请两位去白石询问桓大司马意见

郗道:“请承相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亲往问讯,愿附行。”

司马昱便命尚书仆射王彪之与郗前往白石慰问桓温,王彪之、郗是二十七日午后出的,次日傍晚回到建康,关心身家安危的众官一路迎入台城,打听桓大司马意图。王彪之、郗皆不答,径入太极殿西堂拜见琅琊王司马昱,呈上桓温奏书,当时皇帝司马奕就在堂上。

琅琊王司马昱看罢桓温奏书,叹息不语。

皇帝司马奕不知桓温奏书写的何事,走过来问:“皇叔祖,桓大司马的奏何事?。

琅琊王司马昱也不作答,只是道:“随我去见崇德太后。”

皇帝司马奕心惊胆战地跟在叔祖司马昱身后往崇德宫而去,路上正遇朱灵宝、相龙二人,朱灵宝一脸谄媚地道:“陛下、大王,可有小人效力之处?。

一直沉默不语的琅琊王司马昱终于勃然大怒了,喝道:“宿卫何在?。

朱灵宝、相龙二人不知生了什么变故。站在那儿东张西望。还帮着喊:“宿卫何在?陛下有诏旨一”

宿卫中郎将毛安之急急赶到,还没施礼开口,就听琅琊王司马昱道:“将彭城妖人卢辣、佞臣朱灵宝、相龙、计好及其党羽拿下。听候处置

朱灵宝、相龙顿时傻了眼。

月底了小道求各种票票。

友情推荐马可菠萝新作《做人法则》,书号:口巫蚓,都市暧昧流,感兴趣的书友敬请一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