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上品寒士 > 卷二 深情 三十三、谢道韫的承诺

上品寒士 卷二 深情 三十三、谢道韫的承诺

作者:贼道三痴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8-20 15:37:49 来源:笔趣阁

外斜阳,秋光映水,陈家坞的秋日静美得宛若世外~西一侧,有一大片菜畦,秋冬之际,芥菜、萝、白菜青绿可爱,还有累累垂垂的黄瓜和秋茄,来圭在汲水灌园,来圭妻子赵氏赶着一群大白鹅从小溪边回来,这些鹅是去年才开始养的,约有三十余只,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颈,“吭吭”地鸣叫着——

大白鹅昂阔步从陈操之、谢玄二人身畔走过,鹅掌蹼足踏过泥地一片“沙沙”声响,倒象是一队耀武扬威的士兵,赵氏停下脚步,微笑着向操之小郎君和客人万福,然后再赶着白鹅进坞堡。

谢玄看着白鹅走过,好半晌不说话,但看得出他内心颇为挣扎,终于开口问:“子重,你上次在东山见到了家姊是吧?”

操之心想:“这你早就知道的啊,看来要问的不是这个。”点头道:“是,在曹娥亭上小坐了一会。”

谢玄问:“那么子重有没有向家姊承诺过什么?”

陈操之黑而秀的眉毛微微拧着,侧头看着谢玄的眼睛,说道:“有过承诺——”

谢玄斜飞的双眉慢慢竖来,眼睛眯起,英俊的脸庞一种威煞之气,却听陈操之继续说道:“我说八、九月间徐邈来我这里时,我会与徐邈一道前往东山拜会安石公,到时再与英台兄一聚,只是现今我母亲身体欠佳,只能失约不能前去了。”

谢玄皱起的头又舒展开来,笑了笑,说道:“我敬子重的才识和人品,只是家族利益当头还要再问一句,家姊是否向承诺过什么?”

陈操之不喜被人盘问问心无,他也明白谢玄问这些的用意,家族利益第一,绝不能让家族利益受损,友谊要退居次位——

陈操之默然久之玄不催问,只是目光炯炯盯着他。

陈操之淡淡道:“正幼度兄与我在余暨客栈月下长谈、正式交一般。英台兄也说要与我终生为友此而已。”

谢玄遥望五里外地明圣湖。微微摇。不知想些什么。好一会方道:“子重弟失礼了。请见谅。”

陈操之道:“无妨。幼度还有什么话要问地?”

谢玄微现愧色。说道:“我三叔父从京中来信。提到了子重。说司徒府拟擢升一批寒门入士籍唐陈氏大有希望。据说要各族派杰出子弟参加十八州大中正评我原以为子重已然赴建康。不如过两日与我同行如何?”

陈操之道:“我母风烛残年何忍远行。我已放弃建康之行。”

谢玄不禁动容默半晌,叹道:“子重纯孝,让人起敬,然而失此良机,也实在太可惜了!”

陈操之与谢玄回到坞堡西楼,戴逵与顾恺之在对坐论画,戴逵见陈操之回来,欣喜道:“戴某来唐,只为赏陈操之的妙曲,没想到操之的花卉画法亦别具一格,你这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顾恺之代答道:“卫师与张安道俱无此点染法,纵览历代画卷,也未曾得见,子重是去年才正式学画的,以前爱信笔涂抹,竟悟出这等技法,真是奇才。”

戴逵亦道:“诚然奇才,戴某不虚此行,见识了卫先生的两位高足,都是后生可畏。”

陈操之就用笔、用墨和着色的一些难向戴逵请教,戴逵不吝赐教,说道:“笔有四势,谓筋气,笔绝而不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改谓之气——又有运笔五法,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如百川归海,操之灵气特出,尚欠磨练,请记这四势五法,日后一代画风,正在操之与恺之二人尔,至于用色,恺之运用妙到毫巅,已非我所及,你自向他请教。”

戴逵又讲画面的黑与白、动与静、强与弱,疏与密、虚与实等等的对比,把绘画形式之美讲得极透彻,不但陈操之,顾恺之也听得入神,感觉大受裨益。

陈操之也深感与名士相交,绝非仅获虚名,受益之深难以估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世家大族子弟也未见得如何刻苦,但自然谈吐、见识不凡,因为他见识到的都是学识丰雅之辈,耳濡目染,琴棋书画不学自会。

不知不觉夜色笼罩下来,晚饭后,因为陈母李氏要早睡,陈操之先陪母亲说一会话,陈母李氏虽然精神依然不佳,但心情愉快,说道:“丑儿去陪客人吧,莫要冷落了客人,>溪戴安道先生名气很大,早先你父亲就说起过这个戴先生,说戴先

多艺,却是屡拒征召,隐居不仕,我儿要虚心向戴教。”

陈操之应道:“是,我傍晚时就听戴先生论画,戴先生高才卓识,让人敬佩。”

陈母李氏道:“汝父曾说这戴先生鼓琴江左第一,娘看到戴先生有个童子抱了琴上去,却一直未听到戴先生弹奏,娘想听戴先生鼓琴——”

陈操之笑道:“好,待我来引起戴先生鼓琴之兴致。”便取出柯亭笛,悠悠吹了两支曲子——《忆故人》和《青莲曲》……

三楼的顾恺之、徐邈正与戴安道、谢玄倚栏说话,顾恺之忽然闭嘴,因为陈操之每夜为母吹曲都很准时,差不多就是这个时候了。

戴安道正听顾之说去年冬月吴郡花木绘画雅集的事,怎突然就没声音了,正纳闷,就听得一缕清音悠悠而起,圆润宛转,雅致从容,偌大的陈家坞堡都沉静了下来。

戴安道凝神畅心领受这的音乐,音乐为心声,展现演奏者的气度和情怀,深情和感伤如水一般流淌,隐含母慈子孝、浓浓亲情——

箫声消逝,凉拂来,九月七,明月正圆,冷冷洒落一地月光。

谢玄道:“戴先生,这是陈操之为母曲。”

顾恺之道:“每日这一刻,让人俗虑全消。”

谢玄心里感叹:“子竖笛曲,迷煞多少人,我姊谢道简直是迷得茶饭思,要与子重终生为友,她是一女子,不是什么英台兄,如何与子重终生为友啊!”

戴逵道:“桓伊赠笛之人,真是名下无。”

谢不让自己多想那些事,问道:“江左音律第一品,桓伊笛、戴先生琴,戴先生以为陈操之的笛入得第几品?”

戴逵道:“不好品评,陈操之竖笛虽然能尽其妙,但与桓伊比,尚有不到之处,只是其吹奏的曲子甚是独特,第一是闻所未闻,应是陈操之自制之曲,沉思事、忆及故友、一往情深,奇就奇在操之弱冠之年却有这等深沉情感;第二是源自~中散的琴曲《长清》和《短清》,改编得极妙——”

正说着,足音,陈操之上楼来了,向戴逵施礼道:“家慈久闻戴先生鼓琴一绝,想听戴先生琴曲。”

戴逵欣然道:“愿为令堂鼓琴一曲。”

陈操之与小婵搬出一方蒲席铺在楼廊上,戴逵跪坐着,一具蕉叶七弦琴搁在金楠木几案上,问陈操之:“我弹一曲《渔父》如何?”

陈操之道:“甚好,戴先生见谅,我先下楼去陪母亲一道聆听戴先生妙奏。”

陈操之回到二楼母亲卧室,说道:“娘,戴先生要鼓琴了。”

陈母李氏强自坐起,虽无外人在场,但因戴逵是专为她鼓琴,不能失礼,要端坐恭听。

楼上琴声“铮铮”响起,一派渔樵隐逸、青山绿意境淙淙而出,旋律飘逸潇洒,显示鼓琴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陈母李氏听得入神,面露慈和微笑,待一曲奏罢,说道:“丑儿,戴先生这曲子很好,你去学来,以后也吹奏给娘听。”

古琴曲与洞箫曲大不相同,琴曲若断若续,音断意存,而洞箫曲则往复流转,少有停顿,琴曲改编成箫曲很难的,陈操之把~康的琴曲改编成洞箫可以吹奏的《青莲曲》可是费了大功夫,不过只要母亲喜欢,那再难都要去做。

陈操之待母亲睡下,上楼向戴逵请录了《渔父》琴曲,顾恺之听闻陈母喜爱此曲,笑道:“子重何不向戴先生学琴?那就省了改成竖笛曲的麻烦了。”

陈操之道:“学竖笛三月,学琴三年啊。”

……

戴逵在陈家坞盘桓了三日,九月二十日一早离钱唐回>溪,约陈操之日后去>溪相聚,谢玄依旧留在陈家坞,等待谢氏入京的船来钱唐。

九月二十三日正午,两辆牛车驶入陈家坞大门,男装打扮的谢道下了牛车,正在楼下的润儿惊喜地叫道:“祝郎君安好——丑叔,丑叔,又来了一位祝郎君。”

谢道蹲下身子,将润儿拉到膝前,刚说的一声:“润儿好。”就听陈操之的声音道:“英台兄,又见到英台兄了。”

—————————————————

感谢书友们,月票都快到三百了,小道很有动力,第一更三千到,第二更四千可能会很晚,等不及的书友就到明天早上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