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笑傲天龙行 > 第一百四十章 龙城往事

笑傲天龙行 第一百四十章 龙城往事

作者:会说话的夜鹰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2:27:18 来源:笔趣阁

漆黑的藏经阁内,依稀洒落着些许月光,窗前,一老一少盘膝而坐,似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向儿孙诉说着自己坎坷的人生一般。

“什么,您说,祖母是李沧海前辈?”

听得扫地僧所说,这李沧海,也就是无崖子的小师妹,李秋水的妹妹,竟然是他的妻子。

慕容复差点有些不敢相信,这无崖子的小师妹竟是叫李沧海,而且那无崖子念念不忘,没想到却是让扫地僧给弄到手了。

不过仔细想来,这也并不奇怪,天龙里当时在藏经阁那鸠摩智一出手,扫地僧便即知道他练的是小无相功。

仔细想来,那扫地僧便是知道小无相功,所以才能准确的辨出。

而且依据那黄梅僧与崔百泉在段王府的回忆,这仔细想来却也是合情合理。

当年慕容龙城武功冠绝天下,是江湖公认的天下第一,独创“斗转星移”绝技,纵横江湖,那时天下只有慕容,没有南慕容。

(ps:慕容龙城武功是公认天下第一,并不代表他的武功就比逍遥子强,因为逍遥子是隐士,大家懂得。)

然而正是因为他独创斗转星移闭关的那几年,赵匡胤已悄然发动了兵变,并在其后先后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等诸割据政权。

最后平定四海,实现了局部统一,建立了大宋。

当慕容龙城创出斗转星移出关后,本是雄心勃勃,便想一举借助青州养了多年的十万兵力和在武林所认识的江湖好汉。一举统一天下,光复大燕帝国。

然而当他出关后。看到的是四海清平,人心思安。

他当年纵横江湖。本是纠集了不少英雄好汉,但那时,百姓刚经过一场多年的战乱,却是谁也不想再参与战乱之中。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既然百姓之心都已归向了大宋,就算号令天下招兵买马,也是无人响应。

他慕容龙城就算武功天下第一,养有十万精兵,那又能如何?

于是。慕容龙城开始整日郁郁寡欢,离开了燕子坞,却是从此消失了踪迹。

那时,慕容光虽是年少,却是从小得到慕容龙城的教导,对他这个父亲也很是遵崇。

慕容龙城出走后,也使得他从此踏入了江湖,开始寻找慕容龙城的踪迹。

但慕容龙城自那日离去以后,便是从此渺无音讯。便似人间蒸发一般。

虽是找寻慕容龙城无果,但他却凭借这慕容龙城的真传,与自身的勤奋,再次在江湖上闯荡出了响当当的名号。

并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在武林也颇有号召力,大有当年慕容龙城的风范。

也就在那一年,他认识了李沧海。并在次年,李沧海又怀了他的孩子。

慕容光深爱着李沧海。当时李沧海怀了身孕,却是不适合再在江湖上走动。碍于李秋水的要求,他又带着李秋水回了燕子坞。

但当他再次回到燕子坞之后,看到的是满眼萧条,昔日繁荣昌盛的燕子坞已是一去不返,那句慕容祖先的遗训,众人也都已抛诸脑后。

二人回到燕子坞不久,赵匡胤病重,生命岌岌可危的消息很快便又传了出来,慕容光似乎再次看到了复国的希望。

于是他决定先潜心修炼,一定要在赵匡胤病逝,天下局势不稳之前,突破到慕容龙城那般境界,到时号召天下,举兵起义,便可一举成功。

(ps:此处不是胡编,赵匡胤的下一任皇帝宋太宗昏.庸残.暴,激起了王小波、李顺等的起义,并对其造成重创,试想若是慕容光当时没这般变故,结果又当是怎样?)

然而正是由于他的这份急于求成之心,却是反而使得他越练,便越是着了魔一般,心魔丛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他练完了还施水阁所有的百家武学,又开始想练李沧海的逍遥派武功。

逍遥派武功非本门中人,决不可外传,这是逍遥子定下的规矩。

但当年李沧海认识慕容光之后,为了帮助他练功,便给他说了功法,希望他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却是叮嘱过他绝不能修炼。

起初慕容光当真是从中感悟出了诸多明悟,在功力上得到了不少突破,但他并没有修炼,只是取其精华,应用于他姑苏慕容氏的武功而已。

但后来他已心魔丛生,根本无法控制,却是去强行修炼小无相功,没想到便如鸠摩智那般走火入魔。

幸运的是,那是正巧少林寺的灵门大师南下,灵门大师又是顺带拜访了燕子坞,因为此前慕容光在江湖上闯荡,认识了不少武林豪杰,而灵门大师与之关系更是颇为要好。

见得慕容光入魔已深,灵门大师也是无可奈何,苦思之下,便是建议他以佛法化解,修习心境。

但另一方面,少林经书却是不可轻传,更别谈让外人进藏经阁,灵门大师虽是少林方丈,却是也不可违背少林寺归。

于是便想出了让慕容光假死之法,并要李沧海将其送与少室山“安葬”。

在李沧海母子回来的途中,慕容博母子二人却是遇到了年少轻狂的黄梅僧,也正是因为此,那黄梅僧才躲到了大理。

慕容光被“安葬”在少室山后,灵门便是连夜刨坟,将慕容光救了出来,并收他为少林弟子,然后以替藏经阁打扫为名,将他安置在藏经阁中,做了扫地僧。

没想到他这一呆就是数十年,一转眼,便成了如今的扫地僧。

“原来如此,那您呆在这少林寺几十年,就没想过要回去吗?”

一口气听完了扫地僧的自我讲述。慕容复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这天龙中竟还隐藏着这么多故事。倒是当真令人折舌。

不过话又说回来,扫地僧既是在少林寺化解了心魔。本该回到燕子坞才是,而他却选择了继续留在少林寺。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做法,才造成了慕容博和前任慕容复如此偏执的性格,这一点扫地僧却是难逃其咎的。

听得慕容复所问,扫地僧叹息了一声,平静道:“你可问我为什么没去见博儿和沧海吗?”

慕容复点头,扫地僧愣了愣,又道:“你可知灵门大师是如何圆寂的么?”

慕容复沉思,扫地僧应该不会说这些摸不着边际的话。他这话的意思,难道这灵门大师还是他打死的不成?

慕容复面色一愣,缓缓吐出一句道:“他不会是死在您的手上的吧!”

听到慕容复的话,没想到扫地僧竟是默然点头,随后又看向窗外的月光,眼中浮现出丝丝悔意。

“你猜的没错,有一次我在藏经阁内翻阅佛经之时,他突然进来,我当时以为是少林寺其他僧众。心里一急,突然戾气横生,出手不计后果,结果却将他打成了重伤。当然,这并不代表那时我比他强,而是因为他本一心只想感化于我。却是并没有要伤我之意。”

说则,扫地僧咽了咽口水。又道:“后来他经常与我探讨佛经,如后过了数年。我心中的戾气逐渐消散,但他却因为当年的旧伤复发,至此圆寂!”

慕容复一边听着,不断地点着头,心想那灵门大师可真是够倒霉的。

扫地僧突然又站起了身来,转过身看着书架上的经书,并慢慢走去,声音忽地变得有些意味深长,似是回忆当曰情景。

“在他圆寂之前,他曾和我说‘佛祖所说七苦,乃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我勉力脱此七苦,只求渡人,不求渡己,贫僧不愿让慕容居士心感愧疚,以致更增我的业报,还望慕容居士,不要徒增烦恼!’最后又将手中的一本佛经交予我后,便圆寂了。”

慕容复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所以您决定此生一直留在少林派?为灵门大师守护少林?”

但扫地僧却是轻轻摇了摇头,随后又转过身,看了慕容复一眼,再次迈动了步法。

“也不全是,当时我也想过回去看沧海和博儿,然而不等我回去,玄慈又给了我一封灵门大师临死前交给他的信,原来沧海早在我来少林的三年后就已经死了,那时我心魔正盛,他怕我听到沧海死的消息会情绪激动,难以控制,便要玄慈在我心境平静后才交予我。我自感对不起沧海她们母子,心生愧疚,更无言面对博儿,所以最后才决定留在这里,当作报答灵门大师对我的恩情!”

望着那看似表面平静的扫地僧,慕容复能够感觉到他心中那百感交集的情绪,也明白他始终对李沧海有极深的愧疚之情,毕竟这一切的后果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了。

“那您这几十年一直在这里,想必一定是突破到了至高的境界了吧?!”

扫地僧自然也是看出了慕容复的心思,也不点破,淡淡点了点头道:“每曰留在这里,时时翻阅着灵门大师给我留下的佛经,却是让我了悟自姓本体的清净法身,却也是渐渐变得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是以心境却是逐渐趋于平静,反而更加的贴近心境,数年后便是悟到了自己的武道之心!”

(ps:查了一个下午的资料,这一章总算完成了,此章信息量有点大,夜鹰不可能每一个疑点都ps解释出来,建议慢读。

里面提到的人物和地名若有不解,请搜索查寻,网.上都有的。

此章标题为龙城往事,并不是指慕容龙城,龙城是意指“姑苏慕容”,关于“龙城”的这里也不多作解释了。

此章所有信息,皆是夜鹰查阅诸多资料后自我整理推理出来的,请切勿深究。

此章若是要铺展开来写完全可以写成两章,所以前半部分就以叙事的方式阐述,这也算是夜鹰对各位大粉的回馈吧。

关于李沧海是慕容复祖母的详细推论,还有慕容博的猜想,已在作品相关更新出来。

最近已是连续五日加更,今日明日虽是双更,但两章中皆有一章篇幅在三千.字以上,希望各位大粉有票的都投一下,夜鹰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