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毕业大戏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毕业大戏

作者:向晚非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14 来源:笔趣阁

北影,大礼堂,宋铮他们班上的学员正在排练毕业大戏,虽然学期只有四个月,从入学开始一直到现在快要毕业了,都有点儿草台班子的意思,可节目的流程就是如此,好歹来了一次北影,快结束的时候,来上一出毕业大戏,也算是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了。

宋铮今天公司那边有点儿事,来的晚了,一进大礼堂就瞧见台上排练的正热闹呢。

学员们正在排练的这出话剧叫《灵魂拒葬》,当初宋铮和刘烨在蜀中的山沟沟里体验生活的时候,曾听刘烨说过,他们中戏毕业的时候,毕业大戏就是这出《灵魂拒葬》。

所以当他们几个老师讨论毕业大戏的时候,汤维一提这出戏,宋铮觉得挺耳熟的,立刻就答应了。

可是看过剧本之后,宋铮才发现,当初刘烨口中十分高大上的一出戏,怎么还神神叨叨的,连着看了几遍,他这个金球奖,奥斯卡双料最佳编剧的获得者,愣是没明白,这破玩意儿到底要说什么。

宋铮也只能承认,话剧这东西,离他真的很遥远,这种表演方式,他也完全欣赏不来,舞台上的演员好像都得脸红脖子粗的疯喊,搞得面目狰狞,就没有好好说话的时候。

舞台上,佟洁石此刻正用着一种非常陌生的深沉语调,对陈都翎道:“贝丝,我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河,每当我们吃过晚饭或是早晨醒来,推开窗户,看到河面荡起的层层薄雾。我忘不了夏日里当太阳把草地晒得发黄.和你散步时闻到的芳香~~~~”

说着,一下卡了壳,不好意思的对着台下正盯着他们的张寒予,道:“老师,这段太长了,老忘。”

张寒予没说话,反倒是和他演对手戏的陈都翎安慰道:“没事,咱们再来一遍。”

也没有人喊开始,佟洁石又念起了大段的台词:“贝丝,你还记得么?那时我们在白云下在草地上跳舞,那时你对我说!”

这一次佟洁石倒是完整的顺了下来,情绪饱满,最后那仨字“对我说”,声音猛然拔高,让人听着都忍不住起鸡皮疙瘩。

陈都翎就循着佟洁石的尾音接上去,比他更动情,道:“是的,约翰,我记得,那时我站在草垛上大声喊着:约翰!”

这俩人的台词功力在班上算是最好的了,表演的声情并茂。

只不过宋铮看着依然不由得打了个寒颤,琼瑶式的台词,他就已经很是腻歪了,结果这一大段下来,比tm琼遥还琼遥。

《灵魂拒葬》的角色,一共有二十来个,但是考虑到他们班的人数,张寒予就做了改编,缩减到十几人。

张寒予是这出戏的指导老师,话剧这么高端的舞台艺术,宋铮玩不转,他这人又特有自知之明,既然挨不上边,干脆就不跟着掺合,最多也就是指导一下学员们的表演,其他的都交给张寒予来负责了。

当然了,就算是指导表演,也是捣乱的成分居多。

宋铮连原版都没听说过,更别提改编版的,一开始排练得时候,还觉着挺新鲜,可后来就越看就越无聊,实在搞不懂,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只能保持深沉。

台上的表演还在继续,宋铮感觉好像除了他之外,每个人都融进去了,哪怕表现得再夸张,再不自然,都丝毫没觉得这是件很好笑的事情。

反而,他们脸上都显露出一种极为强烈的严肃和饥渴感,那种对戏,对表演的渴望,近乎疯狂一样。

这让宋铮有点儿郁闷,因为在这样的气氛下,他感觉自己特多余,完全融不进去。

又排了一会,张寒予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起身道:“行了,先歇会儿吧。”

佟洁石等几个主角瞬间跟散了架似的,瘫在地上,大冷天的也累的满身大汗。

“哥!你给说说,怎么样啊?”张婧初刚才就看到宋铮到了,这会儿休息,笑着走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还不忘挤兑了一句。

宋铮不懂话剧艺术,关于这个张婧初是早就知道的。

“成心是不是,明知道我都看不明白!”

说到这个,宋铮真是郁闷的厉害,关于表演上的事,别的他一看就明白,偏偏话剧就一窍不通。

“老张!怎么样了!?”宋铮只能去求教张寒予,距离毕业大戏汇演也没几天了,到时候,还要邀请北影的师生来欣赏,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还不成,可就要闹笑话了。

“不怎么样?要是让他们上剧组,对着摄像机镜头演戏,也还算凑合了,可是往舞台上一站,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张寒予自打接受这个毕业大戏,一直以来要求都非常严格,因为太过严格,也导致排练进度十分缓慢,并且还和张婧初产生了诸多分歧。

其实要说起来,这俩人都是好脾气的,说句与世无争都不为过,和偏偏涉及到专业性的东西,一旦意见不统一,谁都不肯让步。

每当两个人产生分歧的时候,最难受的就要数夹在中间的宋铮了,谁让他是班上的总负责人,为了能协调两个人的矛盾,他也不得不啃起了剧本。

其实,《灵魂拒葬》这部作品,宋铮刚刚听到故事梗概的时候,曾经非常激动,以为又是一部灵魂对话式的结构主义杰作,然而在看到现实的剧本的时候,他愕然了。

因为首先跃入眼帘的就是那七零八落的剧作格式,六大段故事十分乏味,加之欧文.肖这个剧作者造作的思想更加让宋铮不快。

为什么说欧文.肖造作呢,因为剧本创作于1933年,那是一个只有经济萧条,多年没有战争的和平时代,欧文.肖的这部作品如同空中阁楼一般不可信,加之当时美国本土从未发生过战争,但是剧本中居然出现了诸如“大街上随时有人倒在你的面前”这样虚假的台词,更加让人受不了。

剧本结尾处,六个尸体拒绝埋葬,到处巡游的桥段,更是不禁让宋铮想起了活死人或者是生化危机。

铮哥剧本唯一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有足够的角色,让班上的人都能有戏演,但是改编它又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初提出要改编的时候,宋铮根本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张寒予接手了这个工作,经过台词修正,这六个士兵的戏台词基本上已经成型,但是欧文.肖的败笔在于他仅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很表面,战争危害是个人都知道,但是他却没有想怎么解决问题。

灵魂拒葬仅仅只是灵魂拒葬,如果他们的肉.体也自始自终的到结束也不躺下,那么就真的成了一部搞笑僵尸片了。

灵魂可以拒葬,但是**却不可避免的要躺下,张寒予觉得这才应该是灵魂拒葬真正的含义,是连欧文.肖本人也没搞清楚的答案。

灵魂拒葬,但是生命的结束,却来不及挽留,这样才会是剧本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有所升华。

在这方面,宋铮是支持张寒予的,在他看来,这六个士兵的戏可以接着往下顺着演,但是到了结尾的时候,要呼应前面,黑暗中整齐而坚定的脚步声,这声音让一边亮起灯光的参谋感到不安,但是将军却点破了事实的真相:他们都已经死了。

舞台上再次亮起的是六个士兵刚刚战死的样子,有的靠着墙,有的被炸翻,有的还拄着一根枪,这样会和前面的戏形成鲜明的对比。

带领观众进入他们的世界,结尾将残酷的告诉观众,灵魂拒葬,但是**将不可避免的死去,刚刚那些性格各异,有喜有悲,鲜活的战士,转眼之间成了战争的冤魂,死去的遗体,超现实现象和现实场景的冷酷,会让观众会瞬间对战争有着新的反思。

然后六个女孩走上来,手里捧着橄榄枝,依次说出和自己相关男人的简介,如莱维.亨利,死于1944年,时年29岁。

背景中再响起一段莱维出征前的话,是那么的意气风发。背后的影像将是莱维巨大的黑白照片,三重刺激下告诉人们,战争中白白牺牲的人们曾经是那么的鲜活,但是恐怖的战争毁掉了这一切。

毫无疑问,灵魂拒葬是一个超现实风格的戏,但是,戏剧理论里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个大格局虚假的前提下,小格局一定要真实,这样才会有力量,灵魂拒葬这件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大格局肯定是假的。

但是,这就要求演员们在小格局上做到绝对真实,只有这样的大格局的虚假,才不会引起观众的歧义。

在这个问题上,就导致了灵魂拒葬的风格必然要写实化,而不能加入大量的舞蹈成分用来虚化场景,所以开头的一场战争戏就非常的重要,它要为整个话剧定下基调,而在戏剧舞台上,真正表现战争场面对剧组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场戏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六个士兵是怎么被自己的大炮炸死的。

有些学员说要表现战争的残酷,宋铮觉得这是一句典型的废话,战争的残酷当然要表现了,但是战争的残酷怎么去表现?

难道就是六个士兵在地上打几个滚,叫两声妈妈就残酷了?

这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思路,最残酷的是被自己的大炮炸死,至于为什么打仗,则是后面再要去考虑的问题了。

按照张涵予的思路,一定要有个人接到命令轰炸他们的戏,这样让他们冤屈的死去,才是一个很有分量的开头,而且,开头几个士兵一定不能挨个跳上场,这样把灵魂拒葬的最大卖点给早早暴露无遗,士兵们死后一定要在念祷文的时候爬起来,这样才有悬念。

可是这样的改编,张婧初却不同意,哪怕是宋铮都站在张寒予这边,她还是固执的反对,按照她的想法,这出戏就应该最大程度的还原原著,不应该改编的将一切都交代的那么清楚,不给观众一点儿思考的余地。

一个要创新,要明明白白的展现出应有的意义,一个要保持原样,要让观众去自行思考剧本里隐藏着的深意。

对此,宋铮也只能尽量调和,在连着改了几次,宋铮又背地里努力睡服了张婧初,剧本才得以通过。

不过,确定之后的剧本,在宋铮看来更加不伦不类,有种想说又说不痛快之感。

宋铮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按照他的做事风格,这样的剧本肯定是不行的,但这毕竟是个妥协的产物,宋铮也懒得理会,就偷一次懒吧。

学员们都在休息,为接下来的彩排养精蓄锐,老师们则在分析刚才表演中的缺憾。

“铮子!你也别不说话,好歹你是班主任,给提点儿意见!”

提意见?

宋铮能有什么意见可以提?

憋了半晌,才憋出来一句:“我就是你们这个节奏太快,底下人看了肯定就觉着太忙叨。”

张寒予和张婧初对视了一眼,扭过头,都懒得理他了。

宋铮还等着自己一句话点醒这两个梦中人,让他们接受一次醍醐灌顶呢,结果人家就这反应。

“我~~~~~~说的不对!”

张寒予没搭理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张婧初看不下去了,小声说了一句:“哥!咱能不丢人吗?”

好吧!我都说了我不懂话剧,你们还非要让我说。

休息了一会儿,排练继续,宋铮还是老老实实的做起了观众,看着被他调教了四个月的学员们在台上跳大神。

当初刚接手这个节目的时候,宋铮对这些学员都非常不看好,可是相处了四个月之后,他的看法也在逐渐改变。

人总归是感情动物,从内心的想法出发,宋铮还是希望这些孩子都能好。

扪心自问,宋铮绝对是用心教了,这些学员在学习过程当中,也的确展露出了一定的天赋和潜力。

虽然不是个个都能成才,可至少,剩下的这十四个学员当中成绩最好的那几个,将来能够在影视圈里找到一口饭吃。

“贝丝,也许我从来没有跟你说明白过,好让你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当我~~~~~~当我~~~~~~~从前~~~~~~~也许是现在~~~~~~贝丝,有那么几件东西,我总是割舍不下它们。一些最平常的东西,我忘不了家乡的那条小河,每当我们吃过晚饭或是早晨醒来,推开窗户,看到河面荡起的层层薄雾。我忘不了夏日里当太阳把草地晒得发黄,和你走出散步时闻到的芳香。我忘不了每当春天你播下种子,第二天漫山遍野浮起的一层油油的绿色,贝丝,你看,那是一层油油的绿色。我更忘不了到了收获的季节,我在地里忙了一下午,累的筋疲力尽,喝上一勺你从井里打上来的凉水,那种清爽的感觉~~~~~~贝丝,你还记得么?那时我们在白云下在草地上跳舞,那时你对我说~~~~~~~”

“是的,约翰,我记得,那时我站在草垛上大声喊着:约~~~~~~~翰~~~~~”

“哎~~~~~~~~~”

“你~~~~~~在~~~~~~~~哪~~~~~里~~~~~~~”

“我~~~~~~~在~~~~~~~~这儿~~~~~~~~”

闹~~~~~~~~~鬼~~~~~~~~~啦~~~~~~~~~~

这tm都什么玩意儿,正常人有这么说话的吗?

当然了,这是话剧艺术,可宋铮还是理解不能,特别是看着佟洁石那犹如被狗撵着,大段大段的狂吐台词,他就觉得一阵胃酸。

“老张,这大礼堂我们还能用多久?”

张寒予头都没转一下:“今天下午,我们包场!”

卧槽!

也就是说,今天下午,都要泡在这里了?

终于,挨到天黑,张寒予终于宣布排练结束,学员们一个个都像是劫后余生一般逃了,都没给张寒予做点评的机会。

宋铮感觉松了口气,当然,更应该庆幸的是节目组,学员们排练了一下午,他们就在这里录制了一下午,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基本上没有多少素材可以用,好在都结束了。

“宋总!晚上怎么安排?”

何苗走了过来,一整天的工夫都剪辑不出来几分钟,他都快疯了。

宋铮知道何苗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着晚上让他们加加班。

“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都挺累的了,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再说吧!”

宋铮都这么说了,何苗也没办法,只能点头答应,谁让人家是大老板呢。

节目组的人都扯了,诺大的礼堂就剩下宋铮,张寒予,张婧初和汤维四个人,到了晚饭的点儿了,宋铮就招呼着大家去吃饭。

出了北影的大门,就在离得不愿的地方找了一个小饭馆,找了个包间,点好菜,没一会儿就上桌了。

“老张!咱们这个戏什么时候能弄完?”

现在距离当初定的汇演时间也没几天了,最重要的是,宋铮已经和张旭说好,下周就要飞去加拿大,开始《荒野猎人》开拍前最后的准备工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