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零二章 举旗起义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零二章 举旗起义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明为援军主将、实则过来夺权摘桃子的第三师团师团长桂太郎一脸得意地看着那个昔日总喜欢揭自己疮疤的毒舌,你是会打仗,但老子有人脉!

立见尚文倒是早就猜到是他,身为山县有朋门下的首席大弟子,这样的好机会怎么会放过?山县有朋可不是一个公而忘私的圣人啊!

桂太郎在日本国内素有勇名,但跟平时锋芒内敛、不到关键时刻不出杀招的立见尚文相比,他的勇猛更像是一种蛮勇,顺利的时候还好,如果遇到严重挫折,桂太郎很容易头脑发热而失去理智。

“如果清军都像鸭绿江一役中那么弱的话,他倒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中国太大,难保没有几个厉害人物......”,立见尚文隐隐有些担心,想要提醒桂太郎几句,但考虑到两人关系恶劣、说了可能反而更糟,便又咽了回去......

桂太郎空降过来摘桃子,对立见支队的官兵士气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是由于清军在吉林境内已经无兵可用,临时征集起来的新兵听到炮声就会崩溃,根本就是白送对方军火和粮草,结果桂太郎挥军一路西进,势如破竹,六月初就打到了奉天境内......

而在离开长白山区、进入东北平原之后,新式钢炮较为笨重的缺陷不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第三师团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缴获到的快炮,重火力顿时暴增数倍,这下清军就更挡不住了......

江华湾海战之后,几乎全世界都认定日本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希望,因为海军的全军覆没意味着入朝的日本陆军此后将更难从国内获得补给。但谁能想到,满清陆军竟然那么不堪一击,一次又一次地不战而溃、同时还将大量的军需物资丢给日本人,帮助第三师团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呢?

而且与历史上日军有大量人员因为患上脚气病而丧失战斗力的问题不同,现在的第三师团根本吃不到国内的饭团,只能抢到什么吃什么,结果因为食用了更多的蔬菜、谷物也更粗糙,那些脚气病患者竟然纷纷不治而愈了,第三师团的战力也因此至少增加了五成......

结果,虽然侵入东北的日军数量比历史上少得多,可是清军照样抵挡不住,这让一直关注着东北战局的李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过毕竟只有一个师团,就算是加强的,现在应该也不会超过两万人,而且是远离后方作战,补给能靠缴获和抢掠来解决,兵员的补充却没办法。只要那几支从朝鲜归国的精锐补充修整完毕,再加上另外几支有点战斗力的部队,应该还是挡得住的。可是我这边一动,前线军心动摇,那就不好说了......”,李晖叹息了一声,但他却不得不在背后捅刀子......

江华湾海战胜利后、日本已经不可能登陆山东,而东北战局又急遽恶化,清廷很自然地想到要从山东抽调人马,这样一来,李晖的反迹无论如何都没法继续遮掩下去了,只能先下手为强,即使此时举旗造反对不住那些还在抵抗外敌的清军,李晖也没有别的选择。

“好在只有一个鬼子师团,补给还跟不上,就算清军抵挡不住,我也可以在消灭清军的同时一起料理掉,不至于让他们祸害到太多百姓。要是如历史上那样有两个军的话,压力就太大了,海战的胜利果然是至关重要!”,李晖的自信可不是凭空产生,而完全是基于根据地进一步增强的实力。

到了1895年5月下旬的时候,根据地已经有了三个骑兵旅和六个步兵旅,光是常备军的总兵力就超过7万人。虽然因为刚刚扩编的缘故,影子部队的体制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但仅就目前的兵力,就已经足以轻松地横扫整个山东。

当然,严格来说,这7万人中相当一部分还远未训练完成,但清军当中不也同样充斥着大量的新兵菜鸟?考虑到生化兵教官的训练效率远比清军那边更高,李晖这边的战斗力肯定是只强不弱。

何况李晖的部队在武器装备上也具有绝对的优势,重机枪1500挺、机关炮100门、75mm野战炮300门,再加上5万多支甲午式步枪,这样的火力比西方列强都强得多,打清军还不跟玩儿似的?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一天之内,根据地范围内实际上早就成为了“孤岛”的那些县城就都被起义军攻克,由于早就知道厉害,县城里的清军和衙役只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纷纷投降,起义军的伤亡只是个位数,却抓了百倍于此的战俘......

反倒是不少地主团练选择了负隅顽抗,不过根据地建设和扩张的过程中,有实力拉杆子的大地主大都直接在乡下就遭到了镇压,即便侥幸逃进县城,由于失去了土地而财力大减,就算还能勉强拉起“还乡团”,实力也强不到哪儿去,已经不可能对起义军造成什么威胁了。

再说了,以团练武装的落后组织模式,光是基于甲午式步枪高精度的狙击战术他们就没法应付,只要打掉领头的就会瞬间崩溃,就算人多一些,也照样没什么意义......

起义的第一天就成功拿下的不仅仅是十个普通县城,莱州府也同样没费起义军多大的气力,虽然有八个营的清军驻守,但其中四个营是炮兵,而且还存在着吃空饷的情况,可用的步兵也就3000来人,起义军只出动了一个步兵旅,就轻而易举地粉碎了他们的抵抗。

本来知府何鸣高还想过要从海上逃跑,但李晖早就利用主持莱州港扩建工程的机会控制了码头区、将这条路给完全封死了,何鸣高最终只能在绝望中自杀,他是“乙未革命”中死难的首个满清知府,但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