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名状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一十二章 投名状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本来严复还有些畏惧墨门严苛得违反人性的纪律,但李晖很快就打消了他的顾虑......

“墨门迟迟没有返回中土发动革命,一方面是因为两千多年来的不断失败让墨者们普遍信心不足,即使在清楚地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极大促进之后,仍然一直低估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墨门的组织体系本身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李晖话还没有说完,严复就已经猜到了后面的话。

“是墨者太少吗?”,严复的猜测马上就得到了李晖的肯定。

李晖点了点头应道,“就是这个,以清军的不堪一击,推翻满清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困难,至少我是早就这么认为。但如果不能迅速在全国范围建立起稳固的统治,那只会让中国陷入长期的****之中,情况可能比满清统治的时候更糟。毕竟,再糟糕的政府也好过没有政府。”

“‘再糟糕的政府也好过没有政府。’这话说得真好!”,严复顿时大有知己之感,他之前一直反对推翻满清的革命路线,就是担心出现这种可怕的情况。

而李晖则继续说了下去,“区区几千名墨者,就连一府之地也很难完全控制,更不要说是全国了。而且,由于墨者的培养周期太长、淘汰率又高,因此这个数量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大幅的增加。因此我就想到糅合墨门与西方政党模式的长处,建立一个规模比墨门庞大得多、更能深入基层的政党来完成墨门所无法完成的任务......”

“你这样做,墨门就没人反对?”,严复有些好奇、又有些担心地问道。

“墨家本来就不像儒家那样保守,之后又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苦难,就更不可能固步自封了。只要不对墨门的利益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也不违背墨门的基本宗旨,任何创新的想法都会受到鼓励,如果试验成功,墨门还会提供一定的帮助......”,李晖说着就拿来一份已经修改过很多次的大同党党纲,让严复提提意见。

“这是你写出来的?”,严复只看几段话,就吃惊得睁大了眼睛,他早就看出李晖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杰出人才,但现在来看,自己看到的不过只是冰山一角!

李晖可不敢将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毕竟他的年纪还是太小了一点,被人当成怪物就不好了,因此他马上谦逊地表示,“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师门的教诲,喏喏,就连德国人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是岛上老师转授的。我所做的,不过是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尽量简化,让更多的人能够看懂,同时在门规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要求,让更多的人能够做到而已。”

“原来如此。”,严复顿时松了口气,看来还能继续当朋友,不必将这小子当神拜了......

不过,严复还是觉得那份党纲里的要求过严过细,而其中所述的道理也过于深奥了,但李晖对这个意见却并未完全接受。

“这可是党纲啊,要求当然要定得稍高一些,内容也不能写得太浅显直白,实际执行中肯定不会要求完全做到,通过考验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同时能够严守那几条最关键的原则,就可以成为大同党的党员了......”,李晖笑道,“至于里面的那些理论,能够理解最好,不能理解但老实听话服从命令,那也是合格的党员......”

严复一想也是,顿时松了口气,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份党纲已经相当完善,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李晖听后大喜,马上不失时机地发出了邀请,“这两年来我已经培养了一些军官和基层的行政干部,再加上老家的支援,建党的条件已经成熟,我准备在西历7月1日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建党,希望几道兄和子香正卿他们也能加入,成为我们的同志......”

“为什么用西历?”,严复问道,传承了两千多年的组织按理说应该很重视传统才对。

“因为人家的历法确实比我们的好啊,更准确、更便利,而且阳历指导农业生产天然就比阴历有利,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呢?”,李晖一脸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墨子出身下层,从一开始就注重便利,后来秦墨长期与法家合作,受其影响,对此愈发重视,早在那个年代,墨者们就都是剃短发、着胡服了,连发式和服装都能改变,换个历法算什么?”

见严复似乎是陷入了深思,李晖又进一步对他说明道,“不仅仅是这些形式,只要人家的东西确实好用,而且也适合我们的具体情况,我们都一定会学过来。只有兼采天下万族之长、华夏才能成为天下万族之长,这就是我们墨门的‘拿来主义’!”

“说得好啊!如果当年朝廷也能这么做,中国何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严复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李晖听后却忍不住冷笑一声,“满清要能这样做,那就不是满清了,事实上,自从儒家独大之后,中国就不可能做到了,虽然儒家并不是一开始就像现在这样腐朽,但其注重形式却是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即使是荀子也终日将‘礼’字挂在嘴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那你们处理辫子的方法,是剪掉,而不是蓄发?”,严复问道,这一点对海军的影响不小,是必须问清楚的。不过辫子不能留下这一点却没什么疑问,历来反清的起义,就没哪次不拿辫子做文章的......

“当然是剪掉,蓄发是会显得更正统一些,但是工业化社会中留长发多有不便,还是推广短发更好,而且这样做也能够顺便推行我们墨家追求便利实用的理念。”,李晖立刻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而且还解释了自己为何要这么做,“还有一点就是,蓄发见效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剪掉辫子却是立竿见影,更适合作为投名状.....”

严复一听就明白了过来,赞道,“对,只要辫子一剪,就算心里还有二心,也没法再回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