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教条主义错误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教条主义错误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根据这两年里的实践,想要想将组织深入基层、稳固控制一块地盘,经过考验被证明忠诚可靠并且具备一定组织和工作能力的(基本可以等同于将来的大同党员)人数至少要达到根据地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包括维持秩序必须的驻军中的党员人数)。因此15万大同党员撑死了也就能够勉强控制一个山东省,如果一下子入手十几个省、三亿多人口,非出大问题不可......

严复听了李晖的担忧后,先是惊叹于他的雄心勃勃,然后就感到了强烈的不解,“东阳你为何对农村如此执着?只要将所有的城市和县城打下来,这个国家就没有能够与你对抗的力量了,就算你不想继续沿袭乡绅自治的老路,之后再慢慢培养官吏逐步替代也来得及啊!发展组织的速度是有限的,无论如何,这一两年内,国内都肯定会有大片的土地是你管不到的,这种情况下,当然应该先控制价值更大的城市,为何要将精力分散到农村去呢?”

“因为中国的城市都是消费型城市,离不开农村的供养,而农村因为还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就算离开城市也照样能够生存。因此,谁控制了中国的农村,谁就立于了不败之地,而那些城市则会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孤岛,迟早还是能够拿下......”,李晖的这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但严复为之叫好的同时,却反而更加不解了......

“东阳啊,你说的这些话很有道理,可是县城都拿不下来,却能够控制广大的农村,天下哪儿有这样的事啊?”,严复的这几句话如同划过夜空的闪电、一下子照亮了李晖的思路,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

“真没想到,一不留神,自己就成了教条主义者......”,李晖恍然大悟,下意识地敲了敲自己的脑壳,暗自吐槽道。

原来,作为一个来自新中国的穿越者,李晖难以避免地受到了历史上那条成功路线的影响,虽然为了尽快拿下北洋水师和海港(因为利用轮船作为载具来进行部署的效率最高,远超其他方式。),李晖也让起义军打下了不少城市和县城,更为了赚钱和练兵而扩建和新建了一些矿山、道路和海港,但在他的全盘计划中,农村工作始终还是重中之重。

而现在被严复这么一点,李晖登时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炮党失去农村是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我的对手当中,满清政权不下乡、列强是外来者,能够抢夺农村控制权的只有那些地主乡绅,在无线电通讯还没发明的现在,这些家伙即便全都顽抗到底,也只会是一盘散沙,短时间内难以组织起来形成合力,我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将其逐一消灭......何况就算他们真能团结起来卡住粮食蔬菜等必需农产品的供应,我有系统可以生产,至少短期应急没问题,考虑到地主民团那不值一提的战斗力,这点时间已经足够我派兵打掉那些出头鸟来化解危机了......”

李晖越想越发现自己错得厉害,历史上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之后,伟人就曾专门撰文说以后要更加重视城市工作,说明即使在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的伟人眼里,城市也是要比农村更加重要的......

“苏联的十月革命就更别说了,虽然比中国的底子好些,但当时的沙俄同样是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结果布尔什维克几乎就只靠着两个大城市的工人支持,就成功地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取得大多数人口的支持并不是革命胜利的必需条件,革命力量与反动力量的实力对比才能决定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李晖现在才总算完全想明白了,不禁为之前所犯的错误而深感后悔。

“说到底,历史上之所以要‘农村包围城市’,不过是因为革命初期实力不足,打不下城市、或者就算打得下来也守不住,才只能先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发展。而我现在拥有远远超越清军的强大实力,拿下北京上海都毫无难度,却还是下意识地将农村摆到城市之前,这不是教条主义错误吗?”,李晖再次作出了深刻的总结。

也正是通过总结,李晖发现先城市后农村的路线还真是更符合他目前的实际情况,历史上毛子十月革命之前布尔什维克才3.5万党员,照样能够迅速拿下并控制住两个核心城市,从而奠定胜利的基础,可见这条路线对于干部数量的需求远比“农村包围城市”小得多。

考虑到中国现在的城市总人口还不如一战时期的沙俄,大同党的党员人数却要大大超过十月革命之前的布尔什维克,李晖自信可以迅速拿下并控制住全国的所有主要城市,并且同时拉起一支至少有几十万人的准现代陆军。

事实上肯定还不仅如此,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财富都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就更是这样,李晖要是真能拿下全国的所有主要城市,收获之大难以想象,然后有银子就有生化兵,发展速度还能加快许多......

有了这样的实力作为基础,革命的最终胜利就没有任何悬念了,就算西方列强想要干涉也没什么好怕的。走代理人路线的话,可用的港口都没有,怎么将支援送到反对派手中啊?自己上阵的话,有那六艘海天级装巡在,海路不通;至于陆路,毛子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建成,撑死了也就派两三万人过来,还不够起义军塞牙缝......

在海天号扬威于江华湾、西方列强开始彻查风险投资公司之后,李晖就意识到自己不太可能如期望的那样继续韬光养晦,因此早就做好了与西方正面对抗的心理准备,现在发现胜算大增,他那颗多少有些忐忑的心也总算是可以安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