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问三不知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问三不知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你以为这样简单的计策我想不到吗?”,李晖登时脸现不豫,他早就想到过类似的计策,只是要想控制住旅顺要塞的万余清军,至少得派几千名起义军一起过去,这样的话,万一被对方识破就很危险了,就算旅顺要塞炮所配的开花弹威力和可靠性都不行,打在运输船上还是很有破坏力的,搞不好就会将那几千精兵全赔进去......

对于一向伤亡低得发指的起义军来说,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还不如先派一个团在花园口登陆,然后快速抢占金州地峡,只要将阵地建好,一个团12门75小姐加54挺重机枪的强大火力足以轻松封死那儿狭窄的地形,别说是一万多清军,就算是现在的十万西方陆军,也别想冲得过去。封住陆路之后,李晖再派海军封锁海路,让旅顺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其历史上极为不堪的表现,应该可以轻易迫降。

相比伪装奇袭的计策,这个办法虽然要多花不少时间,但却要稳妥得多,基本不会有什么伤亡,李晖自然不会选用后者。因此也难怪李晖会感到生气,老李这简直就是在怀疑他的智商啊!

好在李鸿章对此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答道,“可以让幼樵一起去,对方必定不会怀疑。”

“张佩伦,那是您女婿啊,他去帮咱们使诈,跟您自己写信有什么区别?”,李晖登时惊讶道,而李鸿章却笑而不答。

李晖的脑子并不慢,不久便想通了其中的弯弯绕,张佩伦虽然是老李的爱婿,但是在被俘的情况下他个人“附逆”并不至于牵连到老李的身上,至少不会让老李也背上“叛逆”的恶名,顶多只是“管教无方”而已。

想明白其中的区别后,李晖脸色稍霁,但他还是忍不住质疑道,“老中堂,你对满清到底是什么态度,要说你忠心吧,为何要让女婿来帮我们,要说你不忠吧,为何死活不肯为我办事?”

“其实那个朝廷,那个朝廷,早就看出没什么指望了......”,李鸿章幽幽地叹息了一声,答道,“只是老夫不想成为遗臭万年的贰臣,所以恕难从命。”

李晖一听,立刻毫不客气地冷笑道,“遗臭万年?你这样顽固不化下去,才会遗臭万年!当新·中国建立之后,旧的道德标准将被新的取代,忠君不再是一种美德,取而代之的会是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在天下解放的前夕,您却作为满清的忠臣而死,未来的史书上只会注上‘汉奸’这两个大字!然后一直受到后人的唾骂!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其实老夫明白,早就已经明白,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前的道德规范将来很可能会大变样。”,李鸿章喃喃地说道,语气越来越急,音调越来越高,“可是老夫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如果老夫承认了新的道德观,那么之前那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岂不是全成了错误?你这是要老夫否定自己的一生啊!老夫年事已高,观念上的东西,已经不可能改得了,宁可像蜗牛那样躲进壳里自欺欺人,东阳你就高抬贵手,让老夫安心地走完最后几年吧!”

李晖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见李鸿章拖着年迈的身体近乎哭诉地向自己哀求,心里顿时又软了下来,一度都打算放弃了。但他将张佩伦传来之后,却发现其实这里并不是没有空子可钻......

张佩伦毕竟比岳父年轻了25岁,思想上更容易转过弯来,此时早就已经认命,而他因为自己的清名早就被毁,这些年里多少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并不怎么在乎再加一个骂名。

因此,与其顽固的岳父不同,张佩伦很干脆地就表示了投诚,还顺口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其实要想家岳松口,也没那么困难,只要您先将满清朝廷给灭了就行,以传统的道德观,效忠的对象在与不在,附逆的罪名轻重要差很多。而如果打下北京的过程中还能劝降权势不亚于家岳的几位大人物,他不必在贰臣当中排到最前面,答应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原来如此,反正我本来就要攻打北京,那也就是多等几天的事。现在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天津,足够进行两线作战,旅顺那边就拜托幼樵了,一切顺利的话,拿下旅顺的时候,可能北京战役还没打响呢。”,李晖心情顿时大好,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之所以进攻北京需要等那么久,无非是大炮的拖累,北京毕竟是几百年的帝都,城墙高大坚厚,除非敌人又是望风而溃,没带大炮是很难拿下来的。

虽然这种可能性其实很大,但战前庙算的时候还是应该谨慎一些,否则一旦养成了目中无人的坏习惯,将来早晚会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由于这次迁延较久,敌人总算是提前察觉到了危险,但由于满清政府对情报工作一向轻忽,几天下来对起义军的情况仍然知之甚少,这很自然地令年轻的光绪皇帝雷霆震怒,“敌人是什么来历,不知道!天津城丢了没有,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马、什么武器装备,你还是不知道!一问三不知,留你何用?”

但是光绪的愤怒终究还是没能得到宣泄,满清政府真正的统治者及时制止了皇帝的冲动,慈禧太后虽然心里也很不满,但她至少知道,在这种时候必须首先要稳住人心,妄杀大臣这种事是决不能做的......

然而,慈禧毕竟不是谢安,她的手里也没有北府兵这样值得依赖的天下强军,故作镇静虽然暂时安定了内部,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却并没有多大的帮助。而李鸿章不在,又让慈禧少了一个最重要的智囊,她精通权术却不擅长解决具体问题的缺陷完全暴露了出来,无奈之下,慈禧想到了那位跟自己恩怨交织的“鬼子六”......(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