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短命又如何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短命又如何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听了这样的理由,王士珍也无话可说了,其实他也不是要为鬼子叫屈,只是想要旁敲侧击地将大同党那些的规矩、包括那些并未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写出来的潜规则给搞清楚,以便日后能够趋吉避凶、在新政权中混得更好。

张团长出身矿工,虽然脑子其实不笨,但论心眼儿,拍马都赶不上王士珍,终究还是被他套出了一些话来,“或许里面有少数鬼子罪不至死,但是为了这少数人来慢慢甄别,实在是太麻烦了,还不如全都清除干净。根据我们大同党的规矩,当一个人群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直接的罪行时,则视为整个人群犯罪,不再进行细致的甄别,而直接对这个人群、从整体上进行处罚,除非有人能够与其坚决斗争,否则都得背上罪责......”

王士珍听到这里顿时一个激灵,顺着话题下去,试探性地问道,“那国内呢?也是这样?”

“定罪和甄别会更细一些,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张团长的回答听得王士珍心中一紧,好在前者接着又补充了几句,“不过国内只要不是实在罪大恶极,一般都不会直接处死,党首说过,前清时代很多人的作恶是因为世道不对,所以要尽量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对了,党首还有特·赦权,如果他认为在全局上不杀比杀有利、放比关有利,身为党首有权给予特·赦。”

王士珍这才稍稍宽心,但是大同党居然毫不理会“法不责众”的传统,终究还是让他难免有些不安。

“啊?这么快就全打光了?张团长可真是了不起啊”,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王士珍回头一看,发现果然是袁世凯那个胖子来了前线,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骑兵团粉碎了日军第三师团的全力进攻之后,后者短时间内是肯定无力再次发动进攻了,袁世凯这个时候过来毫无危险,却可以笼络军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袁总兵过誉了,亏得日本人现在就急着发动总攻,要是拖到夜里才进攻,恐怕就有些麻烦了。”,张团长是个老实人,闻言连忙摆手谦辞道,由于袁世凯的正式任命要到改编完成后才会下来,他现在一般还是以其原来的官职来称呼袁世凯。

不过,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好处,张团长严格遵循了李晖战前的指示,就算在一场辉煌的大胜之后,他也没有下令进攻日军营寨,非要等到另外两个团的援兵抵达奉天之后,让桂太郎设下的埋伏成了无用之功,也彻底粉碎了他生返日本的希望......

就在第二天的下午,走水路逆流而上的干部团和步兵团终于在奉天城外的码头上岸,他们的到来不只是让奉天的中**队多了4000精兵,更带来了至关重要的大炮,不光是这两个团本部的火炮,就连骑兵团为了赶路而没有带上的编制也一起赶来了。

“一个团不过2000人左右,居然就配有12门75毫米野战炮,即便他们说是有水运的便利才能带齐,深入内陆的话,一般来说只带6门,他们的火力也太可怕了,别忘了还有那么多挺赛电枪,不对,是机枪......”,袁世凯现在还不知道75小姐的厉害,否则他肯定会更加吃惊。

不过仅仅是这些数字,已经足以让王士珍放弃自己那些不该有的想法,想到袁世凯一开始就想明白了,而自己却要到现在才能明白,王士珍不禁对袁世凯更加敬佩,或许他没有自己足智多谋,但是他毕竟站得高、看得远,在很多时候都能一眼看到问题的关键,这才是真正能做大事的人物啊!

发现大同党居然连“法不责众”这条通行了不知多年的潜规则也不放在心上之后,本就对大同党不少政策颇有微词的王士珍对其未来的前景愈发悲观。

在王士珍看来,大同党走的绝对是暴政路线,而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暴政虽然有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富国强兵,但就算一时成功,也难免会丧失民心,朝代的寿命必定极为短暂,秦、隋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如果大同党建立的政权也是一个十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倒台的短命政权,那么投靠他们的风险就很大了。

想到这里,王士珍就去找袁世凯,劝他再作考虑,否则等干部团一到开始改编,袁世凯就会很快沦为光杆总兵,就算后悔也没用了。

听王士珍说出这些传出去会掉脑袋的话,即使是虚情假意惯了的袁世凯也不禁有些感动,但对于王士珍的劝说,他却有着自己的想法,“秦隋虽然短命,但是当这两个朝代兴盛的时候,所有的反对者都被碾得粉碎,现在的大同党也是一样,或许他们建立的政权也只能存在十几年,但我袁某要是现在降而复反,直接就会被铁腕镇压,还没等到那一天就先死了......”

王士珍却并未放弃,继续劝说道,“现在和古时不一样,只要能够获得洋人的支持,袁公未必就不能割据一方,坚持十年八年、甚至更短的时间之后,就可以坐等大同党自灭了,就如同当年的洪杨之乱一样。”

“这王士珍虽然足智多谋,但毕竟之前所处的位置太低,见识还是不足啊!”,袁世凯听后暗自叹了口气,不过想到更优秀的人才也轮不到他袁世凯,心中便即释然,只是对着王士珍笑着摇了摇手指,“聘卿此言差矣,大同党岂是长毛可比?别说只是洋人的支持,就算是西洋列强直接出兵,也无法阻止大同党统一中国。”

对袁世凯的这些话,王士珍一开始是不信的,但是看到码头上的那些大家伙之后,王士珍终于无法再欺骗自己,不光是那总数多达36门的75小姐,还有那些更为吸引眼球的巨型挽马,都彻底颠覆了王士珍的认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