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一十章 西乡故智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二百一十章 西乡故智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如果形势所迫,臣可能会先斩后奏,不等陛下圣裁就擅自与中方签署和约,以免误了时日、彼方漫天要价。万一,臣是说万一,签订和约后形势出现转折,就说这是臣擅自做主的好了,以臣的性命给英国人一个交待。”,伊藤博文向明治深深鞠了一躬,说出了自己借鉴西乡从道故智想出的办法。

“这怎么可以?还是让我来吧,伊藤君你还年轻啊!”,胜海舟顿时大急,他虽然政见与伊藤博文不同,但却知道伊藤博文对日本有多么重要,宁可自己去死,也不能让伊藤为此早早送了性命。

但伊藤博文却摇了摇头,表示这事只有自己才做得成,“胜君虽然德高望重,但未必就能让中国人相信,如果他们坚持要等天皇用玺才算数的话就不好办了。我毕竟当过内阁首相,分量要重得多,所以这个责任只能由我来担。”

明治听后非常感动,他不顾君臣之别、上前握住伊藤博文的手久久不愿放开,但他终究还是同意了伊藤博文的要求,因为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比起日本整个国家,只是牺牲一个人,实在是太划算了,哪怕那个人是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对此却并无怨恨,这不仅仅因为要求是他自己提出,也因为他知道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本来就不能太重感情,明治的表现让他深感欣慰和,就算自己真的不在了,日本也仍有希望。

好吧,其实伊藤博文并没有那么危险,因为只有中国被英国打败,而且是之前形势有利的情况下意外战败,还得输得很惨的情况下,他才会自我牺牲。这种可能性不说微乎其微,也绝不会大,撑死了也就百分之几,说起来甚至还不如伊藤博文青年时期参加倒幕运动来得危险,他又有什么不敢的呢?

何况伊藤也知道明治不算刻薄寡恩,无论自己此行的结果如何,家人都一定会得到妥善的照顾;而要是自己的赌博成功了,有这份大功在手,只要以后不犯大错,地位就无可动摇,到时候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可以实现,为了这个目标,即使是风险更大,伊藤博文也愿意一试,毕竟他不是有权就能满足的政客,而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

虽然出任正使的伊藤博文和出任副使的胜海舟都有一定的打探情报的能力,但两人地位较高,不方便深入下层,因此伊藤博文还是带上了几个专业的谍报人员,其中为首的那位,是以随团武官的身份作为掩护的陆军参谋福岛安正......

虽然历史上的甲午战争中日本的情报人员立功不少,但严格来说,他们的工作其实很成问题,能有那么大的成果,主要是因为满清或者说北洋的反间谍工作太过糟糕。这个时空李晖只是给李鸿章提了个醒,就几乎令日本来华的间谍全军覆没,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历史上,日本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情报部门还要等到几年以后,而其中贡献最大的,正是这个后来被称为“日本情报战之父”的福岛安正。

现在这个时候,福岛安正还只是一个连将军都没当上的参谋,但却已经相当有名,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世界上。

1892年初,将沙俄视为日本未来最大假想敌的福岛安正为了搜集情报,伪托探险之名,从德国出发,克服了包括克服零下50c奇寒天气在内的种种困难,独自穿越整个俄国,历时488天,行程14000公里,轰动了整个世界。而知晓其真正目的为何的日本当局则因其搜集到的大量珍贵情报而大加褒奖,甚至还将他塑造成了日本的英雄。

福岛安正精通包括汉语在内的五门外语,而且特别擅长于从居民日常生活等公开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情报,简直是天生就适合外交谍报工作。而且福岛安正还有一点优势,他既深得山县有朋的欣赏,又曾经在伊藤博文的领导下工作过,用他作为武官既能维持使团内部派系的平衡,也能保证伊藤这个正使的权威。

要说福岛安正有什么不足,大概只有海军专业知识了,不过有胜海舟在,而且使团乘坐的是日本海军给军令部长等大人物视察而专门改装的代用巡洋舰“西京丸”号,肯定会带上一些海军的专业人员,就算是一些以胜海舟的身份不方便去做的工作,也不担心找不到人去干。

让使团上下有些意外的是,出海后的第一天里并未碰到在日本近海肆虐的中**舰,胜海舟分析说这是因为日本海岸线漫长、优良港口也多,中国海军虽然可能是收编了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规模明显扩大,但在主力南下的情况下,想要完全封死日本船只出海的通道,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尤其是那些老式军舰续航力普遍不行,开到这里之后往往呆不了几天就得返航,摸清规律之后其实不难躲开。”,一位刚刚回归的海军少佐愤愤地道出了实情,“国内物资短缺固然有中国海军长期封锁的原因,但主要还是那些奸商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要不然怎么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

伊藤博文听到这番话后稍稍有些尴尬,作为曾经的日本内阁首相,他是知道其中内情的,参与炒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可不仅仅是一般的中小商人,就连三大财阀也都涉足其中,政府管得住才怪!

要知道,与两千多年前就实现了大一统的中国不同,在长期实施分封制度的日本,商人、特别是大商人的地位要高得多,在江户时代甚至有不少诸侯全靠向商人借钱才能维持领地的正常运转,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治维新之后,以三井为首的三大财阀更是全面把持了日本的经济,就连伊藤博文这样的政府高官,没了财阀的支持也站不住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