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赔款割地(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赔款割地(上)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胜海舟听后登时脸色大变,对大同党情报的准确不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他还是强辩道,“可是你们要求支付金银啊,日本资源匮乏,工业品也有很多种类不能自给自足,能够维持贸易收支平衡就很不容易了,哪儿来的那么多硬通货?”

不过李晖对此早有准备,唐绍仪只需根据上面下发的资料照本宣科就行了,“日本当年可是金银之国啊,虽然如今那些矿藏都开采得差不多了,但如果运用我们提供的新技术,应该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尤其是佐渡金山还有重新成为世界级金银矿的可能性。”

胜海舟听后顿时大喜,以为日本有了新的财源,却不知道那几座金山银山残余的矿石虽然总储量仍有不少,但品位却已经低到了一定程度,如果硬要大幅提升产量,就算有超越西方的先进技术,也一定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好吧,其实那些先进技术本来就是造成污染的元凶......

唐绍仪对矿冶一窍不通,自然更看不出问题,他只是照着李晖事先的安排继续讲道,“而且和议达成之后,中日两国还会缔结全面的盟约......”

中国会支持日本废除西方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这是李晖之前就提过的,因此胜海舟并不特别惊喜,但是中日两国建立生丝价格同盟以增强议价权,逼西方抬高生丝收购价格这一点却让胜海舟顿时就眼前一亮,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出口创汇几乎全靠生丝,哪怕价格只抬高一两成,所能得到的利益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仅仅是消除中日两国丝商之间价格战的影响,丝价提升的空间就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但是就目前来说,却有一个问题先得解决,眼下中英之战正打得热火朝天,东西方的贸易几乎完全中断,日本的丝商都快急死了,要是这场战争迟迟不能结束,他们只怕都要破产了,生丝同盟虽然很让人向往,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放心,这场战争应该很快就会结束了。”,唐绍仪的这句话让胜海舟以为中国政府准备让步,可他接下来的话却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只要英国本土派来的舰队被打败了,英国政府就只能认栽,老老实实地割地赔款了。”

胜海舟顿时更加担心,问道,“贵国还想要英国政府割地赔款?割地是殖民地的话,或许还有一点可能,这赔款,历史上好像从来都没有过吧?”

“这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总能有办法解决。只要这次海上决战再输,英国几乎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将陷入完全不设防的危险状态,就算再强硬的政府,也很难承受那么大的损失。话说回来,就算那个时候英国政府还是不肯赔款,那也没什么,我们会一直打到印度去,扶植当地的反英分子闹独立,看他们还能不能坐得住。”,唐绍仪冷哼道,这样的狠话他以前可说不出来,很明显,在新加坡战役的辉煌胜利激励下,就连一贯都很畏惧洋人的外交人员,骨头也渐渐硬了起来。

“印度一旦陷入战乱,茶叶生产必定大受影响,到时候西方就只能重新依赖于东亚的茶叶出口了,这又是一个不小的财源,而且这同样可以跟中国建立价格同盟来争取更大的利润。”,出身海军的胜海舟对西方情况还是较为了解的,不等唐绍仪指出,他自己就想到了这一点,顿时心中窃喜。

见胜海舟陷入沉思,唐绍仪以为他还是为难,便继续解释那条关于赔款的条件道,“敝人之前说过,除了金银,我国政府愿意接受的物资也可以充抵赔款,所以日本完全不必担心赔不起。”

“可是中国有需求的日本商品并不多吧?”,胜海舟却皱眉道,他这话可不是乱说,虽然历史上中日贸易曾经十分兴盛,但其实主要是日本拿金银来买中国的商品,日本能够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总量一直有限,本来日本还指望甲午战争打开中国市场后可以对华倾销工业品,但是没想到却冒出大同党来,他们掌握的科技远比日本更加先进,将来中国的工业品必然比日本物美价廉,到时候日本自己的市场都很难保得住,还哪儿有希望占领中国市场啊?

“谁说没有?比如铜,中国一直都缺,而日本的铜矿历来都是中国进口的主要来源,如果有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持,产量和收益肯定还能大幅增加。”,唐绍仪马上反驳道,同时顺便抛出了两个方案供日方选择,“还有一个法子,贵国可以直接将矿山卖给我们来充抵赔款,包括金银矿在内,我们对贵国境内的不少矿产都很有兴趣,如果充分开发,获利空间不会小于2亿两白银。当然,考虑到时间也是成本,我们不可能按这个价码来收购,不过肯定不会低于一亿两,而且我们还会从当地雇工拉动经济,海舟先生可以考虑一下。”

“能赚这么多钱?”,胜海舟顿时心动了,他很清楚日本企业的运营效率有多么低下,如果继续自己经营,撑死了也就能赚几千万两银子,似乎还不如直接卖给中国比较划算。只是这种事很容易被人指为卖国,胜海舟可不敢轻易答应下来,还是等伊藤博文病愈后交给他来定夺,伊藤博文虽然也算不上是经济专家,但总比自己要内行一些,而且他的地位也能承担得起那个责任。

见胜海舟没有作出决定,唐绍仪并没有催促,而是接着说道,“除了矿山,铁路等固定资产、甚至于劳工,也同样可以充抵赔款。”

铁路之类的固定资产可以算钱,这个不难明白,可中国居然愿意为日本的劳工花钱,却实在有些出乎胜海舟的想象,他一脸不解地问道,“中国有四万万人口,难道还会缺乏劳工?”(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