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有人劝进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二百八十九章 有人劝进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如果是中途改用这样的政策,一定会令教育发达地区的家长与教师强烈不满,甚至闹出罢课来都有可能,但现在一切都是新创,作为骨干的那些生化兵又绝对服从,如何闹得起来?而当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规定之后,这也就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就像后世帝都分数线低那么多,那些高考大省的家长还不是只能忍着?

正所谓人才决定一切,有了高水平的师资,教育质量岂有上不来的道理?而教育质量一上来,高考的公平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这种办法后来不光是用在教育系统,行政主官也同样如此,想要快速升迁,就到偏远落后地区去扶贫,贪图安逸留在发达地区的话,这辈子撑死了也就能够混到处级,因为评价政绩的标准只看增长率、完全不管基数大了之后维持高速增长会越来越难......

李晖的这套方法虽然不合常理,但在系统的帮助下却取得了成功,这也鼓励他开始探索与历史规律不一样的道路,既然有金手指,不充分利用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不过李晖也知道有些地区实在是自然条件太过恶劣,再有能耐也很难发展起来,因此对于那些其实并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穷山恶水,李晖都派人将当地居民强制迁出,反正现在东北西北大片的荒地等待开发,又在东南亚占下了好大一块地盘,那些穷山恶水本来就没多少居民,毕竟食物产出太少,不怕安置不了。

这一举措还有两个作用,首先是保护了环境,李晖干脆将那些地区都圈定为了自然保护区,除非以后发现国内缺乏的高价值资源,或者有重要的交通线路绕不过去,否则不得进行任何经济开发,很多历史上灭绝了的物种都因此得以幸免。

同时还绝了土匪山贼和反对势力的活路,除非合法政府实在太不成器,任何**武装想要长期坚持斗争,都离不开民众、至少是一部分民众的支持,李晖这个办法在客观上将其与民众分离了开来,如果还不下山投降,就只能等死了。在将山民全部迁走之后,山里若还有人居住,那一定是犯罪分子,而仅靠自己生产根本不可能攒起多少存粮,军警一来围剿,没被打死也得饿死......

这个方法对付躲藏起来的爪哇人和马来人时收到了奇效,短短一年之后,南洋就再也没有超过10人的反抗组织了,袭击虽然还是不能彻底杜绝,但几乎全都是个体行为,整体上的治安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从本土向南洋移民的速度也随之大大加快,没过几年,辽阔的新国土上就住满了华人,中国的统治终于变得牢不可破......

教育制度基本确立的时候,大同党还未正式宣布建国,可见李晖对教育有多么重视。虽然利用日本的受教育人口解了燃眉之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自己人不尽快顶上来是肯定不行的。

别看现在西方舆论已经将中国看成是第一等的世界强国,但那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武器代差造成的假象,而这种碰到了好时机而获得的巨大优势顶多也就还能维持几年时间。下一次这样的机会需要等到二战,那个时候系统科技已经帮不上忙了,只有中国完成工业化,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而足够数量的接受过近代教育的人口,正是工业化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没有之一......

也许是贪图方便,开国大典被定在了1896年的元旦,这样一来国庆与元旦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倒是让日后的中国人多了一个长假。

政体毫无疑问还是共和制,国号为“华夏共和国”,不过在开国大典之前,劝李晖称帝的人还真不少。客观地说,他们的观点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李晖简单的几句话,就让劝进者个个哑口无言......

“的确,目前的中国民智未开,从目前来说,帝制可能反而比共和制度更加合适。”,李晖的回答让不少劝进的“帝党”面露喜色,但其中那几个真正的聪明人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果然,李晖马上就话锋一转道,“但问题在于,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教育的普及,二十年、最多三十年后,中国应该就能具备实施代议制民主的条件了,难道到那个时候再将帝制废除?只怕到时候会是腥风血雨啊!”

“这个,可以搞君主立宪嘛!”,带头劝进的袁世凯不肯放弃,又想了一个理由劝道。

李晖看着满脑子想着“拥立之功”的袁世凯,心中暗觉好笑,历史上这家伙死在了自己的皇帝梦上,想不到这个时空却会劝别人当皇帝。不过既然只当成一个笑话,李晖当然不会听他忽悠,他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袁世凯建议中最大的问题,“君主立宪的皇帝......蔚亭是要我当傀儡吗?”

袁世凯顿时意识到了问题,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连忙解释道,“这个,其实如果是类似德俄的体制,就算是君主立宪,也可以保证皇帝的权威......”

李晖一挥手,让他不要再讲下去了,轻轻摇了摇头,叹道,“蔚亭,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我是不可能当皇帝的......”

“墨门否定君主制已经有很多年了,称帝必然会失去他们的支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晖的语气渐渐沉了下来,“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论权术和手腕,恐怕随便找个旧官吏,都肯定要比我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墨门与众不同的制度让在科研上有点天赋和运气的我能够脱颖而出,获得门内的大力支持,此后我眼光和见识的长处才能发挥出来,成为一个还算合格的领袖。你们要我做皇帝,这根本就是挖坑让我跳进去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