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圣人级战列巡洋舰(下)

那几位军舰设计师都将李晖当成是军舰设计的天才,因此根本就没想到要隐瞒这种常识,却不知道李晖根本就是一个只是迈进门槛的菜鸟、全靠系统的帮助才能设计出那样出色的作品,结果等于是无偿地给李晖上了好几堂教学课,然后李晖也是这才知道自己对菱形布局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这个发现立即让李晖推翻了圣人级战巡原先的设计方案,因为如果舰型可以设计得比较细长、而不致于影响航速的话,菱形布局的优越性就足以压倒缺陷和不足了。

李晖很清楚,中国海军的实力之所以能够奇迹般地跃居世界首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李晖抓住海军科技升级换代过程中的断档期、大胆地放弃辅助舰,将几乎全部的资源都用到主力舰上所致。但是这种因为速射炮出现后舰炮火力暴增、而鱼雷却困于动力还是只有那点射程而沦为鸡肋的失衡状态并不会维持太久,一旦鱼雷技术突破瓶颈,中国海军就不可能继续维持那么庞大的主力舰队了,因为从那时起就要分出至少一半的资源用于建造辅助舰了......

再加上随着表面硬化装甲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款战巡的相对优势也不可能还有之前海天级那样巨大,再加上英美德三国都已经开始进行海上军备竞赛,中国海军举世无敌的泡沫要不了几年就将破灭。

没有了压倒性的实力,就不可能继续走正面硬扛的路线,利用航速的优势避实击虚、切断敌人的海上交通线,将会成为中国海军对付将来可能的强敌时更有效的手段。而破交作战一般都是小编队、甚至单舰行动,菱形主炮布局的优势就太明显了,这在此那两年的海战里已经得到过充分的证明。

本来“在舰型较为细长的前提下”,菱形布局对所用主炮的限制会大大削弱其实用性(没有其他限制的话,吨位相近、长宽比都较大时,菱形布局的军舰的主炮火力【综合考虑口径、倍径和数量】肯定不如全中轴线布局,而且差距很大,顶多只能达到六七成。),即使是用于破交,也很难竞争得过中轴线布局。

但因为系统科技的限制,目前可供李晖选用的速射炮最大口径不到280mm,而舰体吨位却最多可达接近14500吨的标排,在装甲厚度不需要太厚的现状下,如果采用中轴线布局设置4座双联装275mm主炮的话,这款战巡的吨位浪费会相当严重,而菱形布局浪费吨位的缺点这时却反而变成了优点。毕竟军舰吨位所占的费用在总的造舰费用里只占几分之一,同样是8门275mm主炮的万吨级全中轴线布局主力舰只比14000吨级的菱形布局主力舰便宜不到10%,那自然是后者性价比更高......

装甲不厚?没错,圣人级战巡的主装甲厚度仍然只有155mm,因为这已经足够用了,再多只是浪费吨位。

根据墨门目前掌握到的消费,英美至今尚未开发出*******炸药(ps:吐槽一下,发现德国也就化工企业比较爱国,在技术保密方面做得很好,其他企业则全都罔顾国家利益,就连克虏伯装甲这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居然也为了赚钱将技术专利卖给给英国了,否则日德兰说不定真能打赢......),仍在使用过于敏感的苦味酸炸药。而在被帽穿甲弹发明之前,采用这种装药的话,就算是305mm口径的巨炮,也打不穿仅有150mm厚度的克虏伯装甲,何况圣人级战巡所用的装甲材料已经不再是原版的克虏伯表面渗碳硬化装甲,而是性能更加优越的改进型!

由于系统年代为1900年的海军科技基本上都还没有开始研究,李晖并没有比克虏伯装甲更好的装甲用材直接可选。事实上,即使有得选,李晖也不会选用,因为历史上后来那些更先进的装甲都是针对此时还未出现的被帽穿甲弹而研制出来的,对付现在各国海军所用的无被帽穿甲弹反而效果不佳(相对于表面硬化装甲来说)。

但是工业科技中“先进冶金学”与“硬质合金”的研究完成,却让李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利用新掌握的这些材料工艺,在现实中试制出比克虏伯装甲表面硬度更大的新型装甲,因为这种新型装甲仍然属于表面硬化装甲,马上就出现在了李晖优化军舰时的可选装甲型号当中......

由于加入了不少此时还未在合金钢中应用的重要合金元素和更加先进的表面硬化工艺,这款被李晖命名为“天字一号”的主力舰用装甲表面硬度大得吓人,防护能力自然也随之大幅增加。以实心弹测试的结果来看,“天字一号”装甲差不多可以等效于120%厚度的克虏伯装甲,就算敌人的穿甲弹也改用钝感的梯铝炸药,不超过305mm口径、40倍径的舰炮照样拿它束手无策,哪怕开到近距离直瞄炮击。

而且就连李晖也没有想到的是,“天字一号”装甲由于表面硬度太高,导致后来出现的表面硬化装甲克星——硬被帽穿甲弹几乎完全无效(因为硬被帽的硬度不够了),这影响就更大了......

有了如此强大的装甲防护,圣人级战列巡洋舰几乎可以完全无视舰炮的威胁,只有鱼雷、水雷这样的水下兵器才能够将其击沉,再考虑到鱼雷技术突破瓶颈应该比需要材料学取得突破的硬被帽穿甲弹更早,因此李晖对于防备鱼雷还是相当重视,但他并没有增加防雷隔壁,而是选择了更加主动的方式——加强副炮火力来让敌人的雷击舰艇根本没有射出鱼雷的机会!

口径缩小到105mm之后可以采用整装炮弹,舰炮射速大增,极限射速可达25发/分,比拉拴式步枪都快,而且数量增加到了16门,其火力密度可想而知。至于炮弹威力的问题,对于鱼雷艇这样的小型目标,即使是105mm口径的爆破弹也足够用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