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零九章 匹兹堡绞肉机(十二)

要知道,光是匹兹堡战役两个阶段,美军死亡和失踪的总数就达到了30多万,另外还有十几万人重伤致残沦为废人,两者相加,永久性减员的人数超过50万!另外,还有差不多数量的美军受伤或者患病,总的减员人数不下百万!

而且这还没有算上民兵的死伤,否则数量还要更加吓人,匹兹堡战役“绞肉机”的称号的确是实至名归,就算是历史上的凡尔登战役也不过如此,唯一的区别只是凡尔登是双方都损失惨重,而匹兹堡战役死伤的主要是美国人......

这样夸张的交换比就连李晖这个天罚行动的方案制定者没能料到,不禁有些后悔自己投入的力量太少,但是话说回来,其实正因为天罚纵队看上去兵力不是很多,美军才敢拼命围攻,否则美军很可能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甚至天罚纵队自己也会继续打运动战,不会那么早地转入防守,无论哪一种情况,交换比都不可能那样夸张,毕竟防御战中工事的加成是显而易见的。再考虑到生化兵那高昂的花费,以及时间拖久了之后,美军武器和战术完成升级所造成的影响和额外支出的高昂军饷,过分扩大规模未必就划算多少,而且外界对其后勤补给始终没出问题所产生的怀疑必然更大。

不管如何,至少天罚行动的目标已经完美实现,而且战果远超预期,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而55000多人全部牺牲无一降敌的英勇表现,也理所当然地被中国宣传部门树为典型,呼吁全国人民都学习墨者“替天行道,死不旋踵。”的伟大精神。没错,那35000多人现在都是墨者了,就算出战前还不是,牺牲后也会追授墨者的称号,至于伪称是侠客岛派来的那2万人,自然也都是墨者......

西方媒体虽然也盛赞了天罚纵队的英勇,却对中国宣传部门的吹嘘嗤之以鼻,因为天罚纵队在美国杀死的“平民”可不止一两万人,这在他们看来无论如何都不能称之“替天行道”,结果中国宣传部长梁启超立刻祭出了比烂**对西方殖民者的黑历史大批特批,比嘴炮?只要话语权不被垄断,中国人什么时候输过?

事实上,在李晖看来,天罚纵队在美国所作的破坏才是他们最大的贡献,甚至超过消灭了那么多美军,包括匹兹堡钢铁工业在内,美国超过15%的重工业和交通设施被毁(一部分是美国人自己干的,但也可以归功到天罚纵队的头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政府两年多的财政收入,这还没算上战争期间花掉的军费和伤亡军人的抚恤费用,而间接经济损失之大,更是难以估量。别的不说,光是人口的巨大损失,就足以让罗斯福总统深感痛心。

这里所说的人口损失,主要并不是死于战火,而是战乱导致的人口外流、移民减少、以及国内民众减少生育等原因所致,据战后美国政府的估算,美国在这场战争由于这些因素而减少、或者说是少增长了的人口总数全加起来的话,甚至超过了1000万,这还没有包括因为丢失土地而连带着失去的人口,以美国在战前不过8000万的人口,这样的损失简直都能跟二战苏联相比了,而孤军深入美国腹地搅得天翻地覆的天罚纵队至少也能分到一半的功劳......

从这一点来说,西奥多·罗斯福执意要抢时间将天罚纵队直接攻灭而不是打持久战将其慢慢困死,其实还是有些道理的,只是一支五六万人的部队居然能够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人,而且完全不因人员伤亡影响士气和作战人员的平均素质,这实在是太有违常识,然后等罗斯福总统发现这些异常之处后,已经是骑虎难下,只能硬起心肠按照既定的计划打完匹兹堡战役了。

而且即便因此伤亡惨重,匹兹堡战役的第二阶段对美军来说仍然有巨大的积极意义,首先是彻底粉碎了中**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国内的士气民心;然后是证明了冲锋枪等新武器(轻机枪和迫击炮在战役末期也得到了应用,虽然因为时间太晚而没有太大的战果,但其实用性还是得到了足够的证明。)在实战中的巨大价值、并且促成了炮兵进攻战术等先进战术的提前诞生,极大地缩小了中美两军在武器和战术上的差距,自此以后,双方交战时的伤亡交换比开始迅速拉近;还有一点就是,美军藉此证明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成建制地歼灭中国任何一支师级部队,使得中国政府再也不敢实施类似计划派兵深入美国腹地,让美国的工业企业总算可以松一口气安心生产了,这对于处境困难的美国来说,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跟历史上情况有些相似的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相比,匹兹堡战役第二阶段的结果也要相对好得多,从人员伤亡占比来说,肯定是后者更大,不过百团大战消耗了八路军一大半的弹药储备,而这直接导致大部分弹药还依赖于缴获的八路军陷入了“弹药不足—更难打胜仗—缴获的弹药减少—弹药愈发不足”的恶性循环,过了好几年之后才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自己军工部门的技术突破(44年末的时候子弹已经可以完全自给自足,甚至还能生产基本合格的75mm炮弹,这是后来大反攻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扭转局势;与之相比,美军的损失虽大,但背后有美国恐怖的动员能力和工业实力作为后盾,几个月内就能完全恢复损失。

至于老兵损失严重的问题,对一个真正的工业国来说,影响其实也并远没有很多军事小说里写的那样巨大,就算美军当中一个有过足够军龄的老兵都没有了,作战效率也顶多下降两三成,考虑到新武器和新战术的应用,实际战斗力反而要比之前的老兵强悍得多。(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