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二战场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二战场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但这并不是说导师就准备停止进攻,他很清楚联军的目标是颠覆苏维埃政权,妥协求和并无用处,只有让反苏联盟、关键是反苏联盟的核心大英帝国认识到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至少是需要付出的代价超过其承受能力,联军才可能停战,而这只可能通过进攻来实现,因为只有在进攻中才能选择性地优先打击英国及其爪牙,而消极防守的话,大英帝国则可以从容地逼着像德国这样的潜在竞争者或者是从俄国分裂出去的波兰跟苏维埃俄国互相消耗,苏俄就算能够获得最终胜利,所需付出的代价也会大得可怕。顶点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过波兰军队的主力并未受到太大的损耗,西欧各国又派来了第二批援军,不知不觉间华沙一带的联军总兵力已经膨胀到了一百多万,而且之后还有新的援军,如今无论人员还是补给都损耗严重的苏俄红军如果主动进攻的话,并无胜利的把握,再加上冬天日渐临近,日益寒冷的气候对进攻一方更加不利,因此导师最终还是命令想要乘胜追击的红军停止西进,而将重点转移到巴尔干,这也是如今俨然已经成为布尔什维克党内第二人的钢铁同志的主张。

可能是在华期间受到了“大华夏”思维的影响,钢铁同志的“大俄罗斯主义”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转变成了沙俄时代极为盛行的“大斯拉夫主义”,这从他的一些主张就可以看出端倪。不过必须承认,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有一定道理,即使布尔什维克反对民族主义是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也无法否认一个事实,新占地区的居民语言文化血缘越是接近、就越容易消化和巩固,那么先从同源的斯拉夫人聚居区开始赤化,成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没有明确重点的到处输出革命更高。

而且现在奥匈帝国很明显已经开始崩溃,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虽然奥匈帝国解体对德国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既然这已经难以避免,导师也就不妨顺手推一把、顺便捞些好处了,而且以导师卓越的战略眼光,此时已经隐隐意识到奥匈帝国的解体从长远来说,对德国或许反而会是一件好事......

不过那位德国皇帝和他的总参谋部显然并没有这么聪明,居然派出了大量军队进入奥匈帝国助其平叛,如果苏俄红军想要亲自肢解后者的话,就会再次跟德军发生激战,导师考虑过后选择了退让,只让红军占领那些罗马尼亚人的聚居区,以便将其转交给罗马尼亚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这也就是说,苏俄红军不但“解放”了罗马尼亚,还助其开疆拓土,但罗马尼亚人并没有高兴多久,因为苏俄红军的忙可不是白帮的,按照导师的计划,罗马尼亚苏维埃共和国将会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与苏维埃俄国合并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看出了加盟共和国制度的潜藏隐患,自己的话语权也远比史上大得多,钢铁同志回到俄国后对导师的这一构想表示了激烈的反对,但是此时布尔什维克的高层大部分都是非俄罗斯族,就连他的嫡系布琼尼也不例外,即使有民族主义思想,那也不是站在俄罗斯族立场上的民族主义,再加上“世界革命”与“民族自决”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又正合潮流,钢铁同志性格再怎么强硬,最终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不过在顺境的时候,苏俄以这种方式吞并和消化其他国家,的确是十分方便,因为它可以大大削弱新加盟共和国民众的反抗情绪。于是,没过多久,不仅仅是罗马尼亚,与其相邻的保加利亚也很快步其后尘成为了未来苏联的新成员......

红军“解放”保加利亚之后,南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担心其南侵,只能主动放弃被意大利侵占的那两块北非领土,然后主动加入了反苏联盟。不过导师却根本没有将这个新的敌国放在心上,连沙俄、甚至是巴尔干小国都打不过的三流国家,有什么好怕的?至于反苏联盟其他国家的支援?导师要的就是他们过来支援,在这里交战,对苏俄来说可比在东欧平原上有利多了,事实上,导师命令红军南下解放保加利亚,本来就是为了在南方开辟第二战场......

原因很简单,如果在东欧平原上交战,主力必然是导师并不想与之交战的德军,以及心底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当成自己同胞的反骨仔波兰人,糟蹋的也是苏俄自己的土地(至少自认为是),就算打赢了也是大亏特亏;但战场放在巴尔干和高加索的话,德国就有充足的理由拒绝派兵,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实力又比奥匈帝国都弱得多,根本无力抵挡苏俄红军的进攻,那么英法两国就只能亲自上阵了,因此苏俄红军消灭的将是英法两国自己的军队,正符合导师削弱英国及其爪牙力量以迫使英国停战的构想。

此外,土耳其与俄国可是几百年来的世仇,又是全民信教而且****的国家,难以通过内部渗透来完成赤化,如果放着不管的话,恐怕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对苏俄采取敌视态度,既然如此,将其灭掉、至少是打残,难道不是很有必要吗?

俄国单挑土耳其加英法并不是第一次了,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可没给俄国人留下什么美好回忆,因此布尔什维克的大部分高层都对导师开辟第二战场提出了异议,但导师却对胜利很有信心,因为现在的俄国已经不是当年的沙俄了。更重要的是,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不过是一场局部战争,再加上当时落后的交通条件限制,俄国地大人多的优势根本没法充分发挥出来,而这一次的巴尔干战争是苏俄伟大卫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卫国战争则是一场全国动员、卯足全力的全面战争......(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