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八十七章 科技的力量(下)

而与史上一战时期的沙俄不同的是,苏维埃俄国的体制优势令其可以将军火产量提升到昔日难以想象的程度,特别是那些被重点关照了的关键性武器,因此那两款战机虽然是1910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才先后定型,产量却飞速飙涨,很快就超过了反苏联盟一方飞机的总产量,就算考虑到这个时空沙俄留下的底子没像史上那样被内战打烂、布尔什维克的执政经验也远超史上苏俄建国初期,再加上大部分联盟成员国都并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这样的成绩仍然足以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主抓工业生产的钢铁同志绝对值得记上大功。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至于飞行员的培养问题,也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双翼飞机的操纵远比单翼飞机简单得多,而苏俄虽然文盲率很高,但那是跟西方列强相比,它好歹也是一个半工业国,从其他部门挤出一两万文化程度达标、身体也足够健康的后备人才来进行紧急培训,还是没有多大困难的。

虽然这种突击培训出来的飞行员素质肯定不能跟敌人相比,但航空兵毕竟还是更加依赖硬件,而且作为一个这场战争中才开始崭露头角的新兴兵种,联军一方其实也没多少严格意义上的“老飞行员”,因此优势肯定是在苏俄红军这边。至于因此导致的较高事故率,呵呵,不就是死人嘛,红军什么时候怕过?

这两款飞机的组合在战场上维持了接近一年的优势,又有在这个时期绝对算得上惊人的数量支持,很自然地对联军一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1910年联军攻势大盛,一度迫使南线的苏俄红军完全退出保加利亚和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石油城巴库也一度易手)、北线更是一度侵入了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但是随着空中优势的易手,苏俄红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就将战局再次扭转了过来......

之前恨透了轰炸机的布琼尼现在爱死了轰炸机,有了随时能够提供火力支援的轰炸机,全骑兵部队重火力不足的缺陷得到了很大弥补。也正是在红军航空兵部队的有力支援下,1910年吃了大亏的骑兵方面军在1911年雄风再起,打出了被誉为骑兵绝唱的“六次布琼尼突击”,仅凭自己这区区一个方面军的力量就歼灭了一百多万的联军,并且拿下了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的波兰首都华沙,毕苏斯基等波兰政府高官为了自身的安全,只能狼狈逃窜到德国境内,遥控指挥国内残余的军队......

不过,攻占华沙差不多也是苏俄红军骑兵方面军最后的辉煌了,须知骑兵部队的战马在战争中的损耗速度比人员都快,战争打到现在这个时候,苏俄国内的战马已经损耗殆尽(之前三国大战和俄国内战的损耗就已经非常大了),直到这场战争结束都没能恢复过来。事实上,早在华沙战役之前,布琼尼骑兵方面军的战马就已经断了来源,死一匹就少一匹,打完这场战役之后,更是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骑兵无马可乘......

无奈之下,导师只能将骑兵方面军改编为步骑混合的部队,但这却导致其丧失了战略机动性的优势,风格特点上只适合指挥骑兵的布琼尼很快就泯然众人了,这直接导致苏俄红军的1911年大反攻后继乏力......

再加上联军一方也终于研制出了机枪射击协调器并很快投入生产和实战,红军持续了接近一年的空中优势迅速消失,一度已经将联军完全打垮的苏俄红军北方集群不得不转攻为守,表现直线下滑的布琼尼也被调离岗位当红军总参谋长去了,虽然骑兵战术已经没了用武之地,他的经验和眼光还在,这一职位倒是可以让他继续发挥余热,不过导师这样做可不仅仅是知人善任,还顺便解除了布琼尼的军权,削弱了钢铁同志对红军的影响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南线的战局也有类似的反复,由于红军压倒性的空中优势,联军运输补给的卡车损失惨重,甚至就连海上的运输船也被红军的飞机炸沉了许多(红军航空兵部队很快就想到了用飞机轰炸舰船的想法,但受限于工业基础,没能在战争期间研制出实用化的鱼雷轰炸机,因此拿联军的主力舰还是束手无策,也就始终都没能夺取黑海上的制海权。),导致海运也出了问题,直接导致了其地面部队的崩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不是拿英国皇家海军的战列舰没办法(土耳其有海防要塞,但要塞炮威力不足,打不沉英国的新式战列舰,何况要塞炮火所能覆盖到的海域也极有限,因此就算红军一度占领了个别要塞,也还是没什么卵用。),苏俄红军只怕就能实现代沙皇的梦想兵临地中海、占领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了......

但这一切同样随着联军一方飞机的升级换代、以及专用防空武器在联军当中的大量装备而变成了过眼云烟。说起来,其实导师也知道己方的飞机优势持续不了太久,因此军工部门一直没有停止新机型的研发,可是受限于苏俄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设计上改进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而联军一方的飞机却只需要改进设计就行,空间远比苏俄这边大得多。也就是说,1911年的空中优势根本就是一次性的,过去了就再也别想有了,就如同史上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战斗机的昙花一现那样,战争持续的时间一长,拼的终究还是工业基础。

而空中优势的易手又令苏俄红军的补给困难雪上加霜,这两年里苏俄损耗惊人的不仅仅是战马,陆上运输的主力挽畜驮畜同样损耗严重。以联军一方雄厚的工业实力,汽车被炸毁了可以很快造出更多,而苏俄的骡马死伤了想要补充,越是越来越困难,以致于不得不大量使用毛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