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中国重工(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九十五章 中国重工(下)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不过这差不多也是中国铁路事业最后的**了,考虑到随着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公路交通最多几年之后就会迎来一段高速发展期,而逐渐分担掉之前铁路的部分运输任务,铁路如果修得太密反而是浪费资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说到汽车,虽然暂时汽车工业还不受李晖的重视,但因为恐怖的基建要求,中国光靠各种工程车辆和各种军用的特殊车型,汽车总数就能在世界上排到前几名;至于农业上用途巨大的拖拉机,随着适合南方水田的手扶拖拉机研制成功,产量已经开始了飞速增长,而大型履带式拖拉机的数量也因为北大荒、鲜卑利亚、中亚和北美大量的国营农场所产的强劲需求而产量大增,同样高居世界第一。

另外,李晖在十年前的期望“中国每家每户都有至少一辆自行车”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而超过5000万辆/年的恐怖产量也只有中国这样的超级大口大国才能消费得了,如果放在欧洲,真不知道会滞销成什么样子。而数量同样已经增加到了一千多万辆的脚踏三轮车则在短程货运、甚至是客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充分发展的缺陷,也更加适应中国城市仍然普遍拥挤的国情。

而由于自建国至今一直高度重视,在水运方面,华夏共和国取得的成就更为惊人,即使忽略那些不对民船开放的纯粹军港,中国现在也已经拥有了超过十个世界级海港,每一个都可以容纳5万吨的巨舰和10余万吨的巨轮,就算是一直将重心放在海洋的大英帝国也比不上。

在内河航运方面,中国更是取得了堪称奇迹的伟大成就,愈发繁忙的长江中下游“黄金水道”就不说了,那几乎已经跟海运没什么差别,关键是南方的运河网现在也已经基本成型,1910年运输总量之大,几乎可以与全国铁路的总运力相比,而所耗费的运费只有铁路的几分之一。河运的发达,加上靠海的优势,使得南方、特别是长江下游的经济突飞勐进,上海更是渐渐拉开了与唐山工业区等国家重点投资的北方重工业城市的差距,成为中国经济毫无争议的龙头老大......

水运发展如此神速,真得感谢中国这些年来始终高速发展的造船工业,1910年中国造船吨位超过了400万吨大关,这一数值几乎相当于英国(包括殖民地)、美国和德国的总和,不怪中国钢产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居然钢材还始终是供不应求。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中国的造船厂已经不只生产民船和轻型舰艇,就连巡洋舰的生产,现在也被委托给了国内的三大海军造船厂,即使是1910年李晖刚用系统生产出8艘交付海军的第一款重巡洋舰“名将”级,第二批的建造也被交给了三大海军造船厂,这固然是李晖开始有意地减轻对系统的依赖,也说明三大海军造船厂都已经具备了建造这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战舰的能力。李晖相信,要不了多久,就算系统失效,中国也照样有能力跟西方来比拼造舰速度......

与1910年才成为世界第一的中国钢铁工业不同,华夏共和国的水泥、煤炭和化肥产量产量早就是世界第一了,但即使如此,这三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并不比钢铁工业逊色,在这些年里,中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把西方列强越抛越远。特别是化肥,1910年中国的化肥总产量达到了1259万吨,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史上1950年时全世界的化肥总产量也才达到1400多万吨,而现在才只是1910年,这中间整整差了四十年!

更让西方人心底里直抽凉气的是,中国生产出了这么多的化肥,居然还远远不够用,随着版图的急剧扩张和垦荒工作的持续推进,现在中国的耕地总面积已经增加到了30亿亩以上,即使以最低限度的每亩30公斤化肥(包括氮磷钾肥和如今已经开始在中国受到重视的微量元素肥料)计算,总需要量也多达1800多万吨!

产量大到如此程度,化肥厂可以转产炸药这一点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规模再大的战争也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炸药,但化肥产量对中国来说仍有具有毋庸置疑的战略意义。因为施用化肥是提升农业产量见效最快的办法,而正所谓“无农不稳”,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有保证,国内才能保持稳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比整个欧洲都多的庞然大物来说,稳定有多重要,只要不是白痴都能明白。

不过严格说来,现在中国的粮食生产其实已经是供大于求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效果已经日益显现出来,再加上一些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完成,水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威胁已经大大减小,粮食生产再也看不到前清时期那种经常大起大落的情况。

而即使同是丰年,现在的亩产也远非昔年可比,化肥产量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得农业科技工作者们辛苦培育出来的第一代良种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增产效果,即使是提升幅度最小的水稻,如今单产也普遍在400公斤以上,单产最高的东北和环太湖地区甚至可以达到五六百公斤,而甘薯马铃薯这样的高产作用更是普遍能够达到五六千斤,这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

再加上中国现在的耕地面积也已经进一步增加到了30亿亩以上,基数已经远非昔日可比,而且其中还有一大批是位于热带的可以一年三熟的水田,使得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不断飙升。1910年,中国谷物总产量已经达到了5.8亿多吨,这不但超过了整个欧洲的总产量,就算将美国和加拿大也加进来,也同样无法相比!(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