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五百一十三章 奔向小康(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五百一十三章 奔向小康(上)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我也就是打个比方,脑子有病才会直接发钱,不过将三班制(每天8小时)改为四班制(每天6小时)总是可以的吧?这样岗位不就多出了三分之一?如果觉得太闲的话,正好可以自学提高嘛!另外,号召女人回家带孩子、腾出工作岗位也是可以的嘛,这样又能腾出一些,而且对下一代的成长也有好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但李晖却笑着摆摆手,表示自己才没有那样幼稚。

不过话说回来,李晖的这些办法如果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肯定没法推行,就算勉强推行下去,也会因为损害经济竞争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实施起来却并不困难,也不会有多大的副作用。毕竟现在中国的经济成分仍然以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为主,举国上下一盘棋,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国际竞争,规模效应因此被极度地放大了,再加上科技水平也仍有优势,如果不是西方列强搞贸易保护,分分钟就能将他们的大宗商品碾压成渣......

然后,李晖又抛出了一记足以让袁世凯瞬间安心的杀手锏,“而且我们国营农场的耕地也可以分配一部分出去,十几亿亩呢,即使按精耕细作的极限、一个劳动力15亩,那也能够安排近1亿人,足够支撑5年时间,何况水田产量高又难耕作,一般来说每个壮劳力分5亩就差不多了,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也是如此,那就是六七年、甚至七八年。而我们又不是一点新增的就业人口都安排不下来,因此实际上撑个十年毫无压力。而十年之后,我们的工业规模可不是现在这样了,就算还有压力,也会大大减轻......”

“何况这就业的问题早就在我预料之中,建设技校与中专的时候就专门对此有过针对性的安排,比如农校的比重一直最大,然后是国内缺口较大、需要劳动力也多的建筑、医护和各种轻工业,另外必要时还能将那些在华的外国人赶回去腾出岗位,所以情况并不会像你以为的那么严重......”,李晖的这番话让袁世凯总算是放下心来,而他心底里也确实希望看到那注定会名垂青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自己手中完成,于是终究还是将辞呈收了回去,表示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等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再辞去总理的职务,那个时候,接班人也应该定下来了吧?

虽然在袁世凯面前表现得十分自信,但那毕竟是人类史上规模之大前无古人、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就业狂潮,李晖心底里其实还是有些没底的,因此之后又想了不少可能有用的办法,比如高中、大专和本科扩招来缓冲压力,甚至让那些年龄较大的劳动者提前退休腾出岗位,反正几年之后中国又将迎来一轮科技革新,中老年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本来就未必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除了内乱的危险,中国发展太快还可能过分刺激西方列强,导致其在世界主导权转移前拼命一搏。好在目前的中国实力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强,就算西方列强真的铤而走险,李晖也至少有不败的把握,只是会可惜于这么好的经济形势被突然打断。

虽然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以教育为重点,但迄今为止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建设也同样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1911年中国工业增长率超过了18%、1912年也有接近17%,而今年更是形势喜人,如果能够持续目前的势头,1913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将会同比暴增将近19%,中国也将在世界工业版图中占据多达五分之一的份额,一举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如果英国只算本土,则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

当然,和以前一样,人均工业总产值仍然远远没法跟西方列强相比,但在不知不觉间,这一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

跟之前中国工业发展侧重于与人民生活没有多大直接关系的重工业不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工业部分破天荒地是以轻工业为重点。经过这两年多的努力,中国轻工业的很多部门都有了几乎称得上是一日千里的蓬勃发展,不再任由造纸、印刷、文体用品、电子电器等与教育或者国防关系密切的部门专美于前,尤其是纺织、食品、玩具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更是发展迅速,若非有它们吸收了大量的技校和中专毕业生,只怕失业大潮现在就该出现了。

轻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华夏国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这从人们的衣着变化就可以看得出来,虽然穿暖这个目标之前就已实现,但那个时候服装的供应量其实还是不足的,因此衣物上的补丁仍然十分常见,美观和舒适度自然就谈不上了。但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一批大型纺织厂的建立,使得服装面料的价格暴跌到了之前的几分之一,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成衣也投入了市场,虽然对民间裁缝的生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消费者们来说,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不知不觉间,中国人民艰苦朴素的风气渐渐开始消退,在衣裤上打补丁已经是受人嘲笑的“老土”行为,这引发了不少干部的忧虑,但如果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无疑说明了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而中国民间衣着样式和色彩越来越丰富多样,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问题。

当然,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吃货帝国”来说,比起轻工业,农业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要更大一些。不过现在的中国城里人已经完全对农业的收成漠不关心了,因为不光是粮食多得吃不完,就算是鸡鸭鱼肉,也已经完全取消了配给制度,价格便宜、量又足,西方国家都比不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