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六章 初试成功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六章 初试成功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之前李晖虽然试制出了无烟火药,但那毕竟是西方已经研制成功的产品,而李晖又太过年轻(李晖是提前入学,穿越时还不满21周岁,而且现代人皮肤好,看上去更加年轻。),因此潘骏德怀疑李晖只是幸运地学到了无烟火药的实验室制法,未必真有特出的才能,再加上他自曝的身份疑窦重重,所以一直没敢马上重用。但现在李晖搞出来的新型炸药却是局里那些洋人技师都没听说过的,这足以证明他确有出类拔萃的才能,这样的一位奇才,有哪个势力会想不开让他来当细作?

虽然混迹官场多年后官僚作风已经根深蒂固,但潘骏德至少还是个有追求的官僚,对于人才始终是十分重视的,既然心中怀疑已去,就不可能继续像之前那样忽视李晖。向李晖简短地介绍了天津机器局这十几年来为棉火药应用于炮弹装药付出的巨大牺牲后,潘骏德话锋一转,问道,“老夫记得你上次说过自己原是国内孤儿,后被令师搭救并带到海外,一身本事皆为令师所传?”

“我之前胡诌出来的身世他居然全都记住了,只听了一遍啊!果然不能小看古人,虽然知识结构上存在硬伤,但别的方面可不是我这个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够轻视的......”,李晖闻言顿时心中暗凛,对面前这位历史上名气不大的总办大人愈发重视起来。不过好在李晖之前编造出身时也动过脑筋,并不怕人追问,当即点头答道,“大人好记性,恩师不但如父母一般抚养下官成人,更将一身的本事传授于我,可惜小子年轻识浅,至今尚不能完全领会......”

这个年代资讯还不发达,隐士高人之说还有很多人相信,李晖话中又没有明显的破绽,因此就连混迹官场多年的潘骏德也没听出问题来,只是扬声赞叹道,“令师真乃当世奇人!”

李晖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对方继续追问,闻言挤出一点悲戚之色继续扯谎道,“家师三个月前已经仙逝,下官本想回国兴办实业,结果却不幸遭劫,若非大人收留,此刻下官可能还在为糊口而犯愁呢!”

“这可真是天妒英才啊!”,潘骏德闻言深感遗憾,想要安慰李晖几句,却发现称呼上颇为不便,当即问道,“李晖你也22岁(虚岁)了,不知可有表字?”

古人取表字的规律早在上初中时就听语文老师讲过,因此这倒并不难编,不过晖是阳光的意思,反义词多不好听,而近义词则又难免嚣张,最终李晖将其定为“东阳”二字,李东阳作为姓名是有古代名臣用过的,应该不会惹来什么麻烦。其实这根本就是杞人忧天,虽然早在夏桀时期就有过将君主比作太阳的说法,但真正盛行于世还是二十世纪后半段的事,别说只是表字叫做东阳,就算李晖名叫金太阳,也没哪个家伙闲着无聊跟他过不去......

虽然试炮取得了成功,但用来测试的不过是膛压较小的75mm行营炮,以******凡士林炸药作为装药的新型炮弹能否应用于大口径的舰炮,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

对此,李晖的提议是直接拿目前北洋水师膛压最高的舰炮——平远号上的那门35倍径260mm克虏伯后膛炮来进行测试,如果这门舰炮都不炸膛,那么用到别的舰炮上自然更加不必担心,而且那门舰炮在目前北洋水师当中、乃至全中国独此一门,属于用着会增加后勤压力、而换掉又觉得可惜的鸡肋,就算真的炸掉,也没别的大口径舰炮那样让人心疼。而且平远号是一艘铁甲舰,防御力相当强,就算不幸炸膛造成了损伤,也肯定比致远那样的脆皮轻得多......

而潘骏德作为李鸿章的亲信,很清楚老李一直对那艘国产的平远号很不待见,因此在他想来,就算试验失败炸伤了平远号,罪责也会比正常情况下轻得多。但这个打着如意算盘的老官僚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想到,李晖提出这样的建议其实反而是想帮平远号一把......

李晖的思路其实很简单,你要试炮首先得有炮弹吧?而既然要测试最容易炸膛的极端情况,那么自然得要选择相对来说最不安全的高爆弹了,但目前的平远号上别说260mm的高爆弹了,就连短开花弹都没有一发,而且国内完全没能力生产,只能从国外进口。而即使只是测试要用,也不可能只买几发,那样的话进货的洋行岂不得亏死?因此除了测试所用的几发,肯定还能有不少剩下留给平远号,这艘铁甲舰在甲午海战中没开花弹可用的问题不就解决了?

“这是谁想到的?真是妙计!”,李鸿章何等精明,听潘骏德一说就意识到其中的关窍,而作为一只道行深厚的老狐狸,李鸿章想得甚至比李晖更深,登时就站了起来面露喜色道,“只是测试一种型号可不保险啊!定镇的十二吋主炮怎么能不试一下?二十一生、十五生、包括那些岸炮也都需要测试一番啊!嗯,梅园(潘骏德的表字)啊,你马上拟个章程,以津局的名义向朝廷申请外购十五生长开花子100发、二十一生长开花子50发、二十四生40发、十吋50发、二十六生35发、二十八生50发、十二吋50发以供测试......”

其实,李鸿章一开始想到的外购数量比这个更大,但还没开口就意识到不妥,因为这是以天津机器局的名义为北洋水师采购弹药,自然受限于天津机器局的经费预算,而津局经费有限(除非要建设新项目,一般每年也就二三十万两银子。),如果金额超出太多,就算老对头翁同和再外行,也肯定会看出问题,只要他肯虚心向徐建寅这样的内行求教,这一妙策就很难得逞了。

经过这番思考,李鸿章脸上的喜色已经荡然无存,堂堂直隶总督、洋务派和汉官中的第一人,居然为了总金额不足十万两银子的弹药而不得不想方设法钻空子,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不过,随着潘骏德对李晖的介绍,李鸿章那双日渐混浊的老眼又重新亮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