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七十一章 一丘之貉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七十一章 一丘之貉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就意识到日本的狼子野心,想尽办法找李鸿章进言,结果却受不了李鸿章消极避战的态度而当场拍起了桌子,这性格......甲午战争爆发后,高善继明知必败,却仍然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保卫国家,这勇气......”,李晖对高善继的生平事迹了解得越多,心中的敬意就越发加深,就算明知将来高善继将来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他还是命令那两个“风险投资公司职员”尽可能地帮他一把。

一开始,李晖还担心传统文人出身的高善继会排斥来自“海外”的“奇技淫巧”,却很快就接到汇报说他对于先进的战略战术、军队组织形式和训练方法都非常感兴趣、而且消化和吸收的速度也非常快,不禁对其愈发刮目相看......

依靠着自己在玄武门保卫战中建立起来的威望和独特的个人魅力,高善继在平壤战役之后成功地将左宝贵部下的残余兵马收归麾下,可供其指挥的兵力因此猛增到了四千余人。

而或许是他与李鸿章有过矛盾,让清流们看到了拉拢他的希望,而光绪皇帝也希望能够拥有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再加上六年前就中举并得了官身、也不算是什么全无资历的新人,因此清廷破格提拔高善继为总兵,让他得以名正言顺地统辖那支部队,加快了他掌握部队的速度。

不过这也多亏有两个生化兵在平壤随军,设法将平壤战役的过程和结果如实上报给李晖,然后李晖又让人将此事告知了一定会对此感兴趣的清流,因而没给身为主帅的叶志超私吞大功的机会,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在两个生化兵的协助下,高善继抓住日军败退、至少一个月内难以卷土重来的良机,对麾下的兵马进行了重新编组,不再固守陈旧的编制、而采用了更像是西方军队的组织结构,同时顺便裁汰了部队中一些不合格的官兵、比如有吸鸦片等恶习的、年龄过大过小的、喝兵血太过分的,将部队总兵力精简到了不足3800人,而无论是战斗力、还是高善继对这支部队的控制力却都大大增强了。

以那两个生化兵的估算,只要后勤补给有保障,高善继麾下的这3700多人只需稍加整训,就会比先前平壤战役时的一万多清军全加起来还要强大,特别是在野战和巷战的时候。

但是这后勤补给,却恰恰是高善继目前最大的困难,得到清流的扶持固然让其平步青云、却也彻底将李鸿章给得罪死了,而平壤清军的后勤补给却恰恰被老李控制,同时分配粮草弹药和饷银的权限又在身为平壤清军主帅的老李亲信叶志超手里。

结果,此后的一个月里,高善继所部领到的补给按人头平均下来还不到其他几支部队的十分之一,简直就是在打发叫花子!若非高善继想方设法从当地的朝鲜人那里搞到了一些粮食,恐怕连填饱肚子这一最基本的要求都不容易做到。

得知此事后,李晖对李鸿章十分不满,也彻底认清了一个事实,“现在来看,其实老李也未必就比清流好多少,之所以历史上清流拖后腿更多,不过是因为李鸿章当权、作为反对面的清流自然要拖他的后腿;而现在情势颠倒,拖后腿的就变成李鸿章了。果然在这个黑暗的年代里还能够爬到高位的,就没有一个好东西,不革命怎么行?不革命怎么行?”

李晖很想帮高善继一把,但在李鸿章又向风险投资公司买下总价超过一百万两白银的军火以补充平壤战役的惊人消耗(最多时一天就打掉了近百万发子弹,炮弹不计其数,以目前国内军工企业的产能,全力开工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并且开始洽谈一笔更大的交易之后,他终究还是放弃了让风险投资公司直接给高善继部提供弹药补给的想法。

否则,万一被老李发现而断了跟风险投资公司的往来,那可就划不来了,毕竟就目前来说,风险投资公司跟北洋之间做生意的收入对李晖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说起来,就算日军的求和明显只是缓兵之计,但打心底里不想打这场战争的李鸿章多少还是存着一些幻想,否则他向风险投资公司采购军火的投入就不止区区一百多万两银子了。

不过,当老李得知并确认了日本政府购舰的相关信息之后,他就算再怎么装鸵鸟,也终于清楚地意识到这场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而且规模会远远超出他先前的预料......

甲午战争爆发后,经常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二手军舰的智利人立即嗅到了商机,马上派人来到东亚向两个参战国兜售他们的军舰,甚至连主力军舰和还在欧洲船台上没有完工的军舰都放上了货架。

不过,因为智利人太过贪心,二手军舰卖得比崭新的还贵,一开始中日两国政府都不是很感兴趣。

但在大东沟惨败之后,急需重建的日本海军不当冤大头已不可能,而明治天皇虽然恨铁不成钢,却也知道日本无论如何都不能没有海军,因此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最大的支持,他们不再还价、直接就接受了智利方面的开价。

至于钱款,日本政府可以立即拿出总价值一百多万英镑的硬通货来,如果不够,就向西方银行贷款、甚至动用发行日元的准备金,无论如何都要保证日本联合舰队的重建。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的高层就都明白这是一场需要将国运都押上去的豪赌,如果打输了、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远不止几百万英镑,而若能打赢了,所能得到的还要更多,所以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就算暂时背上一些利息偏高的外债也完全值得。

而就算借不到贷款需要动用货币准备金,日本政府也照样下得了决心。

首先,就算不用这些压舱底的硬通货,一旦日本打输了,日元贬值依然无法避免;至于国家信用,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政府不守信用、欺骗民众的事情多了去了,不差这么一件,只要打赢了这场战争、逼迫清政府割地赔款,什么问题都可以消弭于无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