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甲午之军工霸世 > 第八十四章 急转直下(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八十四章 急转直下(上)

作者:那年那兔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0:32 来源:笔趣阁

在高善继“夺回”汉城之后不久,宋庆与依克唐阿所率的主力部队也跟着南下进驻汉城,令汉城清军的总兵力猛增到了近3万人。

虽然战线大幅向前推进,但因为清军的补给全靠海运,而汉城旁边有仁川这个朝鲜第一大港,因此大军的后勤供应反而比之前在平壤的时候更加充足。

有了这样的物质基础,又因为日军的不战而退生出了小觑之心,宋庆与依克唐阿都难免有些求功心切,于是汉城清军没有修整多久便大举南下、想要消灭朝鲜南部的日军、彻底解决朝鲜战事。

进军初期还算顺利,清军没费多大力气就将朝鲜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全罗道的几个主要城市都拿了下来,但是挥军东进杀入了朝鲜庆尚道之后,不再有邻近的港口可用,清军后勤补给的优势荡然无存,不擅白刃战的缺陷因此完全暴露了出来。

而更糟的是,此时釜山日军已经补充了大量兵员,总兵力猛增到4万多人,是清军的两倍都多,而由于情报的严重不足,宋庆与依克唐阿对此一无所知,结果一头就撞到了铁板上......

短短几天之内,清军就被打得全线崩溃,若非山地丘陵地形破碎不利于追击、若非被派去押运粮草(宋庆和依克唐阿都不想让高善继再立大功了)的高善继及时带兵接应,这支入朝清军的主力搞不好就要全军覆没了。

而就算这样,清军仍然遭受了自甲午战争开始以来最为惨重的损失,回到汉城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已经只剩12000多了,还不到南下之前的一半,怎一个惨字了得......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清军南下也并非完全没有积极意义,若非他们在进军过程中顺便扫平了沿途那些在公州之战后蜂起的朝鲜(亲日)伪军,不久前遭到了空前重创的东学党起义军恐怕根本就没机会缓过气来。

吃一堑长一智,了解到日军强大的战斗力之后,全琫准明智地放弃了与其正面决战的想法,而以小股部队频繁袭扰的游击战术给侵朝日军制造麻烦,这对日军的陆路补给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对日军来说,大败清军主力虽然值得欣喜,但因为是野战获胜,日军缴获到的补给物资相对有限,而且交战地点距离汉城很远,如果想要打回汉城,陆上补给线仍然过长,不将东学党起义军剿灭干净,到时候老问题又会出现。甚至即使只是对付全罗道的东学党起义军,也同样会面临补给困难的问题。

更麻烦的是,缓过气来的起义军变得比之前更加狡猾,就算日军现在兵力大增,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将这个心腹大患彻底解决,因此,恐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军都不可能再次杀回汉城了......

而另一方面,损失惨重的清军也没有了再次发动攻势的实力与勇气,因此朝鲜战场上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这样的局面对清军来说不是坏事,因为这让日本陆军(可用)兵力和战力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而只能跟中国比拼物资消耗、补给效率还对其不利。

以清军将领们的想法,只要北洋水师继续控制着黄海上的制海权,这样的僵局就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将日本人逼回谈判桌。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到春暖花开,北边就传来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噩耗,“什么?平壤失陷了?”

由于幕末战争中几乎跟所有高级将领都结下了梁子,而且还喜欢当面揭人疮疤、到处得罪人,昔日幕府军中的第一悍将立见尚文虽然在西南战争爆发后被迫于无奈的明治政府重新启用,却一直都没得到真正的重用,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才晋升为陆军少将,任步兵第10旅团的旅团长,时隔多年后再次获得了带兵的机会。

早在山县有朋下决心率军南撤之前,立见尚文就意识到入朝日军已经陷入了仅靠自身力量无法摆脱的困境,凭借着丰富的战争经验和这些年来自己对西方军事理论的钻研,他想出了一个破局的办法,虽然十分冒险,但只要真的实施成功,就能彻底打破朝鲜战场的死局,并将在朝清军一网打尽。

山县有朋当时正为战局的僵持而犯愁,又考虑到就算方案失败,几千人的损失也承受得起,还能顺便除掉立见尚文这个刺头,便同意了他的提议,让其前往元山主持这个计划。

立见尚文冒着遭到北洋水师拦截的危险走海路抵达元山的时候,日军大本营已经对那里的数千日军进行了重新编组,除了一个常驻元山港保证补给和后路的步兵大队之外,其余的部队都被调归立见尚文统一指挥,总兵力超过5000,相当于一个满编的步兵旅团,还是战争爆发后大幅扩编了的那种。

很显然,就算再怎么不喜欢立见尚文,但在目前的不利形势下,日军大本营的决策层还是授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大权。

不过,踌躇满志的立见尚文并没有马上实施自己的计划,而是先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剿匪”,因为不将朝鲜咸镜道南部的反日武装清除干净,保密工作必将将遭遇极大的挑战,而一旦行动过早泄密,立见尚文的筹谋就会功亏一篑。

好在这项工作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位于朝鲜东北部的咸镜道虽然也有不少东学道信徒活动,却始终缺乏一个能够服众的领袖,而且这一带地广人稀、缺乏长期抵抗日军所必需的足够人口,再加上立见尚文本人又是游击战专家,因此很快就被其清剿一空。

扫除了隐患之后,立见尚文从元山支队中挑选出身体健康(由于水土不服和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日本陆军在甲午战争中的病患极多,历史上都病死了一万多人,是战死人数的好几倍,其中尤以缺乏维生素b1而患上的脚气病最多。)的三千余人组成了一支特别的部队,日军大本营称之为“立见支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