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鬼吹灯II > 第三十七章 观山盗骨

鬼吹灯II 第三十七章 观山盗骨

作者:本物天下霸唱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3:58 来源:笔趣阁

孙教授说要搞清楚“地仙村古墓”究竟有什么秘密必须先知道“观山太保”的来历这伙“观山盗墓”之徒与传下“烧饼歌”的明代奇人刘伯温渊源极深。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为了反抗元朝暴政各地农民起义蜂起俗话说“乱世必出奇人”此言实是不虚。

当时朱洪武龙兴“大明”将胡人逐回漠北一日在金銮殿上以烧饼为“象”请刘伯温推算今后天下兴废之事但天机难言于是刘伯温当即做《烧饼歌》据卦撰词将明代以后的兴旺成败之数都藏于这歌诀之中。

这是民间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不入正史实际上刘伯温确实曾为朱元璋演卦推算但事情并非如同那些野史传说一般。

在朱元璋还未“面南背北”之时刘伯温就觉得此主是“真龙天子”将来必有“九五之尊”于是投到他帐下效力由于刘基刘伯温谈吐不凡料事如神十分被朱元璋器重大事小情悉以问之刘伯温一向对答如流屡献良策奇谋。

有一天朱元璋率部与元兵交战军中粮草接济不上陷入苦战恰好刘伯温求见便以仅有的几个烧饼款待随后二人说起当前局势。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眼下我军虽然处境艰难只因天时未到等时机来临主公必定能成就一方大业。

朱元璋隐隐听出刘伯温的话里话外似乎在暗示自己将来能当“皇上”再加追问果然如此便说:“当年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亲自在河边连拽了姜子牙八百单八步。结果周王朝一脉。得享了八百单八年的天下。倘若真如军师说言我朱元璋这辈子能有开国定基的福分不敢奢求江山永保万年也不敢比周文王那等圣君明主能有四百年的国运就很知足了。”说罢便请刘伯温演卦推算看看朱家龙兴的气运能有多少年。

刘伯温见帐中正好有几个烧饼于是当即以此为“机数”占验得出“卦象”。但最后得获的结果却遮遮掩掩地不肯对朱元璋明说。

朱元璋说世间的得失成败都是天意但讲无妨没有什么可忌讳的。刘伯温这才说按此卦象来看胡人虽将败亡但北龙气数不衰将来这锦绣河山还得有胡人的一段天下我主国运恐怕到不了四百年。甚至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闻言大惊。他倒不是为国运长短担心担心什么呢?主要是这些年南征北战曾经见过许多被盗毁的荒坟野冢尤其是在南宋诸帝的陵寝附近如今只剩下几个巨大的土坑里面杂草丛生多有狐鬼出没。

在元灭南宋之后这些帝陵都被胡人盗空了南宋皇帝的尸体也惨遭蹂躏。都被与牛马猪狗的骨头混在一处给埋在了“镇南塔”下看宋陵遗址。当真是“田竖鞭骷髅牧童扫精灵;如今荒凉虚无地、昔日君王埋魂处”其景象之凄惨足令见者嗟叹闻者伤怀。

朱元璋说要是北方的胡人在几百年后还能占据天下我即便真当了“皇帝”也高兴不起来怎么呢?这世上没有不死之人我如今要是能将胡虏逐回漠北光复汉家河山建立这等功业自是快事可世上从来没有不死仙药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终“真命天子”恐怕也难逃取龙归天地一日。

天子死后自然要下葬到皇陵之中。可瞧瞧南宋北宋的帝陵如今是什么下场?还不都被胡人所平我当了皇上在位的时候有“文臣武将”保驾死后葬在墓中就算在陵区布置大军守陵却早晚要有一日国破山河碎改朝换代多是天道循环的定数计较不得这最要命的是将来要亡在胡人手中咱们那现在荡平胡虏其辈子孙一但得势必要大肆报复今时之恨那我和我的子孙入葬在皇陵……还不都得被奸贼们一掘出来鞭尸焚骸?

想起宋室皇家寝陵的荒废景象再想想自己将来的下场不免心生寒意即便当着“皇帝”又有什么滋味?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精通南龙风水就问他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使“皇陵”永远不会被胡人盗毁?

刘伯温说您想得太长远了现在要琢磨的是怎么夺取天下皇陵之事等大业已定之时再筹划不迟此事尽管放心到时候肯定给主公想个安稳的法子。

由于当时大战在即这件事说完就完了谈论几句之后也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南征北战始终都没机会再提过直到朱元璋以大明天子开国太祖的身份坐了龙庭按古例各朝天子登基当了皇上先不干别的立刻就要着手筹备自己的皇陵从选取龙脉到寝陵规模格局一丝半毫也马虎不得都是国家一等一的大事。

洪武皇帝就召来刘伯温说起以前那件事来这建造皇陵的重任必须得由刘伯温来策划主持大明王朝的皇陵绝不能让胡人盗。

刘伯温当年许了个空头愿事到临头也是觉得心里没根忽然双眉一皱计上心来先请皇上宽容十天十天之后必有良策。

洪武皇帝就耐着薪资等了十天果然在十天之后刘伯温上殿来行了君臣之礼便取出一幅图画来:“修造大明皇陵之事非从此图中来不可。”

洪武皇帝还以为是货真价实的“风水陵谱”当即龙颜大悦赶紧听内侍取到驾前御览谁知展卷翻阅一番竟是大为诧异皇上根本看不懂这张画是什么意思就开金口动玉言问道:“刘爱卿你这图中所画……却是些什么名堂?”

刘伯温奏道:“陛下容禀修造皇室寝陵非同小可臣才疏学浅恐有负圣望其中若有些许差错实是万死莫赎。”

随后刘伯温为洪武皇帝保举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怀异术通天晓地足可担当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事深山中的隐逸之辈恐其找借口推诿故献画一卷等将他召至宫中先明示其意然后不论他答不答应只要把这轴图画给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托。

洪武皇帝将信将疑就立刻遣人将刘伯温保举的“高人”请来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礼”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烧炼铅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当专门喜欢搜寻一些“丹砂异书”之类的古物。

封王礼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让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这是极容易掉脑袋的事情他哪肯答应忙谎称自己不懂“葬制”和“寻龙”之道想要推托掉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刘伯温所料就让人把那卷图画取出来给封王礼当面观看封王礼看了图中所绘当时就惊得魂不附体跪倒驾前连称:“皇上恕罪草民罪该万死。”

原来刘伯温这幅画画中所绘是一派险峻的悬崖绝壁壁上挂棺而悬藏了许多“悬棺”画中有几个盗墓贼其中一个贼人抱着松皮粗鳞的棺材盖子正在用力挪动显然是刚刚揭开棺盖;另有一贼攀在绝险的陡壁上拿绳索套在棺中古尸颈中把棺中老者的尸体拽得坐了起来;还有两个盗墓贼蹲在棺材旁边从棺中抱出一块块“骨甲”那骨甲上满是“星图”和“蜗虫古篆”。

画幅旁边注着一行字“观山盗骨图”封王礼看此图看得心惊肉跳原来画中所绘的盗墓场面正是其先祖所为。

“封氏”为地方上极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那峡中地形险恶剥断藏有无数“悬棺”封氏现任就曾经在“棺材峡”中盗取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迷“炉火之术”。

到了元末明初传到封王礼这辈自称“棺山太保”仗着精通“棺山指迷术”。在各地秘密掘古冢山陵实际上封家有得是钱其辈盗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见了“观山盗骨图”还以为自家的秘行败露惊动了天子肯定逃不开灭门之祸而且这件事从无外人知道这说明皇上身边有“高人”。对“棺山盗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时只好硬着头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设计皇陵。

刘伯温当时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脱不开身想起世上还有这么一伙“棺山太保”最适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他还算留些情面之把画卷称做“观山盗骨”。并未名言实际是“棺山盗墓”。

封氏专攻奇门异术行事手段常人难料而且从骨甲中掌握了许多风水秘术。对陵墓结构和选址都有独到之处使洪武皇帝十分满意御赐封王礼和他的几个弟子纯金腰牌从此以后称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洪武皇帝出身于社会底层所以对民间风物多有了解他又问封王礼即便皇陵得以不遭胡人盗毁却未必是万全无忧了因为咱们汉人也不是吃素的听说自古以来世上便有“丘摸金”之事这些人要是打起大明皇陵的主意来却又如之奈何?

封王立说臣以为民间倒斗之辈真有手段能盗皇陵的并非仅有“丘摸金”更有“搬山卸岭”“搬山道人”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许多年来很少与外人相通但他们所做只为求取“丹珠”只要皇陵中不置“金丹珠鼎”之物搬山道人就绝不会打盗皇陵的主意倒是不足为虑;而卸岭群盗多为“响马贼”其辈忽聚忽散专一的要挖山陵巨冢最难防范又常有谋反之意只有派大队官军加以剿灭彻底斩草除根使这个山头的香火断绝才是上策。

另外还有“丘天官”之徒实为一脉最为精通风水寻龙之道摸金之领为“丘天官”此贼携后汉印符上铸“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字寻龙倒斗无所不为但他们十分看重祖师爷传下来的行规没有“丘印”和“摸金符”便不肯做“倒斗”的勾当所以想对付他们应当先毁掉丘摸金的“符印”信物使摸金之术不复存在于世便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皇上见有这等妙策当即龙颜喜动随后朱元璋就下了旨历大明朝各地严查“倒斗穴陵”之徒不过“丘摸金、搬山卸岭”的踪迹散布天下朝廷拿他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直到“永乐”年间才找到机会把“丘印”和七枚“摸金符”毁去但世上仍是剩了三枚古符下落不明;“卸岭响马”也屡剿不尽不过这些举措还是起到了一些效果在明代中期盗墓倒斗的勾当确实一度销声匿迹。

“观山太保”得朝廷重用跟随皇室从南京到北京始终都在禁中听差由于“皇陵”属于高度机密故此不敢对外宣扬直到“万历”年间“观山太保”的领就是地仙封师古了此人实有通天彻地之能而且对风水星相之事更为着迷他见祖上修造大明皇陵之时“百密一疏”忽略了有对朱元璋祖坟进行迁址夜观天相看此地龙气将绝就上书朝廷迁动祖陵但当朝皇帝昏庸国中百事皆疏并没有理会封师古进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