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五十七章 狡政与黠商(上)

边戎 第五十七章 狡政与黠商(上)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2:35:19 来源:笔趣阁

[SOHU广告][百度广告][智源广告][阿里广告][Google广告]就在津门市面粮食将断未断之时,有一批大米被放了出来,只是价格高得出奇。来津门做生意的商贩无不痛骂那个趁火打劫的林翎,却是谁也不得不买!商人虽然吝啬,却还没到不要命的地步,难道要为了省一点钱饿死在这里不成!

眼见市面粮价越来越高,卢克忠有意干预,便来见杨应麒道:“眼下有奸商扰乱米价,这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事情,不可不慎。”

杨应麒问道:“你认为当如何?”

卢克忠道:“需双管齐下,一边戒饬奸商,让他收敛,否则就要重罚;一边开备用仓入市,平抑米价!”

杨应麒摇头道:“不行。备用仓不能动。”

卢克忠道:“七将军,咱们每年收入备荒、备战两仓的粮食未免也太多了!今年年景不错!我去看过庄稼,应该可以丰收。等粮食收成起来之后再加倍收购归仓就好了。”

杨应麒仍是摇头,问卢克忠道:“来津门作生意的人不说,复州在籍军民可能吃上饭?”

卢克忠道:“在籍军民家中储粮不多,眼见粮荒,都捂着粮缸不肯卖。不过自家吃饭应该还没问题。”

杨应麒道:“那就好。只要在籍军民吃得上饭就行。那些商贩们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

卢克忠听得瞪眼翘胡子,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本已让他感到杨应麒是一个相当有远见的上司,怎么这次变得如此短视?当下大声说道:“七将军!津门不开港便罢,既然开港,这些商贩便是津门的财源!你可知道我们这两个月光是地租和关税就收了多少?是去年整整半年的五倍啊!”

杨应麒故作糊涂道:“那又怎么样?”

卢克忠几乎是嚷嚷起来了:“这些人为什么要来津门?还不是因为这里生意好做?要是今年我们饿了他们,明年他们还会来吗?”

杨应麒点头道:“卢大人,在津门干了半年你大有长进了啊,也不怕铜臭了!那我再问你,如果今年他们都觉得好赚,明年来的人是不是会更多?”

卢克忠道:“多半会。”

杨应麒点头道:“那就是了。今年商人们买完东西走了,但有许多人总会留下,比如佣仆,比如搬工,甚至有人会留下些掌柜伙计。此外还有许多来找机会闯世界的游民。等明年季风北来,除了更多的商贾之外,又会有更多的佣人、搬工、船工、游民。如此年复一年,津门的人口便会越积越多——这些人都是不种田等吃饭的!今年我们的备用仓给他们吃光了,明年再拿什么给他们?就算明年我们还是能应付,那后年、大后年又怎么办?复州有多少农夫田亩?能养多少不田之人?万一遇上一个荒年又该怎么办?”

杨应麒这一席话便如一盆冷水,浇得卢克忠当场便静了下来,过了好一会才叹道:“克忠糊涂了!农为国本,工商为末。这半年来我舍本逐末,岂不殆哉!七将军你说的对,对津门的商贩走卒,我们当严格限制他们流入的数量才是。”

杨应麒微微一笑道:“错了错了!你怎么就这么走极端啊,一会要替商人出头,一会又不要他们来做生意!‘执其两端,取其中者而行’——这才是为政应有的态度啊。农是养国之本,工是富强之本,商是便民之本——都是本,不是末。来津门的商人多多益善,怎么能限制呢?”

卢克忠皱眉道:“七将军,你这可把我说糊涂了。既然你重工重商,为何却放任米价如此之高却不理会?你不知道这样会让他们折钱亏本的么?若从长远考虑,又怎么能不限制外来商人的数量?正如你方才所言,我们不能拿复州极有限的粮食去养源源而来的闲人啊!复州有多少田亩农夫我知道的!就算年年丰收,三年五载之后,我们便负担不起了啊。”

“我们自然养不起啊,可谁说一定要我们来养?”杨应麒道:“林家的大海船,不是刚刚运了许多大米过来了么?那两船米,够应付一阵子了。”

卢克忠道:“那不是长远之计,再说,那大米成色平平,价格却奇贵无比!七将军,你到市面上去看看!现在外面一斤米能换一斤茶了!”

茶在关外价格昂贵。当初欧阳适替折彦冲下聘礼娶完颜虎,礼单末端便是“黄金五百两,茶十斤”——竟是将茶和黄金珠宝并列了。津门在宋船陆续南来以后茶价逐步下跌,但仍然维持在一个甚高的水平上,因此一斤茶换一斤米,则粮价之贵已经达到一种骇人听闻的地步了。

杨应麒却不为所动,说道:“人家把粮食大老远地运来,自然是要贵一些的。这也没什么不妥。总之,只要保证今年来贸易的商贩不饿死就行。”

卢克忠哼了一声道:“大海凶险,这些商人千辛万苦渡海来津门,赚的是生死钱。可这米价一抬,只怕马上就要把他们之前赚来的全吐出来!”

杨应麒闻言笑道:“那些被榨干的商贩自然要恨得林家牙痒痒的,但这关卢大人你什么事情?”见卢克忠仍然未悟,杨应麒又道:“卢大人,你听过千金买骨的故事么?”

卢克忠道:“自然听过!”

杨应麒道:“我却记不全了,你说来给我听听。”

卢克忠又瞪了他一眼,心想你学识比我只高不低,这种浅显的典故哪里会不知道?却不好回绝,回答道:“千金买骨是战国时的故事。当年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求贤者,他的大臣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个故事,说古代有个国君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而不可得,后有人为国君以五百金买已死千里马之骨回报,国君大怒,要杀买马骨者,此人对国君道:‘死马之骨尚值五百金,何况生马?此事传闻开去以后,天下人都会知道您豪爽爱马之名,无需多久,自然会有人带真正的千里马前来。’果然不到一年时间,便有人带千里马陆续来到。”

杨应麒一拍手掌道:“照啊!现在这个林家!就是我们的死马骨!”

卢克忠一听若有所悟,只是脑筋一下子转不过来。

杨应麒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钱趋货其性如水,货趋钱其性类人。哪里的货物价格低,钱就会往那里流过去买。那里的货物价格高,就会有人拉货来卖。这是千古不易之理——一千多年前管仲就是用此富国!今年林家拉米来赚了个盆满钵满,明年不用你说,自然会有人会拉粮食过来卖!只要我们在津门维持住一个较高的粮价,让运粮到这里的商人有赚头,天下各地的粮食就会源源不绝地流进来。到时候我们不但不用动用军备仓的储粮,说不定还能从市面上买一些回来备荒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