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边戎 > 第二五零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

边戎 第二五零章 大胜利的背后(上)

作者:阿菩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22:18 来源:笔趣阁

林翎回到泉州后向父亲禀明经过林珩听完叹道:“这下东海的局势可就复杂了。看来这位小陈先生心中另有打算。”

林翎问父亲道:“那我们当何去何从?”

林珩反问:“现在当家的是你!你认为我们当何去何从?”

林翎被父亲问得一窒过了好久才道:“汉部和我们关系较疏远但他们脚跟已经站定进则吞吐东海退则固守长白。小陈先生与我们是同乡同族关系较近只是他背后却无人支持……”

林珩道:“无人支持?大宋朝廷呢?”

林翎断然道:“朝廷不可靠!若是朝廷可以依靠只怕此时小陈先生早已上书汴京了!”

林珩道:“今日不可靠明日呢?”

“明日?”林翎道:“爹爹!今日之朝廷比十年前之朝廷可有起色?孩儿年纪虽小但眼见咱们家族的生意越来越艰难也知道大宋的局势是每况愈下!直到和汉部来往以后我们的生意才又转好。今日之于昨日正如明日之于今日!孩儿实在看不到朝廷在十年、二十年内能有什么好转向!更何况我们家族可未必等得了十年、二十年。”

林珩叹了一口气道:“这么说来你心中是早有主意了。流求远离津门小陈先生现在的作为七将军应该还不甚了了但以他的精明这事迟早会被他看破。却不知道他将如何应对?”

林翎眼中的神色黯淡了一下说道:“只怕他现在想应对也不行了。”

“哦?”林珩奇道:“为何这样说?”

“他出事了。”

林珩惊道:“出事?他出什么事情?”

林翎道:“陈正汇没有明说但细想他的暗示似乎七将军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林珩沉吟道:“怪不得欧阳适前些时候走得那么匆忙!这杨应麒是汉部的心脑若在这节骨眼上出事整个东海的洋流都要转向啊。”

林翎忽然道:“爹爹我想去津门看看。”

“去津门?”林珩犹豫了一下道:“也好顺便看看你的弟弟阿翼。你自作主张把他留在那里虽然有道理但我终究不放心。若他在津门过得不顺你便把他带回来。”他抚摸了一下林翎的头道:“这几年你辛苦了。若不是我双足不便家族又没有其他可以托付大事的人又怎么会把这么重的担子压在你一个……”

林翎握住父亲的手道:“爹爹!此事不必再提。当初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后悔!我也从没后悔过!”

林珩连连叹息颇为歉疚。第二日林翎启程北上。林家早已知道登州开港的消息因此林翎此次去津门走的是欧阳适前些时候北上的路线带了随从护卫骑快马走官道经过两浙路、淮东路进入山东。

林翎这一路来所见所闻当真可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与杨应麒在汴京所见的太平假象完全不同。

早在崇宁年间道君皇帝便命童贯在苏州、杭州开设应奉局制作器用凡所制牙、角、犀、金、银、竹、藤、装画、雕刻、织绣等物应奉局局每日聚集的能工巧匠多达数千人无不曲尽其巧。往往一件精美器物便要花费数十万钱而所需经费、材料又都是直接从民间搜刮江南民力由此开始困顿。

其后赵佶又对花石产生兴趣开始时只是每年命下吏进贡三本五本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蔡京父子等大臣眼见皇帝好这个无不落力巴结。从此运送花石的船只在大运河上络绎不绝号“花石纲”。

崇宁四年赵佶又命朱勔执掌苏杭应奉局总领花石纲之事。朱勔的才干比童贯这个庸人高出十倍是古今中外苛征盘剥的大高手!他到江南后严搜谨剔无论士庶只要听说谁家中有一石一木稍堪把玩马上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纸表封作记号指为御前之物命其家人善加看护稍有不慎立即被加以大不恭之罪。搬迁这“御前之物”时又定要拆屋推墙而出。其家人若有一言一物稍异立即指为不祥送官下狱有的甚至因此而招徕灭族之祸。凡是被花石纲牵连到的家族中产破家小康者甚至要卖儿卖女以供其事。而花石纲从江南运到汴京一路费用粮饷均从运河沿岸索取押运花石纲的将官、船夫恃势凌暴沿岸州县豪夺往来商船把一条极为繁盛的内6商道搞得乌烟瘴气。

林翎过了淮河景象仍未改观。这几年里宦官杨戬得宠专权与梁师成等相勾结立下败国恶法:命爪牙向民间索取田契问此田契从何而来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一直问到田地来源无法说明然后便指此土地所有权为非法度地所出增立赋租。这恶法从汝州开始不久蔓延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将良田、废提、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都囊括殆尽横征暴敛过于强盗。以至于中等州县在常赋外还要增租钱至十馀万缗。这些地方的自耕农甚至部分地主都被这等苛政盘剥得几乎连生存都成问题。

林翎到达登州时见衣衫褴褛的男女相扶于路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都是京东东路逃来的因听闻海外有活路便成批地往登州这边拥。王师中害怕流民闹事在幕僚的劝导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任由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坐着清阳港的船只“偷偷”出海总算保得眼皮底下清净。

林翎到清阳港后先来拜会刘介问起杨应麒之事刘介却三缄其口不敢提起。林翎心中更沉了从清阳港登船到了津门自有林家留在津门的仆佣接应。

津门比之大宋州县气象完全不同:这几年来汉部所课税金除了用于军政以外尽数投入在修桥造路、安民置村等基础建设上。从大宋流入的贫民大部分是又听话又能干的破产农民对生活期望极为低下分到了土地拿到了农具马上干活开荒在第一季收成之前需要汉部政府监督下的商户“劝农坊”供给种子和口粮但第一季作物一收上来便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6续向汉部政府偿还那笔低息债务了。

林翎到来的时候复州的荒地已经开得差不多了新流入的移民便一波又一波地向辰州、开州和辽口迁去。短短几年时间辽东半岛的胡风已经极淡刚来到的人简直分不清这里是山东还是辽东。而津门的展也由大爆转向平缓上升虽然在杨应麒心中它仍然是个“小城市”但在林翎眼中这个港口已经相当繁荣了。

“阿大!”林翼的一声叫唤打断了林翎的思考:“你怎么来了?”

“我在南边听到一个消息便赶来问个究竟。”

“消息?”林翼压低了声音:“你是说……七将军?”

“不错!”林翎急问:“他到底怎么样了?”

“七将军他……唉阿大你来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